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我栖春山 > 第60章

第60章

香调偏近阴柔,带着一股媚。

是苏合香。

一般是宫中善执香箸的人,才爱用的香。

沈春芜曾经嗅到过这一抹香气。

有一种隐秘的熟稔。

邀贴是林德清负责拟写,由慈宁宫、坤宁宫各自审核一轮,司礼监又过一轮,最后差遣小黄门送来的。

莫非,这一味香是太后或是皇后所用?

——不太可能。

她去过慈宁宫,当时仲太后、皇后娘娘及一众嫔妃都在场,她并没有嗅到这种香气。

沈春芜不光是对声音敏锐,对香气也极其敏锐,因为从小在沈循的训练之下辨识各类草药,百药自有香气,让她养成了厉害的嗅觉。

秀才可一目记诵十行,她可一嗅辨识百香。

仲太后常伴青灯古佛,爱用佛香;燕皇后素雅拙朴,爱用香橼;掌持后宫的温妃,爱用沉水香……

每位嫔妃所用的香气,都在沈春芜的脑海里过了一遍。

后宫无人用苏合香。

既如此,用苏合香的人,很可能是林公公林德清了。

但她从未与林德清打照面,为何会觉得这一抹香很熟稔呢?

从花厅回至韶光院,在庭中的石桌前坐下时,当鎏金的日光在眼皮跃动之时,沈春芜忽然想了起来。

为何会感觉苏合香如此熟稔了。

她当即吩咐奔月将压箱底的礼盒取出,血衣重见天光,有风拂过,弥散着淡淡的血腥气息,与诸同时,沈春芜也嗅到了那一味苏合香。

哪怕香气真的非常淡了,但沈春芜也不可能嗅错。

一个疯狂的念头,剎那间,彷如霹雳闪入沈春芜的脑海。

——阿父死前,最后见到的人,是林德清。

——阿父与林德清不熟,交集极浅,更未与之为伍,林德清为何要去见他?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

26 【第二十六章】

◎“王妃又被欺负了QAQ”◎

思绪剪不断理还乱, 这一夜,沈春芜辗转难眠。

林德清为何要去狱中见阿父?

阿父人际圈子极其简单,她平素也没见到他与林德清有所来往。

难不成, 是自己疏漏了一些地方?

退一步来想, 林德清去见阿父,是想要做什么?

众多* 思绪涌入心扉, 饶是沈春芜想要调查此人,也有些无从下手。

林德清乃系阉党之首,位高权重,当初是他将沈家罪行告发到都察院,都察院派兵围剿沈家, 搜查出了一堆“罪证”, 说这些与金国暗中来往的信札,直指沈循通敌叛国。

一夜之间,众兵围剿沈府,没有给人任何思量与辩驳的余地。

如此回想起来, 倒是疑点重重。

林德清为何会知晓沈父手上有这些“罪证”,是谁悄悄给他透了口风?

还有, 林德清是个汲汲营营之辈,千人千面,善于钻营,绝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沈循一介太医,能与林德清有什么利益冲突?要让林德清不惜一切代价去陷害?

难道, 真如杨渡所说,害一个人, 不需要有血海深仇般的理由, 就只是因为对方的立场跟自己不一致, 所以才痛下杀手?

沈春芜思量自己历经的桩桩件件,觉得林德清因“立场”杀人这样的理由,仍有些站不住脚。

沈春芜还介怀另外一桩事体,那就是自己落狱后,顾府的表现。

顾辞受顾家家主之命,来狱中送毒药,毒害了她的眼睛。

那时沈春芜还是当局者,一直以为,顾辞与顾绾暗通款曲,但因着御赐的婚约不得不娶她为妻,所以狠下心毒瞎她,不让她发现他的劣迹,以保全自己的官声。

倘若真是为了保全官声,顾辞直接在狱中毒死她就好,毕竟狱中惨死的人太多了,狱卒也没耐心去细查犯人的具体死因,若她死了,沈、顾两家的婚约就无效了,顾家也能从中摘得干干净净,既顾全了声名,也不会落人话柄,顾辞也能堂而皇之的与顾绾在一起。

既然有毒杀这一条“捷径”可走,为何顾辞还要舍近求远,先毒瞎她,然后还要大费周章措办婚仪来娶她?

顾辞是受顾家家主之托来送毒药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在顾渊看来,她不能死,但又要控制住她,唯恐她发现什么,他选择毒瞎了她。

一个瞎女,行动不便,肯定不能作出什么风浪。

顾府这般行事的动机,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沈家出事,会不会与顾府有一丝关联?

直觉告诉沈春芜,越是信任的人,越是可能在背后捅刀子。

林德清、顾家,都可能与沈家冤案脱不了干系!

在一片混沌的光影之中,沈春芜悄然捻紧了拳心。

世人都认为沈循是国贼,她誓要为沈家讨回一个公道。

等盛轼回来,一定要将自己发现的疑点,告诉他。

转念一想,沈春芜的心又复杂起来。

盛轼从蓬州回来后,就要让她给出答复了。

三书六礼,明媒正娶。

他那样强势,最终也会让她答应的,她只是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但如今,她先要应对的事情,是仲太后的六十岁寿宴。

她想,奉京城内,有人势必跟她一样睡不着觉。

诸如大内慈宁宫。

“我不管,我不管,我就想要嫁给闻舟哥哥!”

烛火笼罩的内殿里,宋明潇将宫人递呈上来的画像一股脑儿拂扫到地上,扑入仲太后怀中,哭道:“祖母,我不想嫁给任何人,我就只想嫁给闻舟哥哥!我只要他!”

闵元县主闯入军营对襄平王告白一事,闹得整座慈宁宫人尽皆知,宫娥们口风极严,并不将此事对外声张,但县主从京郊军营回来时,哭着砸了栖梧宫里所有能砸的东西,犹嫌不解气,连夜跑到怡和长公主那儿诉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