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诸葛亮领范疆张达二人,逆流而上前往成都,寻找法正张松二人以为内应。
时至今日,已至除夕。 众人在临江县境内开始休整。 此刻的临江县到处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 孔明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披军大衣,步伐轻盈的走在街头。 没错就是军大衣,这是张岳这五年,广泛种植棉花后,专门给自己人配备的御寒之物。 在他身边是同样穿着军大衣范疆,还有十余名护卫。 而张达则是在守卫货船。 众人行至一处稍显冷清的角落。 孔明忽见前方一人身披黑色大氅,身姿挺拔,气质不凡。 在他身边亦有几名护卫相随。 两队人马渐近。 孔明瞬间便认出了那人。 来人正是他要寻找的法正,法孝直。 再见法正,孔明纶巾下面容略显恍惚。 法正感觉到了孔明的目光,抬眼望去,只见一名俊秀儒生,身穿一身迥异绿色的大氅,伫立于不远处。 在他身后还有十几名同样衣装的护卫。 法正见此近前行礼问道: “在下法正,字孝直,见过兄台。” 孔明重拾心情行礼道: “琅琊诸葛氏,诸葛孔明见过兄台,在下单名一个亮字。” 法正一听此人乃琅琊诸葛氏,心中便是一惊,开口问道: “可是那司隶校尉诸葛丰,豫章太守诸葛玄所在的琅琊诸葛氏?” 孔明笑答道: “此二人乃亮之祖父与叔父。” 法正听闻孔明的身份,再行一礼说道: “失敬失敬。” 随后问道: “兄台来此所为何事?莫非是来止战的?” 孔明再次笑答道: “非也,亮此行,乃是为刘使君寻两位谋士。” 法正听后,神情微变,开口说道: “不知刘荆州,看上了我益州那两位大贤。” 孔明听闻法正之言,便开口答道: “兄台误会了,在下口中的刘使君,并非刘荆州。” 见孔明否定自己的观点,法正心中已有猜测,随即露出一丝嘲笑: “莫非兄台口中的刘使君,乃吾主季玉公?” 孔明哈哈大笑道: “非也,非也,兄台既已猜到吾口中刘使君,便是那皇叔玄德公,何必再试。” “果然。” 听到孔明的答复,法正心情略显放松。 刘备刘玄德,大汉皇叔,领豫州牧,身负衣带诏,奉旨讨贼。 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从未放弃。 其麾下战将谋士亦未曾离开。 乃当世之明主。 吾要下江东,正好入新野。 观其人,听其言。 探查此人,是否可为吾之明主。 想至此刻,法正开口问道: “不知兄台所寻大贤是否寻到?” 孔明开口行礼: “刚刚寻得一人。” 法正心中略显惊奇开口问道: “此人现在何处?” 孔明笑答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法正略显惊奇,如今的他怀才不遇,名声未显,此人莫非是照顾自己心情才说出此言。 孔明见法正神色,便已猜出一二,他便笑着开口问道: “兄台莫非不信?” 法正见孔明如此说,便开口回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敢问兄台,吾之伯乐何人也?” 孔明羽扇虚空轻点,回答道: “正是《马说》所著之人,张岳张正德。 正德兄向皇叔举荐两位蜀中贤臣,第一位便是兄台。” 听闻孔明此言,法正略显激动。 他没想到那位戏耍蜀中所有将士的少年天才,竟有如此眼力。 这几年他一直怀才不遇,想一展胸中抱负,奈何······ 看法正的表情,孔明便知道他此刻的心情。 就如正德兄《马说》中说的那样。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重拾心情的法正问道: “不知这第二位是何人?法正愿尽绵薄之力。” 孔明回道: “这第二人便是那张松,张永年。” 法正听闻张松之名,心中瞬间一震,这第二位竟是永年兄。 永年兄的才华与见识,他一清二楚。 就在出行前,他还嘱咐自己前往荆州新野,去看看那位刘皇叔。 他认为刘璋暗弱,不足以成就大事,若是刘皇叔人如其名,他便设计将益州献给刘皇叔。 思至此刻,法正开口说道: “此事可由在下去办,永年兄已有投效刘皇叔之意。 正此行前,曾受永年兄嘱托,前往新野面见刘皇叔。” 孔明听闻此言,大喜,他未曾想到,这两位蜀中才俊,竟然在此刻就有了投效之意。 孔明随即正色道: “若孝直兄能促成此事,亮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定不负二位贤才之望。” 法正见此心中大定,开口说道: “不知孔明兄何时启程,我等一起前往新野,面见皇叔。” 听闻法正之言,孔明笑答道: “明日。” 之后孔明话锋一转,问道: “孝直兄可愿与孔明共度除夕?” 法正听后,欣然应允。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信任与默契在无声中更进一步。 “请。” 一个请字,过后孔明在前引路,法正跟随在后。 约摸半个时辰后,众人来到几艘货船旁。 只见上面竖立着蔡氏的旗帜。 对于这种情况法正心知肚明,在这益州江面上,凡是张家的货船,十艘会有九艘被劫。 至于是谁干的,大家心知肚明。 此刻张达在甲板上说道: “先生,酒菜已经准备好了。” 孔明转身对法正说: “孝直兄,我们上船吧。” 两人一同踏上甲板,孔明示意法正先行,随后自己也登上了货船。 船舱内布置得雅致,桌上摆放着几样精致的菜肴和一壶陈年佳酿。 孔明请法正入座,自己则坐在对面,两人开始边吃边谈。 孔明首先开口: “孝直兄,此次除夕,能与你共度,实乃亮之幸事。 不知兄台对益州未来有何高见?” 法正放下酒杯,沉吟片刻后说道: “孔明兄,益州虽地势险要,但内忧外患不断。 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先稳定内部,再图外部。 刘皇叔若能得蜀中人心,定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对于法正之言,孔明深表赞同。 当年陛下入蜀后,借鉴太祖皇帝成功经验,放宽法度,缓刑弛禁,以确立季汉政权的权威,稳定社会秩序。 但在经济上,通过铸直百钱等措施充实府库。 并且实行的“三丁抽一,四六征税”等政策。 这几样变相的加重了百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