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我在三国造钢弩 > 第33章

第33章

孙青川见纪灵后面的马背上,还驮了四头猪,两大,两小。

纪灵忙道:“主公,我可没专门去打猎,在找桥的时候,看到有几头野猪在河谷吃麦苗,为了保护村民的庄稼不受伤害,我伍人马,果断射杀。”

孙青川也不懒得搭理瞎贫的纪灵,对刘小河道:“村里可有出豆腐的大锅,把这两头大猪剁成拳头大的肉块,猪下水淘洗干净,同煮,焖一晚上,明天早晨请大伙吃朝天锅。”

刘小河大喜,忙道:“有的,有的,我家就有,我这就安排村里人煮肉去。”

孙青川看他跑的快,忙喊道:“晚上和你阿爹过来吃饭,请你们吃烤乳猪。”

当月升起的时候,烤乳猪已经全身焦黄,往下滴着油水,好生诱人。说是乳猪,其实只是孙青川随口一说,按照大小来判断,这已经是半大野猪了,另一只更大一些的送给兵士们,田大成正带着他们,在隔壁院子里炖猪肉白菜呢,白菜自然是从村里百姓给的。

此时孙小河已经安排完煮猪肉之事,看到锅盖盖上后,才带着他阿爹赶过来,怀里还抱着一坛子酒过来赴宴,孙青川知道一坛酒可是百姓最珍贵的财富,很多酒都是珍藏了多年,至于味道吗?一会看纪灵的表现就知道了。

孙青川先请两人入座,纪灵忙着烤肉,四人的房屋已经没有屋顶,抬头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在这屋里烤肉最合适,不用怕被烟熏着。火上除了那只烤乳猪,还有两只野鸡和两只野兔,这些是路上随手打的,在这人口只剩100多万的青州,却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不一会烤乳猪就熟了,纪灵用大马士革纹小刀劈成四份,野鸡和野兔则劈成两份,放到四人面前的托盘上,不得不说,纪灵的烤肉水平非常不错,加上孙青川从拼夕夕买的烤肉调料,那味道一个绝了,怪不得歌谣唱道:“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将军是伙夫。”

刘小河忙给众人倒上酒,老人端起酒碗道:“某刘北河,是这齐东村里的村长,承蒙这位大人和纪灵对小儿的照顾,我们先干了这碗迎客酒。”

老人喝完摸了一把沾满酒的胡子,一脸陶醉的样子,而孙青川和纪灵此刻却皱起了眉头,这味道怎么有股醋味,古人的酒都是低度,发酵不完全,酒里面酸也正常,秦国人就把醋叫老陈酒。

孙青川忙给纪灵使脸色,这货会意,一把按住刘小何那要端起酒坛的手道:“老人家,俗话说,酒是沉的香,你这坛酒虽好,时候未到呀,你把他封口,再存上几年味道才甘冽,这是吾家主公孙青川,他带着20年的美酒,我们何不尝尝。”

这货确实聪明,既推掉了老人的酒,又不失老人面子,还顺路把孙青川介绍出来。

孙青川不等老人推辞,立马喊到:“田大壮,给吾拿一壶柳泉佳酿上来。”

不一会,田大壮从隔壁过来,给众人满上酒后,把酒壶放到纪灵面前,就退出去了。

孙青川怕老人一口闷,忙端起酒碗敬酒,此时只见老人立马打断道:“哪有客人敬酒之礼,老夫敬第二个酒,刚才误会了孙大人,赔礼道歉在这碗就中了,来干。”

纪灵刚要阻止,只见老人一仰头,干了,居然干了,重要老人没被这烈酒炝着,反而一动不动,像雕塑一样。

刘小河忙上前抓住老人手臂摇晃,“阿爹,你怎么了?”

老了随即回过神来,怒道:“这么好的酒,得细细品味,你这小子居然打扰我。”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没事就好,这么烈的酒,这老人居然有甘之若饴的感觉,真是天赋异禀呀。

老人没敬第三个酒,他怕碰杯的时候撒了,众人慢慢喝,慢慢品尝。

此时发现,还没吃肉呢?老人学者孙青川的样子,也用小刀片了一块猪皮放到嘴里,脸上立马笑开了花,这猪皮刷了几层蜂蜜,烤的油光锃亮,吃到嘴里,卡巴卡巴,甜脆可口。汉代连糖都吃不上,更不用说,这蜂蜜像不要钱的往乳猪上刷,自然是征服了老人的胃。

纵然老人酒量大,刚刚干了一碗,这会有眯了小半碗,已是微醺,这话匣子就打开了。

孙青川问道:“刘村长,我看很多村庄都荒废了,为何咱们村还能耕种呢。”

老人红彤彤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咱们多亏这条淄河呀,这几年连年大旱,普通的田地几乎颗粒无收,淄河的水也是下降很多,但也漏出了大片的土地,这些土地满是黑色淤泥,很肥沃,庄稼长的好嘞。”

纪灵忙问:“那像咱们这般种粮食的村多吗?”

“多呀,这条淄河周边的村庄,都受益了,周边活不下去的,只要在附近村里有亲戚故友的,都来投奔了,这年头,能有口饭吃,老百姓哪能跟着黄巾军跑了呢”,老人叹了口气接着道:“不过现在野兽也多了,每次都糟蹋不少粮食,现在庄稼熟了的时候,全村青壮都得去看着”

说到这一点,孙青川立马来了兴趣,在前世小学时,读到少年闰土中就有这一段,作为孩子对夜晚看庄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盼望过,什么时候自己也去守一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回忆起这段,孙青川立马对猹来了兴趣,问道:“守庄稼的时候,是不是也有野兽。”

刘小河这时插话道:“多呀,像山鸡,野兔最多,有时还会有梅花鹿,最恨人的是野猪了,他们不但吃,还糟蹋粮食,那鼻子拱来拱去,如果没人看着,一亩地的粮食盏茶的功夫就给毁了,太可恨了。”

纪灵听完不以为然的道:“毁庄稼?一箭一头,这可是上等的美味呀。”

“一箭一头,哪有这么容易?这野猪的皮可厚了,又喜欢在松树上蹭,时间长了,身上一层树胶,弓箭都射不穿了,挖陷阱也不行呀,野猪看起来笨,鼻子却灵的很,陷阱都能闻出来,每年都会被它伤几个人”,说到野猪,老人也满脸的无奈。

纪灵能一箭一头,是得益于这四石弓和锋利的合金箭头,老人这村里的弓箭,想想也知道,能有半石就不错了,他觉得挖陷阱倒实用:“野猪怎么可能闻到陷阱呢?是你们在挖陷阱时留下了人的气味,被它闻到了,以后挖完盖上一层土就好多。不过,这吃草动物下来后,要当心猛兽也跟着下来呀?”

此时刘小河的脸刷的一下变了,似乎想起了某种可怕记忆,声音也低沉了不少;“我就碰到过呀,那晚我正在台子上守夜,只觉周边特别安静,可怕的那种安静,我拿起灯刚要查看一下周边,只见灯光下面有只斑斓大虫正直立起后腿,想要爬上来,那脸盘大的头颅和血盆大口恐怖至极,我一屁股坐了下去,油灯也掉了下去。正当我万念俱灰之际,下方燃起了火来,原来油灯掉在地上打开了,灯油撒了一地,又点燃了周边的稻谷,火光把大虫吓跑了,我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孙青川见他说完已经身如筛糠,也知道他所言非虚,孙青川也在动物园见过圈养的老虎,那庞大的体型和嗜血的眼睛,人和他对视上有强烈的血脉碾压感,说武松赤手空拳能打老虎,那都是扯淡,力量和敏捷度的悬殊差距不是勇武所能解决的。

看到这对父子的生活不易,不解的问:“刘姓在汉朝也是皇姓,老人家怎么会走到如此境界。”

老人叹了口气道:“罢了,这事也不是秘密了,我原本不姓刘”。

刘家的家室便被老人娓娓道来:故事从刘邦建汉开始,一个叫刘泽的远房堂哥任郎中,后以将军身份攻打陈豨,因功封营陵侯,这就是现在营陵县的由来。后来吕后乱国,刘泽因平乱有功,改封燕王,可谓功名显赫。所谓陵也就是陵墓的意思,这块地本就是古人所说的风水宝地,刘泽死后也就葬在了这个地方,而老人家祖先正是刘泽的仆人,因为忠心耿耿,被赐予刘姓,替子孙世代守陵。

孙青川听到这里大喜道:“既然刘村长是守墓之人,那必然也懂盗墓之术。”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石化,哪有当面问守墓人会不会盗墓,这不就是监守自盗了吗?

“啊,刚才我没表达明白,我的意思是盗墓之术和探矿之术类似,我们此去东莱探矿如果有人懂的话,那就事半功倍了。”孙青川看到别人误会,忙解释道。

众人此时的脸色才缓和了起来,老人道:“孙大人此言非虚,2650年前的《管子·地数篇》书中记载了距今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与大臣伯高的一段对话:

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

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

上有赭者,下有铁。

虽口诀不同,在探查山势走向,埋藏深浅方面,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青川听后大喜,暗想:“此去东莱便是为寻金山,但自己对探矿的技能也一无所知,遇到刘老伯正是瞌睡有人送枕头,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人助我一路顺风呢?”

于是诚恳邀请老人出山,并允以重金。

老人只是笑笑便摇头道:“老夫年事已高,而金矿多藏于深山,现在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老人顿了顿,孙青川失望的表情被老人尽收眼底。随即接着道:“我儿刘小河体力尚可,观山辨金也已学的我9成,如孙大人不嫌弃,可随大人前往。”

孙青川这才转阴为晴,心里大骂老头大喘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