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天下谋士 > 第82章 平定薛延陀(一)

第82章 平定薛延陀(一)

贞观七年(633年),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朝廷授李勣为金紫光禄大夫,代理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其后,李勣因父丧离职。在不久又获起用,官复原职。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勣被改封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当时,朝廷所封的世袭刺史都只是挂名,不到州郡就任,于是他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官职遥领太子左卫率。

李勣在并州任职共十六年,令行禁止,颇为称职。

李世民曾对侍臣说:“隋炀帝不能选贤安民,只知道筑长城来防备突厥,对世情的认知糊涂至此。朕现在委任李勣在并州,就使突厥畏惧他的威名逃走。边塞安静,难道不是远远地胜过筑长城吗?”

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李勣被征调入朝,任兵部尚书。他尚未赴任,正遇上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派其子大度设联同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部族,领军二十万南侵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

这薛延陀一直以来是敕勒部落的一员,从属于突厥,包括在600年前后分成的西突厥和东突厥。

628年,这些敕勒部落为夷男上可汗号,夷男最初没敢接受。但唐太宗听说后,希望建立一个以薛延陀为主的抗东突厥的联盟,派游击将军乔师望,册封夷男为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随后,许多敕勒和突厥部落被夷男统治。随后,唐和薛延陀经常交流使者,薛延陀在东突厥的领土上扩张强大。

629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领导大军对东突厥反击,630年李靖抓获阿史那咄苾,成功地消灭了东突厥汗国。大部分东突厥人投降了薛延陀,有一部分投降唐朝。此后,薛延陀成为中国北方草原的主要力量,但仍臣服于唐。

638年,唐太宗在夷男的同意下,册封夷男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和颉利苾为夷男属下的可汗。这表面上是对他们的尊重,而实际上是希望扩大他们之间的分歧。

639年,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开展了对高昌的战争,同时夷男协助唐军也对高昌发起了攻击。但由于侯君集迅速征服高昌,薛延陀的援助并没有实际作用。

但是639年,唐朝的行动开始导致了唐与薛延陀之间的关系恶化。

阿史那咄苾被俘后,唐太宗将投降的东突厥人安置在唐朝边界之内,并没有册封一个新的可汗管理他们。然而,在639年,阿史那咄苾的侄子阿史那结社率(人名)阴谋暗杀唐太宗败露后,唐太宗改变了主意,册封了忠于唐朝的东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为新的东突厥可汗(俟力苾可汗),居于漠南作为唐和薛延陀之间的缓冲区。

夷男虽然感到担忧,但最初他还是向唐朝表示了接受这一安排。

641年,阿史那思摩终于定居在长城北面得定襄(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与此同时,夷男听说唐太宗即将封禅泰山,认为唐军主力将随唐太宗东巡,便派儿子大度设开展对东突厥重大军事攻击,意图在唐提供援助以前,摧毁阿史那思摩的政权。

阿史那思摩撤回长城内,抵达朔州(今山西朔州),并向唐太宗紧急求援。

于是,唐太宗派出大将李勣、张俭、李大亮、张士贵和李袭誉率军攻打薛延陀。

十一月,朝廷命营州都督张俭统率所部直逼薛延陀东境。李勣被授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卒六万、骑军一千二百人屯驻羽方,与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凉州道行军总管李袭誉等分兵抵御大度设所率大军。

大度设率三万骑兵追击思摩不得,却遭逢李勣所率唐军。

大度设大惊,急忙自赤柯泺北撤。李勣挑选所部及突厥的骑兵共六千人,穿越直道、白道川,在青山追上薛延陀军。大度设在诺真水(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勒兵备战,战阵横亘十里。

突厥骑兵先与之交战不利,大度设乘胜追击,射死唐军战马众多。李勣命骑兵下马,持长槊直冲,大破薛延陀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五万余人及马一万五千匹,大度设独自逃走。

与此同时,夷男也派遣出一名特使,向唐太宗表示自己愿与突厥和平相处之意。

唐太宗派遣使者指责夷男,但并没有对薛延陀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李勣回师定襄后,又与州兵夹击叛乱的突厥思结部,俘获其百姓一千余口以及众多马、羊。战后,李世民封李勣的一个儿子为县公。

此后唐与薛延陀之间的关系是,薛延陀虽然仍承认它是唐的附庸,但互相关系已不再以前那样牢固了。

642年,夷男为了加强与唐朝的关系,派遣他的叔叔泥熟请求与唐太宗的一个女儿和亲,为此向唐朝进贡了马匹、裘衣和琥珀镜。

这时,唐将契苾何力(出自敕勒族的契苾部落),在回他的部落探望母亲时,被薛延陀扣押。夷男劝他归附薛延陀,契苾何力拒绝归附薛延陀,割左耳明志,忠于唐朝。

唐太宗担心契苾何力的安危,同意了和亲的建议,派出大臣崔敦礼到漠北与夷男进行谈判,答应在契苾何力释放后,唐太宗把女儿新兴公主嫁给夷男。

643年,夷男又派他的侄子突利向唐朝进贡5万匹马、1万头牛和10万只羊,作为聘礼。唐太宗以隆重的仪式欢迎了突利,唐太宗和他的大臣亲自出席欢迎他的宴会。

然而,契苾何力认为夷男这次和亲是缓兵之计,想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时间与发展空间。在契苾何力的建议下,唐太宗考虑放弃这次和亲。

最初唐太宗让夷男亲自到灵州(今宁夏银川)娶新兴公主,认为这样夷男会拒绝,他将会有很好的理由断绝这次婚姻。

当夷男同意去灵州,唐太宗又发现了另一个借口——说没有给够到要求的所有彩礼(为了进贡足够的牲畜做彩礼,夷男在他下属部落征收,征收的时间超过了想象,牲畜没有经过戈壁就死亡了),于是了撤销婚约。

尽管大臣褚遂良强烈反对,他指出皇帝不能言而无信。唐太宗仍极力辩解,说如果公主嫁给了夷男,夷男的可汗之位将在敕勒有更大的合法性,唐朝将更加难以控制薛延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