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新春佳节。
这本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日子。 但在北方的邺城,却满城素白,不见一丝喜庆的红色。 偶尔有几声鞭炮声响起,却也显得格外凄凉。 那是顽童们嬉笑的杰作,但很快他们便被各家的长辈,拖拽回家,哭声瞬间传遍街巷。 街道上行人比肩继踵,他们白衣素裹,面色愁容,前往袁绍府邸。 就在昨夜,邺城发生了一场巨变。 袁熙公子自杀了,他们的主公袁绍呕血而亡。 还有袁买,他因为顽劣,摔断了双腿。 如今邺城的主事之人,变成了袁谭。 袁谭继邺侯爵,暂代大将军职,领冀州牧。 此刻,袁家大堂内,一片素白。 袁谭身着孝服,头戴孝帽,坐于主位上。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亲人逝去的哀痛,又有担忧与迷茫。 好似一副孝子,慈兄的模样。 又有谁能想到,袁熙是他逼死的,袁绍是被他弑杀的。 在他左侧坐着,辛评、辛毗、郭图、审配、沮授等一众谋士,他们同样身着丧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右侧坐着,高干,吕翔,吕旷等人,他们身穿甲胄,披着麻衣。 此时的辛评面沉如水。 袁绍的离去让大家失去了主心骨,而袁谭虽继承大位,但随着河北四庭柱的或死,或叛。 他们已经没有能威慑北方的将领,各地豪强必会趁此时机相互吞并。 一场席卷青,幽,并,冀四州的叛乱即将展开。 辛毗微微皱眉,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他心中明白,新的内斗与纷争已经开始。 如今的团结只是表面,房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 郭图则眼神闪烁,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袁绍之死对他而言,既是机遇,也有危机。 他本就支持袁谭公子,如今的他只需要等待。 等待一个能让自己在袁家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审配一脸肃穆,他此时满心都是对袁绍的追思。 他的心中异常紧张,以前他可是支持袁尚公子的。 和他一起的还有逢纪,可是逢纪竟然被乱箭射死了。 这几日他一直惶恐不安,生怕末日降临。 不久前他听说,袁熙公子自杀了。 熙公子自杀前,和袁谭公子,不,现在应该叫主公了。 在熙公子自杀前,和主公见了一面,这使他惊惧万分。 他紧握着拳头,以掩饰内心的紧张,他害怕院内暗伏刀斧手。 而沮授则眼神黯淡。 他曾多次向袁绍进谏良策,却未被完全采纳,如今袁绍已逝,他望着袁谭,希望这位新主能带领袁家走出困境。 只是他心中也有一丝不安,不知主公能否敌的过曹操。 此时,高干神色冷峻,他是袁绍侄子,此刻他的内心很悲痛,但他一直强忍着。 大戟士在刚刚差点发生哗变,他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安抚下来他们。 这是他们最后的精锐,不容有失。 吕翔和吕旷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的迷茫,他们是武将,习惯了在战场上厮杀,可如今这没有硝烟的局势却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主公,如今局势危急,曹操对我们虎视眈眈,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内部,整顿军备。”审配率先打破了沉默。 袁谭微微点头,开口说道: “审公所言极是,只是我等刚遭大丧,人心惶惶,当如行事?” 辛毗接口道: “主公,可从安抚百姓入手,开仓放粮,减轻赋税,让百姓感受到主公之仁德。 同时,对军中将士多加抚恤,重赏有功之人,激励士气。” 郭图却冷哼一声: “此举虽能得一时之人心,可如今入冬,我们钱粮紧张,若过度开仓放粮,日后若有战事,如何维持? 依我之见,当强化对各郡县的控制,征收更多钱粮以供军用。” 沮授摇头道: “此言差矣,若此时加重百姓负担,只会让百姓离心离德,曹军若来,百姓岂会为我们抵御?” 袁谭听罢,面露难色,片刻后说道: “两位所言皆有道理,但当前局势,我们需权衡利弊。 审公之策,可得民心,但恐难持久;郭公之计,虽可解燃眉之急,却可能失人心。 依我之见,我们应先稳定人心,再徐图军备。 可先开仓放粮,以示仁政,同时,对军中将士进行抚恤,以稳定军心。 至于钱粮,可从长计议,先向富户借粮,待来年丰收再行偿还。” 辛毗听后,点头称是,而郭图则面露不悦,但也不再反驳。 袁谭接着转向沮授,询问道: “沮公,您有何高见?” 沮授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主公英明。我建议,除了安抚百姓和将士之外,还应加强城防,以防曹操趁虚而入。 同时,派出使者,与周边势力联络,寻求同盟,以分散曹操的注意力。” 袁谭听后,深以为然,便决定采纳沮授的建议。 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开口说道: “自官渡大败,仓亭新败,我军损兵折将众多,诸位可有宜勇举荐?” 沮授微微皱眉,率先说道: “主公,北方之地,广袤无垠,民间定有不少豪杰。 昔日我听闻幽州之地,有一壮士名为公良礼。 此人勇猛过人,且颇具智谋,在当地颇有威望。 其麾下有一众死士,常为百姓抵御山贼盗匪,若能将其招揽,必可为我军增添一臂之力。” 郭图点头赞同: “沮授先生所言极是。公良礼之名,我亦有所耳闻。 听闻他为人重义,若主公以礼相待,许以重诺,或能使其归附。 此外,在并州边境,有一猛士名为钟源,此人武艺高强,尤擅骑射。 曾单枪匹马击退胡虏多次侵袭,在边境一带威名远扬。” 辛评接着说道: “主公,在冀州本地,亦有几位青年才俊。 有一人名唤毕赛,他自幼习武,熟读兵书。 虽年纪尚轻,但才能出众,对军事有着独特的见解。 其常与民间义士往来,若能得他相助,可助主公训练新兵,增强我军战力。” 辛毗也拱手道: “还有一人,乃史源。此人见识不凡,有勇有谋。虽出身寒门,但志向远大。 他在北方游历多年,熟悉各地山川地形,若为大将,必能在行军作战中发挥大用。” 审配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 “主公,在北方的乌桓部落中,亦有可招揽之人。 乌桓勇士速兆虎,其勇猛无畏,在部落中颇具影响力。 若能使其归心,主公可借助乌桓骑兵之力,增强我军机动性,此乃对抗曹操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