高顺即将离开之际,丁猛又想起一事说道:“高将军且慢,还有一事需交给你去办!”
原来丁猛突然想起,此时的并州骑兵,虽然已经有马镫、马鞍,但是并没有马蹄铁。
马鞍五花八门,并不是非常统一,骑乘也不是非常舒服。
马镫则只有左面一只,对于骑乘者控马十分不便。
马蹄铁就更别提了,这时还没有发明,直到元朝才出现。
原本丁猛很早就想,在这些方面,对并州军做出改进。
但是因为这一段时间,忙着娶两位大明星,给耽误了。
直到即将出征,才再次想起来,于是决定这次出征前,就将此事搞定。
丁猛随即详细同高顺,描述了高桥马鞍、双边马镫、马蹄铁对于骑兵的作用。
当高顺听完了丁猛的描述,一脸的诧异,举起大拇哥赞道:“少主,您真天人也!”
丁猛哈哈大笑,这对穿越者不过常识而已,小说中提到不知多少遍。
是个人都知道,居然能引起高顺如此瞩目,说明这些小东西,将会非常有用。
唯一让丁猛觉得美中不足,就是高顺马屁话太少。
仅仅那么一句,就没了,拍的一点都不爽!
于是在大军出发之前,晋阳开始忙碌起来,一边准备粮草军械,一边为骑兵进行大换装。
三日后清晨,马师纯拿着一双仿造的擂鼓瓮金锤,带着近四万步骑誓师出发,向雁门郡赶去。
于此同时,太原郡南匈奴和鲜卑人的密探,也将侦查得来的情报,马不停蹄送往己方大军。
南匈奴和鲜卑人的密探不知道,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
丁猛率领着八百陷阵营精锐,乔装打扮之后,分批次出城离开了晋阳。
在并州大军出发时,南匈奴单于于夫罗,率领的三万大军再克两县。
于夫罗之所以这么听话,来攻打并州响应董卓,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单于之位的诱惑。
于夫罗的老爹被须卜骨都害死后,南匈奴一直以须卜骨都为大单于。
不料须卜骨都是个痨病鬼,很快就病死了。
于是南匈奴大单于之位,就空缺出来了。
但是此时南匈奴的大权,一直掌握在权贵手中。
于夫罗的大单于之位,只是自己封的,没多少人愿意承认。
恰巧此时董卓来使李肃到来,给他颁布了圣旨,许他南匈奴单于之位。
于是于夫罗有了官方认可,重新整合了一部分势力,终于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大单于。
第二个原因,他战功不足,不足以服众。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李肃提出,让他帮助朝廷,剿灭并州丁原父子。
于夫罗一拍即合,对于他来说。
既能公开的占领地盘,又能扩大自己的威望,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于夫罗整合势力后,第一战很快打响,将战火烧到了丁原头上。
于夫罗在西河郡,很快收到密探带来的讯息,随即高兴的仰天大笑。
对军中左右道:“并州兵已经杀往雁门,将要和鲜卑人一较高下,如此咱们可高枕无忧了。”
呼厨泉听了哥哥的话,高兴的接过话说道。
“大单于,如今西河郡,仅邢老狗五千兵马。
又全部龟缩在其治所离石,不如尽快发兵攻打。
其后可探听雁门郡军情,如果鲜卑人大胜。咱们可以乘机劫掠,太原等富庶县城,并抢占地盘。
若并州军胜,是战是退,也可以根据军情奏报,早做打算。”
于夫罗扯着长胡须,闻言点头赞许:“左贤王言之有理,立刻发兵赶往离石,打破城池再做打算。”
于夫罗的动向,被丁猛的斥候侦查的一清二楚。
丁猛知道机会即将来临,于是一边继续派遣斥候,继续关注南匈奴大军。
一边率领着八百精锐,偷偷跟上南匈奴大军,准备随时动手。
大约在两天后的傍晚,于夫罗率大军,赶到西河郡治所离石。
于夫罗看着破烂的城池,守卫战战兢兢的表情,不由得哈哈大笑,在马上对一众亲信说道。
“前西河郡太守邢纪,前年刚死于休屠部落,慕容敌之手。
如今城池如此破旧,守卫都吓破了胆。
待今晚休息一日,明日打破城池,让众兄弟们在城中享乐。”
杀死邢纪的慕容敌,正是须卜骨都大单于,亲信部落首领。
于夫罗老爹羌渠单于的死,也有慕容敌的一份功劳。
如今于夫罗当上了大单于,慕容敌害怕他报复,已经率部远走他乡。
左贤王呼厨泉闻声不乐:“可惜让慕容敌这个老匹夫跑了,否则定将他碎尸万段,以报杀父之仇。”
于夫罗听了兄弟的话,出言安慰道:“左贤王不用着急,待并州事情了了,咱们再打听他的下落,到时报仇也不算晚。”
麾下其余众将,也纷纷出言安慰,说慕容敌这个叛徒,迟早不得好死的话。
于夫罗围着离石看了一圈后,信心满满,觉得明天就可以到城中休息。
第二日,大约凌晨四点左右。
早就准备就绪的丁猛,终于如同出笼猛兽一般。
双锤前指,发动了向南匈奴大军,攻击的命令。
丁猛一马当先,带着陷阵营,悄悄向着匈奴简易营寨奔去。
并州的陷阵营,为当今天下最精锐的重装步兵,平日行军时有马匹代步。
他们个个骁勇善战,均为军中百里挑一的猛士。
而且装备配制最精良的器械,每次出战皆无所不克。
大约接近匈奴大营二十步时,匈奴营中的守卫,才有所察觉。
可惜还没来得及呼喊,就被丁猛一锤,凌空砸成肉泥。
丁猛随即大吼道:“杀啊!”
随着丁猛的命令,以丁猛为无坚不摧的箭头,向早已侦查到的中军大帐杀去。
同一时间,西河郡郡守邢宁,也早已接到丁猛消息。
于是按照约定,当匈奴军中大乱时。
在匈奴营地外围,命军士和民夫举起火把,多设置路障。
让百姓和军士齐声鼓噪,以状军威,惊吓匈奴人。
并将匈奴大营,差不多围成一个圆圈,只留少许豁口。
让匈奴人逃跑,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