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知错。”
这一次,被告的最后陈述只有这四个字。
宣布休庭。
择日宣判。
沈杨表情平静。
对于这些人,未来的命运,其实从他开始起诉时就已经被决定了。
工作?
那肯定是丢定了的。
至于沈杨对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怜悯?
不存在的。
真不存在的。
短暂的休整过后审判继续开始。
足足到了下午三点左右,终于将网络诽谤案彻底终结。
到了现在。
那就是伪证案了。
由于是由检察院提起的公诉。
因此就没了原告。
或者说原告就是检察院。
沈杨也就空闲下来,与张三律师一起坐在旁听席上。
被告:周康,周才,孙艳,以及周才的一个亲戚,跟专门从京城带来的一个中年男子。
周康是从看守所里给提出来的。
他带着手铐,脚镣,站在被告席上一脸悲哀。
左边正是周才与孙艳夫妻,两人还有一点茫然,四处扫视着,也不知道是在看谁。
然后就是周才亲亲的堂哥。
周大春。
原本这件事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但他却因为一点好处,帮忙接收了了从京城打来的一百多万。
剩下的那个从京城带来的人。
名字叫钟伟。
这个人沈杨不认识。
但负责买通周才,孙艳的那一百多万,这是从他的账户里打出来的。
钟伟也全部承认了。
至于警方问起原因时。
他就只说是不喜欢沈杨,就想搞他。
其他的一概不说,不承认,显然是想要一个人将所有事情给扛下来。
由于警方这边再查不到其他线索。
最后,也就只有断在他这,认可了他的说法。
上报检察院,提起公诉。
看着对面的阵容。
沈杨露出冷笑。
不愿意供出后面的人?
他就算不说,沈杨也知道后面的人到底是谁。
更何况沈杨已经在着手收集关于陆丰公司的黑料,想必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收集完成,等到时候再跟他算总账也行。
检察院的诉讼程序更加粗暴。
所有证据,也全部都提交到了最高法。
所有被告也已经认罪。
几乎就差最后一步。
也就是定罪。
判刑。
法院这边也很给力,在一段时间的裁量之后,就给出了相应罪名。
周康:伪证罪。
按照刑法第305条,一般情况下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于沈杨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受到侵害,因此法院给予了一般情况的顶格处理,也就是三年有期徒刑。
当然,这里还没有审判他们当初的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罪。
如果全部加在一起,就算通过并罪等手段,也能喜提六年有期徒刑。
而周才与孙艳夫妻。
两人则是教唆罪。
而教唆罪的原则就很有意思了,以本罪同等。
也就是说教唆罪可大可小。
如果本罪不大,那你这教唆罪也就不大,或许被拘留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出来。
但本罪若是罪名较大的话。
那教唆罪也同样严重。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被教唆者周康,犯伪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而秉承着同犯原则。
教唆者也就是三年有期徒刑。
甚至,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还会加重处理。
因此周才与孙艳夫妻也同样被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
听见这个消息。
周才与孙燕夫妻几乎崩溃。
站在被告的位置上就忍不住的嚎啕大哭。
周才更是瞪着旁边的周康,冲着他破口大骂,
“周康。”
“你这畜牲,不孝子。”
“你可把老子害惨了,我踏马是你爸呀,老子今天非要打死你这个畜生。”
听着这些。
原本还有些茫然的周康目光瞬间凝固。
看着怒气汹汹的周才,他眼底也闪过愤怒之色,
“你还好意思怪我。”
“如果不是你们,我能出来作伪证吗?”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让我作伪证,就是收了他的钱,想给老二买房子对吧?”
“你们从小就偏心老二,到了这个时候还偏心他还算计我。”
“哈哈哈。”
“什么老子,狗屁。”
“你们就是狗屁。”
在讯问室,周康原本还想帮着周才他们硬扛一下的,但听见警察说他们拿了两百多万给周俊买房子时,周康就绷不住了。
周才与孙艳两人一直都偏心周俊。
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在算计他。
拿着他周康作伪证的钱去给老二买房子?
周康无法忍受,因此在面对警察的讯问时,就竹筒倒豆子似的将所有事情经过全部说出来。
才有了后面警察抓走周才夫妻的事。
两人大声争吵,严重的干扰了庭审秩序,因此很快就被法警带走。
至于剩下的人。
周才的那个堂哥周春,没有涉及太深,很大情况也不知情。
最终被判处了有期徒刑半年。
再然后就是钟伟了。
因为他一力承担了所有责任,因此根据刑法第307条,钟伟触犯了妨碍作证罪。
最终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听见这个判决,周伟的身体先是颤抖了下,脸色瞬间惨白,但又迅速恢复过来。
到这里。
所有案子几乎全部审理完毕。
只需要在等几天,等待最高法宣判就行。
退庭后。
沈杨与张三律师一起走出法院,两人相识一笑,也倍感轻松,
“走。”
“请你吃饭?”
沈杨笑着道。
“快走吧,我都快饿死了。”
张三律师揉着肚子,也没有了之前那么严肃。
“哈哈。”
坐进车里。
沈杨先是打开短视频软件。
然后就开始搜索,蓉成最好吃的兔肉馆,最终找到了一家路边的大排档。
恰好。
大排档所在的位置与蓉城最高法相距不远。
填好定位之后,沈杨就直接驱车前往。
……
兔肉馆的名字叫‘夯大兔’。
倒也贴切。
沈杨把车在停车位上停好,就与张三律师一起走了进去。
只是在进入夯大兔之前。
沈杨无意中的一撇,看见了个十一二岁的孩童,正蹲在路边玩着鞭炮。
他皱了皱眉。
按理说,蓉城这种地方,对鞭炮应该是管控品的。
也不知道熊孩子是从哪里买来的。
不过跟他没多大关系,沈杨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