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天堂路首部曲:斩白蛇 > 第18章 患难见真情

第18章 患难见真情

我朝思齐十五年九月初十寅时

患难见真情?很好!

但问题是:然后呢?

自景玉跟景德离开后,殿内就一片沉默。

太子思索着该如何说清楚今早醒来后发生的种种?毕竟牵涉了永福宫的人,必须慎重些,不能让太子妃难堪。

太子妃则心想今早之事必不单纯,可能又牵涉东宫谁属的争夺。太子若处上风,那倒还好;若是情势不利,自己该如何分担,才不会让太子难堪?

二人都在替对方设想,但又怕对方误会,以致一时间反而不知从何说起?最后由太子妃率先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出甚么事了?”

太子必须装疯,甚至闹得全京城人尽皆知;永福宫可能有炸药、饭菜可能有毒、甚至还出现枪械;景玉跟景德必须从自己身边调离;桩桩件件都非比寻常,让人心惊肉跳。

“妳要有准备,事情可能很棘手。”太子握起太子妃的双手,平静地说:

“有人要杀我,且贼人不只针对我,连你们母子也不放过。”

太子选择以直接了当的方式说明眼下危机,否则自己后续的安排恐更难启口。

太子妃心头一震。

从刚才种种迹象分析,应有之前从未遇过的重大事情发生,但听太子说完,太子妃仍不免大吃一惊。竟然有人要谋害太子,甚至连隽哥都不放过,会是谁呢?

自己的父亲-当朝的首辅大人从未透露只字词组,提醒自己要小心有人谋害!杀太子,另立新君这种事,能绕过他吗?他是真不知情?还是也有参与其中?

太子妃不敢再想下去,只是语带不安地问:

“知道是谁了吗?”

太子回想起自己六次致死的过程;其中有杀手以兵器夺命;也有人隐身在暗处,以下毒等方式暗算;一个选择在明,一个选择在暗;一个在屋内,一个在屋外;心思、手法与专长似乎不尽相同。

太子回想刚刚发生的种种,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好像不只一组人马!”

太子妃心想:目前尚不知贼人身分,自己还有机会帮太子御敌,只是太子失势已久,身边并无太多人手,光是一组人马就难以应付,现在竟然有多组人马同时联手,自己该如何从旁协助?

除了自己的父亲,父皇呢?父皇的角色为何?自己比太子更得父皇信任,自己有能施力的地方吗?太子妃虽有许多疑问,但最重要的还是先推敲出贼人目的跟后续。

多组人马联手,优点是人多好办事,但缺点则是人多嘴杂,沟通协调不易,大家一致决定今天动手,显然今天若行刺成功,结果必定符合各组人马的利益。

于是,太子妃问:“为甚么选在今天?因为殿下今天解禁了吗?”

扳倒太子或许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太子今天解禁,重回朝堂之上,又碍了大家的事,必须除之而后快,所以大家都同意今天动手,太子妃琢磨着。

不料太子却摇了摇头,回说:“不是。”

太子边思索、边继续补充说道:“今天解禁应该是父皇临时决定的,但贼人为了今天,应该已经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

太子妃接上了太子的思路说:“所以今天不管殿下有没有解禁,他们都会动手?”

太子点头附和:“没错。”

“只是若我还被禁锢在长和宫,为甚么要选择这时候杀我?”太子低头沉吟着:“我太子之位早已朝不保夕,为甚么要选在此时动手?”

杀人必须要有很强的动机。

太子心想:如果是为了太子之位,实在没有必要如此着急。

很多人相信:皇上最迟在今天就会下诏废去自己的东宫之位;既然如此,何必着急,最起码也等今天过去了,自己的太子之位若还没被废,再动手也不迟。

太子飞快转着念头,思考各种可能性:“难道贼人要的不只太子之位?他们还要甚么?”

太子妃不解地说:“还有甚么比太子之位更重要?”

太子与太子妃二人你看我、我看你,实在想不出贼人除了太子之位,还会想要甚么?

太子之位应是解释今天发生种种不可思议事情的根源。

因为想要太子之位,所以才会有今天种种谋刺、背叛等行动。

可是太子之位只有一个,若是多组人马共谋行刺,事成之后权位如何分配?有办法分得皆大欢喜吗?若没办法,谋刺行动为何会进行得如此密不透风、有条不紊、合作无间?

最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何要选在今天动手?

虽说今天是父皇生辰,宫内出入的人最复杂、最乱、最适合动手。但从夺嫡的目标来说,过了今天,甚至有机会可以不必动手,就轻松取得太子之位,那为何要大费周章,动用庞大的人力、物力,去谋划这些行动?

自己已失去皇上跟群臣之间的信任。若依照詹事府刘大人的分析,这是有计划的挑拨离间。利用父皇亟需用人之际,以自身的资源误导皇上,以为最是尽忠尽孝的是他们、而非自己;自己只能百口莫辩,不断被禁止参与朝政。

事实上,这套挑拨离间的计划确实可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己动辄得咎,父皇与群臣对自己愈来愈失望,贼人此时只须不断分化父皇跟自己的关系即可,何须大动干戈刺杀自己?

若说贼人的目的是夺太子之位,那用刺杀的方式是舍本逐末,吃力不讨好;若说贼人不是冲着太子之位而来,那是为了甚么?甚么东西值得贼人投入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精心策画出这些刺杀行动?

贼人的目的一时间难以辨明,眼下自己有二个选择;一是趁现在宫城禁闭,赶紧利用已知的线索,倾全力追查贼人;另一则是将追凶的事搁一搁,卯时将至,廷议即将开始,自己必须对徐州难民有所交代。

太子内心不停挣扎,虽然倾向选择后者,但也不能完全置若儿母子于不顾,否则岂不是辜负了今天替自己而死的铁卫军忠魂,因此,太子说: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妳们母子的安危。”

但太子妃却用更焦急的语气说:“不,殿下的安危才最重要。”

二人再次彼此凝视,一切似乎尽在不言中。

今天事发生得十分突然,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个人的反应才愈发真实。太子不顾一切地要救太子妃母子,即使背上以私害公的骂名也在所不惜;太子妃听闻有人要杀自己,但并未先想如何自保?反而更关心太子的安危。

二人皆以对方的安危为重,优先考虑的都是对方的利益,可谓患难见真情。

贼人虽然可恨,但也因贼人的出现,太子夫妇才能确认彼此的情深义重,更进一步巩固了二人的情谊。

但这份情谊,究竟只是昙花一现?还是能剎那变永恒?太子跟太子妃目前完全未思及此,但这却是所有夫妻必须面对的终极考验。

“患难见真情”确实难能可贵,是人与人之间难得的情义,但问题是:然后呢?短暂的甜蜜若不算甜蜜,那短暂的真情呢?短暂的真情能算是真情吗?

真情浮现了,也烙印在彼此心底了,但随着时间过去,真情会不会消散退去?只留下赤裸裸的现实利益跟妥协交换呢?

时间就像滴水,久了能穿透任何东西。在滴水面前,没有坚若盘石、牢不可破这回事。

太子跟太子妃目前完全未思及此,但这却是所有夫妻必须面对的终极考验。

太子的重生可以打破此考验吗?

重生回到更早之前,除了可以救人,能否修补感情呢?圣女能允许太子如此做吗?72族歃血铁卫能容忍吗?

十年之后,太子跟太子妃变成了老夫老妻,但若是再重生,太子又回到了今天,该如何看待二人今天的真情?感觉弥足珍贵?或是感叹人生如梦呢?

太子跟太子妃目前完全未思及此,但这却是所有夫妻必须面对的终极考验。

此时,只见太子对太子妃认真地说:

“别担心我,我可以重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