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一个内向闷骚者的日记 > 2月25日-2月27日

2月25日-2月27日

2月25日星期二晴

早上快10点了,老师告诉我们:“一会伟人的追悼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就听广播,听时不准出声。”在听的过程中,我常在心中唱《春天的故事》。

【作业簿上写了“70字”】

****

2月26日星期三晴

下午第三节是队活动,老师要求我们分组来说说今学期如何去努力学习。分好组,我们组的男女同学都你推我让,不肯先讲。后来决定猜拳。我们男同学的代表刘文武猜输了,就我们先讲。我是有计划的,但我不想告诉别人【句号填充成逗号】,轮到我讲时,我就说了一两句话。

【作业簿上写了“112字”】

【根据另一本所写的:日记者回忆起五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始没多久的事。那时分了班,换了班主任。而班主任让他们自己推举一个大队长和两个中队长。那时他们觉得很新奇,毕竟以前这些队长是老师直接任命的。

杨丰凭借阳光帅气、第一人气、学习好,当选了大队长。日记者估计自己是学习好所以被推举为中队长。另一个中队长则是贝元宾。他学习中等偏上,所以也是凭借人气来当选的。他人缘无论在男生还是女生中,都是挺好的。

贝元宾的家里是自建房。院子也不算小,这里面有一个凹陷的碗型坑。不过碗内侧分出了2层环形阶梯。当时日记者没看懂,后来回忆,恍然大悟,这里放水后就是个小泳池,适合小孩。日记者记得那时下午去他家看动画(应该是《伙头智多星》),是说美食的,一吃到美食就会用夸张的表现手法。

日记者依稀记得,大概是四年级时,学校的草地上,他看到前面一个同学的背面,以为是贝元宾,就兴奋地走上前,用男孩式打招呼法——轻拍了一下对方屁股。对方转过身,怒视着他,还轻骂了一句:“痴线。”原来是大一届的贝元宾的姐姐。日记者手足无措,更不敢说什么。他也担心对方告诉贝元宾。】

****

2月27日星期四晴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下课,我有条题不懂,就问【“我”划掉】杨丰。杨丰告诉了我一点。我回座位仔细想了想,不对呀,这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莫凯杰告诉我,那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圆心角的度数是45。然后冯菡告诉了我怎样求。我听不清楚,她讲得实在太快了。我决定回家【“后”是补充的】后再慢慢想。

【作业簿上写了“126字”】

【根据另一本所写的:莫凯杰,班里最矮的男生,脸圆圆的。因为那时的人还是比较朴素,所以他也没受什么欺负。成绩也是前10的。聊天时,日记者总有一种感觉:杨丰如果说起莫凯杰,总会笑,好像莫凯杰是他的小弟/好友一般。杨丰和莫凯杰关系也确实不错。

日记者不记得五年级还是六年级时,课间,大家下去打一会乒乓球。杨丰那时的视力已经不好了。他抬头望教学楼,指着教学楼他们班级外的走廊那:“你们看,走廊台突出来的那个圆头(只能看到头部),我就算看不清,也知道是莫凯杰。”这家伙凭着和莫凯杰的关系好,总会玩笑般损起来。

日记者不记得是二年级还是三年级,可能是三年级,有那么几天,中午放学后就与莫凯杰、聂于鹏一起走去聂于鹏家。路程估计至少3km。去那里其实是为了红白机《街霸》。因为时间问题,其实也玩不了多久,2点半就上课了。聂于鹏用军佬(古烈)总把两人打败。他们也在聂于鹏家吃饭。后来是莫凯杰不愿再在中午急忙忙去,所以日记者也没有去了。

日记者的父母也和莫凯杰的父母很熟悉。日记者的母亲说,莫凯杰就是出自她母亲(继承样子和偏矮胖的身材)。莫凯杰有一个妹妹,脸型和五官和莫凯杰极为相似。同学们见过之后没有一个不惊叹!

日记者不记得是三还是四年级时,那天是六一儿童节。放假是肯定的,不过早上学校会举办游园会,一些教室会被用作游戏场所。游戏包括,猜谜,乒乓球走路,蒙眼打东西。日记者不太记得了,因为他很少参加,怕输了丢脸。乒乓球走路,就是平举着球拍,上面放着一个乒乓球,然后拿着走到终点,球不能掉下来。这一天学校也会发放红鸡蛋,外壳是用红纸染的,所以一些蛋不够红。日记者不记得自己那天有没吃早餐,不记得自己有没获得鸡蛋(应该每个学生都有),反正他很饿。他把饿这件事告诉了莫凯杰。莫凯杰就拿出自己的鸡蛋,去掉壳,掰开,拿出蛋黄自己吃了,把蛋白给了日记者。日记者第一次觉得原来蛋白是那么好吃,在这之前他是不喜欢吃蛋白的。

莫凯杰也曾来日记者家里吃了几顿午饭,吃得比日记者多很多。日记者没留意,这是父亲告诉他的。莫凯杰的叔伯在码头平台外开了一家大饭店,不过菜价不贵。低年级时,母亲没回家,父亲卸水泥都到了中午1点,日记者觉得自己都快饿死了。父亲随意拍拍身上的灰后,就带着他去这家饭店,点了一碟炒牛河给日记者。日记者觉得很好吃,另一个印象是油多。

莫凯杰有一个低一届的堂弟,莫剑华,脸下部尖尖的像猴子。他家在杨丰所在那个村子,也有院子;每次日记者去捞鱼,会经过他家。可能是四年级的暑假,莫凯杰带日记者去莫剑华家玩耍,包括看动画。日记者兴奋了,这里也有有线电视看。次日早上,次日早上...他一直都有去。

莫剑华好像有两个姐姐。某次,莫剑华偷偷和日记者说,他某次偷看到他姐姐和她同学在她房间里亲嘴。对于这种事日记者完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日记者还在他家发现了一本有点破的漫画,竟然是关于超人(奥特曼)的。里面出场了很多超人,超人队长,超人太郎(泰罗),超人a,超人尼奥.....他震惊于超人竟然是一个大家族,而且还有超人爸爸、超人妈妈。这本书他觉得太重要了,似乎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所以他偷偷地拿走了。

直到某天,日记者去到莫剑华家叫门。里面传出他其中一个姐姐的声音:“他不在家。”日记者不死心,问能不能进去,实在是太想看动画了。里面的声音说:“你不用来了。天天都过来!”语气非常不耐烦。日记者失落地回家了。

其实这附近住了很多个同学,包括贝元宾、李筱梅。他没有去找任何一个同学。】

【根据另一本所写的:日记者买过一些可称之为小手办的注胶的玩具,比较小,2-3cm高,人物是类似两头身的q版,头比较大。每一只小手办都只有一种颜色,但手办之间的颜色不同。他买了好几只超人的。】

【根据另一本所写的:李筱梅,学习不好,家也是大约60年代的老瓦房,很破旧。不过日记者回忆起来才发现,她那时就是个美人胚:白白净净,眼睛不是大又圆那类,而是带着点凌厉的感觉,整个人气质也较清冷,说话也不多。嘴边有美人痣,扎着麻花辫。】

【根据另一本所写的:聂于鹏,日记者认为“这家伙”智商比普通人高,不好好学习都能取得好成绩那种。日记者不记得是一还是二年级,班主任通报了大家一件事:聂于鹏偷卖菜老婆婆的钱。好像是几块钱。纯朴的大家自然一致鄙视他。他自然也受到了老师的教育和批评。

大约读完三年级,聂于鹏转去一小了。日记者听说一小是有课间餐的,真的实名羡慕。

可能是四年级时,日记者和陈嘉杰、李滨等一堆小孩去岗口玩。在一个十字路口偶遇了聂于鹏。日记者兴奋了(好不容易遇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去拉住:“聂于鹏,还书!”日记者依稀记得聂于鹏借了2还是3本《七龙珠》没还。聂于鹏怂了,连连带歉意不断说“还,一定还!”日记者不太记得聂于鹏还说了什么,反正是让他走了。日记者还奇怪聂于鹏这次怎么那么好说话!陈嘉杰说:“我们人多。”

聂于鹏的父母其实都好赌。有次清明节,他母亲雇佣日记者母亲等几人,上山去清一下,不过工钱没立即给,毕竟算是熟人。后来也一直拖着。聂于鹏父亲知道后就骂自家婆娘:“别人做工那么辛苦,这种钱你也敢欠?”没多久聂于鹏母亲就结清了工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