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大时代之1977 > 第53 章 分化

第53 章 分化

洋行是外国商人在中国设立的商行商号。最早的当推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商馆,1719年法商密西西比公司、1805年美商普金斯公司在广州设立机构。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州粤海关一处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

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十三行里面具体有哪几家?十三行的鼎盛时期,潘、伍、卢、叶四大家族成为了广州四大首富。潘家是同孚行,伍家是怡和行,卢家是广利行,叶家是义成行。其他还有东兴行、天宝行、兴泰行、中和行、顺泰行、仁和行、同顺行、学泰行、东昌行、安昌行。

清咸丰六年(1856)一场大火,把十三行付之一炬,结束了它长达一百多年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的显赫历史。

广州十三行的怡和和后面的怡和,不是同一个。

现在的怡和洋行,前名是渣甸洋行(jardiheson),1832年英国人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跟詹姆士·马地臣james matheson于中国广州成立。

怡和的主要业务并非货币兑换,而是更为暴利的鸦片与茶叶,怡和将鸦片卖到中国,然后再从中国收购茶叶卖回欧洲。

怡和是香港重点英资洋行之首(四大洋行:怡和、会德丰、和记、太古),也曾是当时远东最大的财团。

1949年,新中国政府没收了怡和所有在大陆的资产,1954年,怡和在中国国内最后一家办事处亦被迫关闭,公司总部迁回中国香港。吃了哑巴亏的怡和就把业务集中在香港,很少直接接触大陆相关业务。

怡和业务涉及范围很广,从金融保险、零售百货、建筑工程、机械制造、汽车贸易、再到房地产。

70年代英资洋行这一时期因为急于撤离香港,把在中国捞到的钱投资到别的行业领域,大部分投资以失败告终,债台高筑,为华人商人提供了袭击的机遇。

1978年,李嘉诚暗中收购九龙仓股票,怡和发现之后想反击和反收购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所以找到汇丰银行,希望可以给李嘉诚施压,但是没有能阻止被收购,李嘉诚因为没有实力得罪汇丰银行,就找到包玉刚来帮助收购。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英文全称:hutchison oa)前身是两家公司,分别是1863年成立的香港黄埔船坞公司(1863年7月1日,怡和洋行、铁行轮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等几家船东创办成立香港黄埔船坞公司(hong kong & oa dock co.)),以及于1877年成立的和记企业有限公司(和记的前身为1860年在香港创办的robert walker & pany)。1969年,在祈德尊爵士领导下,和记企业有限公司取得香港黄埔船坞有限公司控制性股权。1970年代,在汇丰银行注资打救及“公司医生”韦理主持下,和记业务重组。1977年,和记企业全面收购黄埔船坞,两家公司合并组成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英文名继续沿用和记企业英文名字中“hutchison”一字。

1979年,李嘉诚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透过长江实业以每股7.1港元、总值6.39亿港元收购9000万股和黄,占股权22.4%,成为华资入主英资四大洋行第一人。其后逐步增持至约40%。1981年,李嘉诚出任和黄主席。

失去九龙仓的怡和洋行把香港置地变成发展核心,全系进行重组。在中英谈判香港回归之际,为了保证集团利益,怡和把注册地迁到了百慕大。

…………

当汽车即将抵达和记黄埔时,李博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交锋。他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

车缓缓停下,李博走下车,抬眼便看见门牌上硕大的“hutchison oa”牌面。那牌面用金属液体定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折射出炫目的光芒。仅是这精致且奢华的牌面,便能让人一眼看出这公司的雄厚财力。李博心中不禁暗暗感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在此一展身手的决心。

经过楼下接待的指引,李博稳步走进会议室,目光快速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股东。有紧张严肃的股东,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交握,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的担忧;还有表现得无关所谓的股东,或是靠在椅背上,或是随意摆弄着手中的文件,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也在暗中观察着局势………

李博的视线转向主位,助理轻声提醒道:“李总,主位那位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祈德尊,也是目前和记黄埔的大股东兼董事长,旁边哪位则是韦理,他有着公司医生的美誉,他曾经救回了许多濒临破产的公司,至于靠近主位的几位,分别是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这可都是香港四大英资家族。”

李博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怡和凯瑟克家族,他自然是知晓的。就在刚刚收购九龙仓之前,他们还是九龙仓的大股东兼董事长。原本自己买股只是想赚点钱,谁曾想由于犹太人的问题,买着买着就成了大股东。后面为了能够快速收购,避免节外生枝,同时也为了体面地给怡和那边一个台阶,由计划 20%的收购价,提升到了 28%。可如今,这怡和的人出现在和记黄埔的会议室,究竟所为何事?

李博心中暗自思忖,这场会议恐怕比自己预想的还要棘手。但他很快稳住心神,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他深吸一口气,从容地走向自己的座位。

坐下后,李博微笑着向主位的祈德尊及韦理点头示意,然后目光扫向其他几位英资家族代表,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然而,这些代表们个个都是商场上的老手,脸上的神情让人难以捉摸。

李博心中明白,今天这场会议,不仅是关于和记黄埔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更是一场各方势力的暗中较量。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巧妙应对,才能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此时,祈德尊率先开口:“李先生,今日大家齐聚于此,想必都是为了和记黄埔的未来。但这未来的路要怎么走,还得好好商量商量。”

李博回应道:“正是,和记黄埔的发展关乎众多股东的利益,我们应当共同探讨出一个最佳方案。”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接着说道:“李先生在收购九龙仓时的手段,我们可是都有所耳闻啊。”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和警惕

李博坦然道:“商场如战场,一切都是为了生意。但我相信,在和记黄埔的问题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公司发展得更好。”

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轻咳一声:“话虽如此,但和记黄埔的情况复杂,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

李博目光坚定:“困难固然存在,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冷笑一声:“李先生倒是信心十足,可这信心得有实力支撑才行。”

李博不卑不亢道:“实力自然是有的,就是不知道祈德尊家族有没有诚意。说完目光看向了祈德尊。”

祈德尊脸色一沉,说道:“李先生,诚意我们自然有,但这也得看您的方案是否真的可行。

李博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说道:“我的方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要各位愿意配合,必然能让祈德尊家族更上一层楼。”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冷哼道:“李先生,空口无凭,您得拿出更具体的证据来证明您的方案可行。”

李博笑了笑,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叠文件,说道:“这是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和财务分析,各位可以过目。”

文件在股东们手中传阅,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然而,没过多久,祈德尊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愤怒地说道:“李先生好厉害的手段,不声不响的持有了和记黄埔接近 50%的股权。就连汇丰那边没有经过我们董事会的同意,就直接转让了接近 23%的股权。汇丰违背了商业契约精神,我会向麦总督和本土议会申诉!”

李博直接无视他的愤怒,神色平静地说道:“作为目前拥有绝对控股权的股东,我可以代表和记黄埔。这没有违背商业契约精神。倒是祈德尊你们把和记黄埔经营的很差,最近几年股息可是连上市的部分公司都比不上。我不知道这是怎么经营的?”

此言一出,其他几家代表震惊地看着李博,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疑惑。目前和记黄埔股价市值极为接近百亿港元,这李博究竟是什么人?怎么能做到在众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掌控了如此多的股权?他真的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吗?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说道:“李先生,如此庞大的资金运作,您竟然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实在令人惊叹。但这其中是否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手段?”

李博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马登家族代表,说话可要讲证据。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勾当。”

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眉头紧锁,说道:“李先生,即便如此,您如此突然的举动,还是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和记黄埔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您这样的操作难免让人怀疑您的真实目的。”

李博坦然说道:“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和记黄埔重振雄风,实现更大的价值。在此,我很遗憾地告知在座的各位股东代表,接下来我打算收购诸位手中剩余的股权。当然,我绝不会让在座的各位吃亏,我会溢价 20%收购。”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有的小股东面露犹豫之色,开始在心里默默盘算;有的股东则显得十分愤怒,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

一位小股东猛地站起来,大声说道:“李博,你这简直是强取豪夺!我们凭什么要把股权卖给你?”

李博神色镇定,不紧不慢地回应道:“我理解您的不满,但这是为了公司能够更高效地决策和运营。溢价 20%已经是相当优厚的条件,您在别处很难获得这样的收益。”

另一位股东也说道:“20%的溢价不足以弥补我们对公司未来的期待。”

李博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我如今手握绝对控股权,对于收购剩余股权势在必行。我开出 20%的溢价,已是展现了十足的诚意。倘若各位执意不肯,我也只能凭借控股权强行推进,到那时,各位所能获得的利益恐怕还不及现在。”

一位小股东面露难色,说道:“李博,你这是在逼我们就范。”

李博轻描淡写地说道:“我说是,你信不?”回答的虽是这位小股东,但目光却看向了祈德尊。

那小股东被李博这突如其来的回答噎得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而被李博直视的祈德尊家族代表则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不甘。

李博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目光灼灼地盯着祈德尊,仿佛在向其施压,又似在等待对方的回应。整个会议室的气氛愈发紧张压抑,其他股东们也都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出声。

祈德尊此时神色凝重,目光快速地扫向另外三大英资家族,试图寻求支持和默契。李博敏锐地捕捉到了祈德尊的这个细微动作,心中了然他们的意图。

李博出言道:“其实我也对‘航空业和航海业,以及地产方面非常感兴趣。”听到李博说出这句话,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立马紧张起来。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不安。

李博看着他们紧张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接着说道:“只是目前收购了九龙仓,虽然和记黄埔我也只是持有了超过了 70%的股权,剩下的 20%多,我很在意。如果短时间内没能完全收购,我只能向这三个行业进取了。”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额头上冒出了汗珠,他急切地说道:“李先生,您这是要与我们全面为敌吗?”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也忍不住说道:“李先生,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则强装镇定地说道:“李先生,您可要想清楚了,这三个行业不是那么好进的。”

然而,李博不为所动,冷冷地说道: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四大英资家族虽然家大业大,前些年搞全球化扩张,现在都需要钱,但哪里能有那么多钱?至于李博有多少钱,四大家族不清楚,但前段时间面对约翰借股打压香港股市,短期既能有高额利息,股票打压后还能趁机低价买卖和收购,更能与本土那边的大家族交好,简直就是一石三鸟。不止四大家族乐于其成,其他一些还包括本土派和海外派也加入了进来,可没有想到,约翰把事没干好,现在还面临被偷家换主的风险。现在借出的股票还没有完全收回,也不敢声张,简直恨死了那些犹太人,但又不敢去得罪他们,现在只能借钱疯狂的买入,而这也正好符合李博的安排。”

此时,会议室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根即将断裂的弦。

祈德尊听完李博说完这话,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他原本满心期待着能与其他三大家族共同抵御李博的进攻,全力维护英国在香港的荣光。可没承想,李博的这番话竟让三大家族瞬间乱了阵脚。他满含希冀地看向之前信誓旦旦要与自己商量共进退的三大家族代表,却发现他们的表情变得平淡如水,甚至还若无其事地聊起了无关紧要的话题。

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这局势变得太快,我们得重新考虑了。”那语气中已没有了最初的坚定,取而代之的是犹豫和退缩。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忙不迭地附和道:“是啊,不能意气用事,得权衡利弊。”其眼神飘忽不定,不敢与祈德尊对视,显然是在为自己找寻退路。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和李先生再谈谈。”这话语中的妥协意味已是十分明显。

祈德尊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们,声音颤抖地说道:“当初我们说好的共进退,如今你们竟如此轻易地背弃承诺?”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一片沉默。

见此情景,祈德尊的心彻底凉了。他明白,在利益面前,这三大家族已然将所谓的共同信念抛诸脑后。

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清了清嗓子,说道:“祈德尊,不是我们不讲情义,实在是形势逼人。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义气,让家族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也接着说道:“没错,李博的实力不容小觑,我们若硬抗,恐怕损失惨重。倒不如与他协商,或许还能保住部分利益。”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则一脸无奈地说:“祈德尊,你也别太固执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不能不顾家族的未来啊。”

祈德尊怒极反笑,说道:“好,好啊!你们这群见利忘义的家伙,今日的背叛,终有一天你们会后悔的!”

三大家族代表不再理会祈德尊的愤怒,开始低声商议如何与李博展开进一步的谈判,完全将祈德尊晾在了一旁。祈德尊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绝望和对昔日盟友的愤恨。他深知,从此刻起,他只能独自面对李博的强大压力,而曾经信誓旦旦的盟友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已彻底将他抛弃。

祈德尊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脸色铁青,身体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他望着那三个正在热烈讨论如何与李博妥协的家族代表,心中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怒火却在心中越烧越旺。“你们这群懦夫!”他忍不住再次怒吼道,“大英帝国的荣光和精神在你们眼中就如此不值一提?”

然而,他的怒吼并未引起那三人的丝毫关注。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甚至头也不抬地说道:“祈德尊,别再做无谓的挣扎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也冷漠地说道:“我们只是在为家族的生存和发展考虑,你也应该清醒一点。”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则有些不耐烦地说:“够了,祈德尊,你自己想顽抗到底,我们可不会陪着你送死。”

祈德尊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曾经的盟友如今变得如此陌生和无情,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依靠他们。

他咬了咬牙,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各走各的路。但我不会轻易放弃,我会为了尊严和荣誉战斗到底。”

说完,祈德尊转身大步离开会议室,留下那三大家族代表继续为了自身的利益与李博周旋。

走出会议室的祈德尊,顿感一阵迷茫。

此时,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倾洒在会议桌上和楼梯间。然而,身处室外的祈德尊即便感受到这炽热的温度,却依旧无法驱散内心的不甘。他眼神凝重,神情焦虑,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

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李博的强大攻势,也不知道家族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但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无论多么艰难,他都不会轻易屈服。

而在会议室内,三大家族代表已经开始与李博展开初步的接触,试图通过谈判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他们不再关心祈德尊的去向和命运,在他们眼中,此刻只有自身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小股东们则在一旁观望着,他们深知这场争斗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但在这强大的势力面前,他们只能选择等待和顺从。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主动的说道:“李先生,我们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条件。”李博点了点头,说道:“这才是明智之举。”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主动的说道:“李先生,我们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条件。”李博点了点头,说道:“这才是明智之举。”

李博目光沉稳,看着面前的三大英资家族代表,郑重地说道:“只要此次能顺利完成对和记黄埔的完整收购,我李博在此承诺,不会主动对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旗下的公司发起主动收购。但是,正常的商业竞争不可避免,不在此承诺范围内。”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皱了皱眉,说道:“李先生,口说无凭,我们需要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来保障我们的权益。”

李博微微一笑,说道:“这是自然。我会安排专业的律师团队,起草相关的协议,确保我们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不过,我也希望各位能够信守承诺,在这次和记黄埔的收购中给予配合。”

太古施怀雅家族代表接着说道:“李先生,您应该明白,我们的家族企业在香港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广泛的业务,如果没有切实的保障,我们很难放心。”

李博点了点头,说道:“我理解各位的担忧。但请相信,我李博向来注重诚信和合作。这次的承诺,也是出于对双方利益的考虑。我希望我们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推动香港商业的繁荣发展。”

会德丰马登家族代表说道:“李先生,话虽如此,但商业局势变幻莫测,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您的这份承诺,必须足够严谨和全面。”

李博神色严肃地回应道:“各位放心,协议中将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约定的后果。我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各位的要求,确保协议无懈可击。”

怡和凯瑟克家族代表又说道:“李先生,希望您能说到做到。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对我们双方都将是巨大的损失。”

李博坚定地说道:“我李博一言九鼎。只要我们能够达成共识,按照约定行事,相信未来我们都能在香港的商业舞台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大英资家族代表相互对视了一眼,暂时压下了心中的疑虑。

李博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就尽快推进协议的起草和签署工作,让这场收购能够顺利完成,实现共赢的局面。”

会议室里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双方都明白,接下来的合作与谈判仍充满挑战,但至少在这一刻,他们找到了一个暂时的平衡点。

随后,李博便安排手下与三大英资家族的相关人员对接,着手准备具有约束力条款的协议。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双方的律师团队在条款的细节上反复磋商,争论不休。

每一个用词,每一项具体的权利义务,都被仔细斟酌。怡和凯瑟克家族坚持要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豁免权,太古施怀雅家族则对可能涉及的行业竞争范围提出了更严格的限定,会德丰马登家族则紧紧盯着协议中的违约责任,生怕有任何疏漏。

李博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坚定。他清楚,这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但为了实现对和记黄埔的完整收购,他必须耐着性子与对方周旋。

经过数轮的谈判,双方终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