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我栖春山 > 第69章

第69章

言讫,盛轼离开酒宴。

楚帝的笑意耷拉了下去,面露憔悴之色,捂胸咳嗽了好几声,苏迩端着汤药上来:“嗳,圣上要注重龙体才是,今夜不该喝这么多酒。”

“闻舟今夜跟朕下了棋,又跟朕心平气和的说话,朕高兴啊,喝了几杯又怎的了?”楚帝眉间有遗意,“不过,一提及梅妃,这小子就翻脸了,不理朕了,这脾气还是如此呛人。”

苏迩劝道:“七殿下是个外冷内热之人,明面上不理圣上,但实质上,圣上所说的话,他都听进去了。”

楚帝郁色稍霁,看着盛轼的身影,若有所思。

-

“卑职这段时日去调查了杨渡,此人的行踪、与何人有往来,卑职都汇集在上面了。”

盛轼看着案牍,却微微有些离神。

他想起了沈府的百岁宴。

九岁那年,盛清嘉带着他去了沈府,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沈春芜。

当时她还没有名字,整张脸圆嘟嘟的,腮部泛着粉扑扑的红,俨如春日初绽的桃花枝。

女婴刚学会爬,看着他来了,朝着他一咕噜爬过去。

其实盛轼不是很喜欢小孩,觉得婴孩哭起来很吵,沈春芜也会哭,但她在他怀里哭的时候,破天荒的,他并没有感到厌烦。

婴孩的身体出乎意料的柔软,像是一团棉絮,软若无物。

她抓阄的时候,抓到了一握草。

众人都有些焦切,都提议让沈循抱着闺女重抓。

盛轼看着沈循,他有些不太愿意,大抵是觉得抓到了草也没什么不好,难就难在要给草赋予一些深刻的意义。

盛轼轻声对沈循说:“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沈循受到了点拨,以“芜草”作喻,引用老子的道德经,才化解了这尴尬的一幕。

事后,宾客散尽,沈循留下二人,剀切言谢。

沈循道:“这些年,听闻七殿下被大相国寺清寂法师收为子弟,谈吐与学识果真字字珠玑,引人称叹。”

清寂法师乃是受人尊捧的大国师,地位超然,当下隐居古剎之中,蒙受他指点的皇室子弟,姑且只有七皇子一人。

盛清嘉谦逊,道了一声愧不敢当。

她思及了什么,笑道:“说起来,春芜二字,与闻舟还真是契合。”

春芜暗喻山原,闻舟暗喻江海。

在天地之间,山海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山不离开海,海也离不开山,彼此相依,彼此成就。

沈循好奇道:“如此,闻舟二字有何寓意?”

盛清嘉道:“闻舟二字,是清寂法师赐的,意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风轻轻吹过少年的袍角,盛闻舟看到沈循怀中的女婴,在朝着他看过来。

她学会的第一个词,不是阿父,也不是阿母,而是“闻舟”两个字。

命运冥冥之中让二人有了牵连。

夜尽天明,远处起潮了,要准备教阅军队了。

盛轼抬首望着东山上的月亮,月辉皎洁。

今日是仲太后的寿辰,不知她会不会受欺负?

【作者有话说】

QVQ

29 【第二十九章】

◎“你喜欢盛闻舟吗?”◎

转眼到了仲太后千秋节, 今岁是六十整寿,按旧例是要大办的,但近些时日仲太后犯了头疾, 宫中仪式又太过于繁琐, 她看着都头疼无比。

仲太后的意见是,只消用个晚膳, 众人团聚一堂,与晚辈们叙叙话就足够,多余的缛节和仪式能省则省。

虽说免去了诸多旧仪,该有的晨昏定省,还是要有的。

这日朝暾时分, 一众皇族贵女皆是盛装造相, 去翠寒堂给太后请安。

沈春芜既不是来得最早的,也不是来得最晚的,她来得刚刚好,宋明潇、裴照月、顾绾都在。

“王妃!”魏红缨看到沈春芜, 很是高兴,下一眼看到她牵来一头鬃犬, 纳罕道,“你怎的将狗不理牵来了?”

魏红缨的嗓音说敞亮也不算敞亮,上首座的太后皇后及一众嫔妃没有听清内容,但说轻声细语也不至于,刚巧是能让宋明潇三人组听到的程度。

彼时宋明潇正在给仲太后请安, 听及一个“狗”字,回首去望, 只一眼, 悉身血液凝冻成了寒霜。

这、这狗怎的还活着?!

请安的话辞, 剎那间卡在喉咙,宋明潇下意识凝了顾绾一眼,眼神充满着无声的质疑和控诉。

裴照月看着那头鬃犬,被它追着跳上马车的种种浮上心头,她倍觉恐惧,不动声色地挪远了步子。

顾绾也是一脸震惊,震惊程度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人。

她分明就是特地嘱托过送膳的宫女,将牵机药撒入肉汤之中,看着狗不理喝下后,她才偷偷离去的。

这畜生本该在五更天被阎王收了命,今次竟是还活着,不知该夸它命够硬,还是该说牵机药剂量不够多?

顾绾思绪一团乱,掩藏在袖裾之下的手,紧了一紧。

这大清早请安的氛围,委实是波诡云谲。

仲太后看到了沈春芜后,脸上并无任何喜色,在看到了她牵来鬃犬之后,容色更是难看了些。

燕皇后及一众嫔妃倒是生出了一丝好奇,襄平王妃牵狗来做什么。

沈春芜请过安后,就朝着顾绾款款行来,然后众目睽睽之下,她缓缓握住顾绾的手,露出一抹温和明媚的笑意:“多谢顾姑娘仗义相助,昨夜我爱犬一直闹肚子,幸亏你给了药,才让我爱犬精神头好了些。”

沈春芜空出一只手摸着狗不理,道:“来,快向顾姑娘道声谢,她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