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都重生了谁还做工人啊 > 第五十七章开始实习

第五十七章开始实习

海子跟一禾又喝高了,还是摸索着钱包,慕渊拿起二十元钱走向柜台,众人纷纷道,“这怎么行,春雪还是个学生,他哪有钱。”

最后大家留了通讯地址和电话,慕渊的大方多金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别小看这些人,得到他们的认可,就是跟他们同层次的诗人。

饭毕,海子跟慕渊一同回了旅店,他明天市内校区有课,顾城就跟谢烨回家了,他们结婚后就住在燕京,有自己的房子。

回到旅店,海子清醒了许多,问起慕渊那天说的练气功可以长生是不是真的,慕渊哭笑不得,孩子也只是二十一岁的孩子。

两人聊的很开,海子给慕渊讲起了自己的家世,一直到北大读法律,刚开始他很开心,跟同学相处也很好,后来喜欢上了诗歌,却被同学嘲笑,慢慢就不爱跟他们说话,他说他不会唱歌不跳舞,不看电影不聚会。就喜欢在黑夜里写诗。

慕渊也深入了解了真正的海子,他孤僻的性格,和敏感的内心,注定了他无法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精神的倾诉只能更加彻底地寄托于一篇篇诗稿之中,短短几年,竟然写出了两千万字的诗词。

他抱怨自己的诗没人喜欢,工资太少,一个月九十块钱,三分之一要给家里,剩下三分之一买书根本不够,每月工资都花不到月底。

慕渊很想说你别干了,跟我干吧,可他不敢说。

海子是名校助教,熬上几年就是教授,当然是他没有去天国,他的工资在三十八元万岁的八十年代,已经是高工资高待遇,单位还给分房子,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未来会很好。

“海子哥,其实除了诗歌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舍本求末,有时间到秦城找我。”

第二天,慕渊梁静茹跟着刘编辑到《诗刊》拜访,一是人情世故,二是他想见见这些历史文化名人。

下公交车不远,就见到一个大橱窗,里面贴着诗词,然后进入一个简朴庭院,院落门口挂着《诗刊》《燕京朝阳区绿化大队》两个大牌子。

主编不在,吴家瑾女士接见了慕渊,给了他很多鼓励和期盼,也希望他多给杂志投稿,并热情邀请他留下吃午饭。

慕渊婉拒了吴编辑的热情,梁静茹带着慕渊直奔西单商场,这是他们临走前的最后一站,慕渊也要买两条牛仔裤,还要给梅姐带些礼物。

这次算好了回秦时间,火车到站天色微亮,天空飘着零散雪花,冷风一吹,两人同时都是一个激灵,这里要比京城冷多了。

两人打车到了饭店,梁静茹没有下车,她要回去报到,晚上再见。

地面已经变成白色,踩在脚下发出吱吱声响,上到二楼打开房门,屋内温暖如春红彤彤一片,大肚铁炉透着红光,就看到自己床上躺着一人。

慕渊好奇开灯,就听到“呀”的一声,“谁?”。

“呀,你回来了,”吴秀梅激动地爬了出来,突然想到自己只穿着秋衣秋裤,急忙披上了羽绒服,“你怎么不敲门。”

“我哪知道屋里有人,”慕渊说着扔掉袋子,上前抱住了梅姐。

“你、你放开我,隔壁有人呢?”

吴秀梅在慕渊淫邪目光注视下穿好了衣服,慕渊暗暗发誓,寒假一定去做个环切术。

“梅姐,这是我给你买的手表,还有牛仔裤,你试一下,还有……”

吴秀梅突然变脸道,“你是不是做了亏心事,给我买这么多东西。”

回到秦城机械学校,慕渊在班主任带领下,到了校长办公室,简略讲了此次历程,等他说起舒婷顾城时,校长班主任都听到热血沸腾,他们这一辈子都可能见不到这些名人,怎么能不激动。

“太好了,你们拍照了没有?”

高校长需要政绩,学生的荣誉就是学校的荣誉,急需要展示给领导和学校。

“开会的时候拍了合影,私下里拍的不多,没有人给我照片。”

“唉,”高校长直拍大腿,“我怎么就忘了这些,早知道就派人跟着你,多拍一些照片多好,合影照一定记着给学校复制一份,你现在估计要出名了。”

高校长说的没错,没几天,就有报刊转发了北大校刊的报道,文青报还有一张当代诗人照片,慕渊赫然在列。

“小渊,你现在可是著名诗人了,有什么感想,”吴秀梅摘了眼镜,一双大眼深邃夜空,里面星光点点。

“想着多挣钱,挣够老婆本,诗人,就是一个名字,应该叫穷酸书生。”如果只做个著名诗人,他宁愿穿越回去。

香港九龙将军澳电视城无线电视音乐制作部,高级音响中传出梁静茹略微低沉的歌声,

“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

看到你们有多甜蜜,这样一来。

我也比较容易死心,给我离开的勇气……”

顾嘉辉听到这里,突然一拍沙发,“好,”然后就皱起了眉头。

他很欣赏这个外甥女,第一次见面时梁静茹刚上高中,就觉得很有明星潜质,现在展示了唱歌天赋,又找来了好歌曲,值得一试。

但是当歌星,就得有唱片公司签约,签约才有资源推广和宣传,明星都是造出来的,当务之急是给梁静茹找到唱片公司。

华星唱片属于他们无线电视,罗文、甄妮、还有张国荣、梅艳芳都是公司艺人,签约的那个不是明星,刘德华虽然是无线艺人,但公司认为他唱功不行,华星都不给签,只好到了百代唱片,依然成绩平平,后来又到了宝艺星遇到杜白持才算出了成绩,而杜白持做过顾嘉辉的助手,所以给默默无闻的梁静茹找唱片公司并不容易。

相比默默无闻的梁静茹,慕春雪在国内诗坛小有名气,经常会在诗歌评论中见到他的名字,有褒奖有踩踏,有人说他抄袭,不如怎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诗歌,一个深邃大气,一个浅薄轻浮,不知哪个是真实的慕春雪。

而新交好友骆一禾在《十月》写了一遍散文,讲述了燕京诗会,说,“那天天气很冷,第一次见到了慕春雪,他很年轻还是一名少年,我们站在末明湖畔,他就给我们朗诵《春暖花开面向大海》,这似乎是灵魂的魔咒,我就觉自己站在了海之崖顶,我的身体已经承受不住诗意,就如湖畔小草在冷风中摇摆,阴郁多日的末明湖也被诗歌唤来了阳光,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已经是春暖花开……”

进入十二月,新生开始实习,一直到年底都是半工半读。

实习车间内,全班学生穿着新发的蓝色粗布工作服,围着一个大案台,李大顺把一个巴掌大的铁块,夹在老虎钳上,先是用钢锯锯成两节,再拿锉刀锉平六个平面,在斜度较大的一面使用了簪子,使用榔头使劲敲打,一片片铁屑如同雪花掉落下来。

同学看的目瞪口呆,在他们心中,铁都是硬的,怎么跟木头一样被削下来呢。

打簪子是钳工基本功,五级钳工要求,八个粗钢筋,要在簪子下,一榔头切掉。

很快,一个工整的六方体被李大顺做了出来,这就是这个礼拜的实习课程,榔头,簪子,锉刀和卡尺测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