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胡颖,陈昌叫苏心斋进来。
虽然在宴饮前苏心斋未曾查出结果,但当时已经跟陈昌说过,其实他也有了些许的眉目,只需进一步查下去,大概就清晰了。 当时,苏心斋已经说了,此事可能关系到太守府中人,所以需要仔细再查,以免出错。 当然,苏心斋能查到这一步,已经够了,也足以证明他自身的能力。 陈昌也相信他,可以进一步委以他重任。 所以不用等了,陈昌才让他诓骗周季进来,以此来解除心中的疑惑。 现在好了,对于胡颖其人,不但再无怀疑,且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他能说出那番肝胆,且毫无避讳的话来,已经让陈昌很是确定,他对他的误会该是消除,重新来认识他的时候了。 所以他放下姿态,恭送胡颖离府,更是表达了他自己对胡颖误会的歉意。 此时,苏心斋已经走了进来,并对陈昌道: “小郎主,查到了,那日出城与贼私通之人,正是周季。” 虽然有点马后炮的意思,但已经很是不错了。 若不是周季是十六甲卫之一,牵扯到太守府,大概苏心斋早已肯定的跟陈昌说了出来。 陈昌点了点头:“我找你进来正是为了此事。周季既然已经拿了下去,就交给你来审问,必查个水落石出,还胡司马以清白。” 今晚为了证实胡颖是否有鬼,不但请了两位叔伯所部人马随时待命,且还出动了苏心斋等十几人做为伏兵,一直在屋外候命。 但好在,最后都没有用上。 说起来,还是有点愧疚的。 所以,他必须将周季的底细查出来,以给胡颖一个交代。 同时,也让杜晋知道是他一厢情愿冤枉了胡颖。 “诺!” 苏心斋一拱手就要下去。 陈昌又吩咐了一句:“让他们都撤了吧。” 苏心斋再次应诺一声,也就下去了,陈昌这边则亲自到陈谈先和陈休先两位叔伯那边说明情况,以取消戒严。 第二天下午时候,苏心斋就找到陈昌,说已经从周季嘴里问出了些东西。 陈昌当即让苏心斋交上供词。 前后读来,陈昌也即明白了此事之大概了。 原来,杜晋在高要城外扎下人马之后,周季趁城内还未戒严,偷偷溜了出去。 出去后,找到副将卢傲,并告诉了他陈蒨等在他身后,以及胡颖将袭营的消息。 “原来如此。” 想来…… 如果不是周季将这些消息都卖给了卢傲,卢傲何以以假乱真,搞出了一座空营出来,以致让陈蒨的探马都受到了欺骗,稀里糊涂踹入了一座空营? 如果不是周季告诉卢傲胡颖将出城的消息,何以卢傲会跃跃欲试,故意怂恿杜晋趁黑摸城? 也正是因此,卢傲才能绕行,轻松避开胡颖的大军。 只是,到底人算不如天算,最后这一切都因为陈昌而出现了变故。 就因为陈昌在紧急关头放下了券门顶的牢笼,将敌将杜晋罩了进去,这才阻止了杜晋打开城门,从而放卢傲等入城的可能。 一旦没有陈昌,只怕此城是否易主已经很是难说了。 陈昌将供词交给胡颖。 胡颖读来良久,问他:“一个小小周季,何以知道我军如此多的机密?” 供词中其实有了交代。 乃是周季买通胡颖营中人,从他那里得到的。 “左什长!” 胡颖一看名姓,大怒不已,差点气绝当场。此人乃是胡颖身边人,很得胡颖信任,没想到居然会被周季收买。他也懒得见他了,叫立即抓起来,就地正法,砍了了事。 在稍稍平息了怒火后,胡颖问到了关键的问题:“小小一个周季何以会做出此等举动,他所为的目的又是何在?可曾问出他背后主谋之人?” 陈昌摇了摇头,说道:“暂时只问出这么多。” 胡颖道:“需得再严加审问。” 他心里其实也很是奇怪,会是什么人,居然会如此处心积虑的想要引贼军入城,他的目的又是何在?着实让人想不通。 此,难道跟卢子略等有关? 但,似乎又不像。 卢子略等人的怒火在广州萧映和萧谘身上,断断不会因为一个陈霸先,冒险收买他府中人来行此事。更何况,他们既然派出了杜晋领军前来,在于震慑,当不会贸然攻城,如果不是被人唆使,也断然不会冒险行事。 而这样做,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 联想起一直安稳的俚人大首领陈文彻等人突然的暴动,还有之前李贲的动乱,以及广州四处燃起的战火,似乎,一夜之间,交、广之地,不论是俚僚还是溪蛮,皆都蠢蠢欲动。 难道,是大动乱要来了吗? 短时间内如此密集的暴乱,只怕这其中有很大的问题。 联系起周季闹出的动静,心里也一下子不安了。 莫非,是有人故意挑起南部战火,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至于更深层次的,胡颖不去想,也不敢再想了。 其实,陈昌也已经感觉到了。 周季的出现,断然不是偶然,他身后也必然有更大的势力存在。 只是,眼看四处乱起,就算他不是重生人,他也能明显感觉到梁之死亡气息正悄然发酵。 这大梁,别看外表歌舞升平,萧菩萨还不时舍身同泰寺,但它的内部,已经在逐渐分崩、腐朽,出现了将亡的迹象。 一旦侯景南下,这梁之天下也就玩完了。 陈昌面对胡颖下的命令,他没有任何的抵触。 如果不查出此人身后之人,不但胡颖不安,他也不安。 他应诺了一声,并表示马上让人去办。 胡颖看到陈昌谦恭的态度,顿时想到此乃陈霸先第六子,用命令的口气跟他说话,似乎不合适。 转而,放下身段,坐了下来,与他说道: “不说这些,目下已从探马处得到证实,果如陈法念信中所说,贼陈文彻已然起兵数万,正往我高要杀来,不日便到。” 顿了顿,“如今形势急迫,我想听听小公子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