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志强失踪,不是被绑架。
那么会不会是仇家寻仇报复呢?
龙云剑让曾桂花仔细回忆可能在什么事情上得罪了人。
曾桂花在几十年的商界征战中,风风火火拼拼抢抢,合法的不合法的手段用了不少,肯定是得罪过人的。
但是在商场里面拼搏的人,大家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啊。
商场拼搏输赢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管赢了输了,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有人会为这些做出绑架报复这样的事情。
除非,除非事情做得太过分了,把人伤害得太深。
曾桂花不由得回忆起多年以前的一件事。
那是香港尽人皆知的“佳宁谋杀案”。
1983年7月18日,香港警方在新界大埔区一个车站附近的芭蕉林内发现了一具男尸。
死者是亚洲人,东南亚长相,身着米黄色衬衫搭配白色领带,黑西裤、黑皮鞋,裤子口袋里被发现有枚马来西亚的硬币,其余没有能证明身份的文件,但看起来社会身份并不普通。只见他头和肩膀被人抡打过,脖子被浴袍的腰带紧紧缠绕着,显然这是他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尸体背后更是脏到沾上了各种泥泞,明显是被人在地上拖拽过。
根据现场的勘察情况证实,这个人是在死亡后被人拖来扔在这儿的,也就是说芭蕉林并非第一案发现场。
经过警方对失踪人口记录的比对,发现死者名叫加里·伊巴谦,是裕民财务(马来西亚裕民银行在香港成立的附属公司)的助理经理。伊巴谦在失踪前,原本约好去佳宁集团处理一笔400万美元的贷款问题。
他也长期在暗中帮裕民银行总部,调查旗下裕民财务对佳宁集团的放贷问题,也就是此案被命名“佳宁谋杀案”的原因。
经过多轮调查,警方发现案件的嫌疑人,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名叫麦福祥。
麦福祥曾在事发当日和加里·伊巴谦在九龙的丽晶酒店见面。多方证词都表明麦福祥可能进行了杀人抛尸的行为。
黄昏时,酒店的工作人员看到麦福祥拎着一个超大的皮箱,并帮助麦福祥将这个非常沉重的皮箱搬到了出租车上;
出租车司机的供词提到,他帮麦福祥将皮箱搬到了另一辆出租车上,这个皮箱重量至少在90斤以上;
租车公司在事发当日,租给了麦福祥一辆车,对方还车的时候车胎上全都是泥;
而伊巴谦脖子上的那条浴袍腰带,正是他所住、和麦福祥约见的丽晶酒店的所属物。
事实摆在面前,麦福祥承认了自己将伊巴谦勒死,从丽晶酒店搬离,后抛尸在大埔的犯罪事实。
可他与伊巴谦并无仇怨,杀人动机始终没有浮出水面,警方猜测麦福祥很可能是佳宁集团买凶杀人的一枚棋子。
麦福祥被警方问话的时候,他一番引人深思的回答,更证实了警方的猜测:在当时的香港,并没有死刑。麦福祥说自己承认杀人罪行,也不过会被判个十年八年。但如果他供出指使自己的人,根本不可能活着走出警局。所以一开始,麦福祥咬死了不说幕后真凶,办案时长也被一拖再拖。
后来,麦福祥又忽然改了口,他承认佳宁谋杀案的幕后指使,和佳宁骗案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就是佳宁集团的老总陈松青。
说到陈松青这个人,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和旗下的佳宁集团,堪称香港的“发财神话”。
据说当年连李嘉诚,都被高人指点说在做生意时一定要避开陈松青的锋芒。陈松青当时出重金聘用了不少金融界的牛人,办公室、豪宅以及豪车都是顶级配置。但他为人极为低调,不接受外界采访、拍照,身份背景和财产来源都高深莫测。比如,他的出生地都一直成谜,有人说他是内地福建人,也有说他是新加坡人。
但可以确定的是,1972年,37岁的陈松青从新加坡来到香港。
初来港时,陈松青一穷二白。作为土木工程师的他,加入了香港一家地产公司当起了项目经理。
因为工作关系,一来二去陈松青认识了马来西亚第一任华人理事长李三春,这帮助他顺利拿到了创业的起步资金。当时马来西亚政府,出于协助当地不同族裔的农民,出资拨款设立了裕民银行。
但政府拨款源源不断来,当地农民们从商人数较少,并没有足够的企业和公司可以充分运用这些资金。
所以裕民银行开始出海投资,裕民财务便是裕民银行在香港成立的附属公司。
陈松青从裕民财务这里借钱,用这笔钱在香港开展了一系列投资业务:在新界买了不少地皮,准备做物业;开设佳宁灭虫公司,佳宁集团的名字也由此诞生。
几乎当时香港的各行各业,都能看到陈松青手中佳宁集团的身影。而其中最著名的、让陈青松和佳宁名声大噪的,当属金门大厦收购案。时至今日,富商收购大厦都不是件小事。在当时那个年代,当佳宁集团拿出9.98亿港元购入香港中环的标志性建筑金门大厦时,连李嘉诚都得吸口凉气缓一缓。陈松青将金门大厦改名佳宁大厦,并在几个月后,将大厦以16.8亿港元售出。此举直接让佳宁集团的豪横印象深入人心。另一边,佳宁集团的手还越伸越长,从香港到台湾,再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日本、澳洲、新西兰、美国。
随着陈松青的生意盘子越铺越大,佳宁集团也就自然成了香港人眼中香饽饽。佳宁先是在1979年12月以每股6港元的价格,借壳买下上市公司美汉52%的股份。接着又在1980年8月发行红股,9月1日将美汉更名佳宁投资有限公司,9月8日开始用“佳宁”在股市交易。佳宁集团的股价随之暴涨,从当时美汉的每股1.50港元,一跃涨到了1980年的最高点17.9港元。可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庞氏骗局式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