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从广西开始的北伐战争 > 第28章 黑虎掏心(3)

第28章 黑虎掏心(3)

僧格林沁,蒙古族,科尔沁人,成吉思汗胞弟哈撒儿第二十代孙,明末清初时明安汗后裔。

这里面任何一个身份单拿出来都能在大清横着走,虽然不是大清的铁帽子王,但那些铁帽子王哪有他这个外族有实力?

曾经做为领侍卫内大臣管理过紫禁城的防务,作为道光皇帝临死前的顾命十大臣之一,可以说是皇帝亲信中的亲信了。如今他敢说在大清,除了首席军机大臣肃顺之外,没有人比自已更受皇上的信任了。

对于大清国南方的叛乱,僧格林沁是很不屑的。对于他来讲,那些汉人只是靠着一些雕虫小技,或许可以逞能一时,但最终还是得败在自已的面前。

这次皇上让自已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主持天津海防,他就非常不屑为之。按他的想法,就应该将那些蛮子拉到陆地上,让他们尝尝蒙古铁骑的滋味!

嗖地一声,僧格林沁射出去的羽箭准确地落在了靶心,有这功夫,僧格林沁还是原意在校场练习一下箭术。

那些南方的八旗、绿营不就是久疏弓马,才输在那些长毛贼之手吗?

按他的意思,早早把他的蒙古铁骑派出去,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副模样。

“僧王,您这样把那些长毛贼放到岸上来,是不是和肃中堂的方针不合啊?”

僧格林沁将手中的强弓扔给了身旁的亲兵,又把手上的扳指放到盘子里,这才开口说:“肃中堂?肃顺打过仗吗?他知道如何驾驭烈马吗?他私下里叫恭亲王‘鬼子六’,其实他肃老六也强不到哪去!弓马才是我大清的立国之本!几十年前乾隆爷早就因为这件事下了不止一道诏书训斥八旗,到现在皇上不还得靠本王吗?”

僧格林沁眼里是遮不住的骄傲,那是作为黄金家族的荣耀。但其实他心里明白,如果不是八旗绿营在南方的屡战屡败,蒙古铁骑又有什么机会呢?没有那些酒囊饭袋,哪能衬托出他来呢?

……

太平军在大沽口很轻松的就上了岸,张成羽很警觉地让罗大纲和秦日纲分别带了五千人向海岸的纵深插入,马上围攻大沽口炮台。

事情进行的越顺,他就觉得越会出问题。

直到二人攻陷大沽口炮台后,张成羽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虽说满清腐败,但也不至于无能到这个地步吧?不到半天,天津的门户就被自已打开了?

“这对面的僧格林沁听说是一名悍将,怎么会如此大意呢?大沽口炮台这么轻易就被我们拿下了?左先生可对这位蒙古王爷了解吗?”

“此人十四岁就继承了郡王头衔,还是道光皇帝的顾命大臣之一,按理说不应该是个废物啊?这样的情况老夫也想不到。”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要想了,说到底名将也都是打出来的。清妖的那些个名将说出来挺唬人的,可是还不是被我们从广西一路打到了天京?能拦得住咱们吗?卫王不要有任何顾虑,尽管向前冲就行!”

洪秀全的话说完,张成羽点点头表示同意,这僧格林沁既然挡不住英法联军的两万人,应该也挡不住自已带来的四万多人吧。

对于远征作战,最重要的是对后勤的保障。

张成羽为了这一仗将上海的商人几乎全部得罪了,让沪商们强行购买了上海市政府临时发行的战争券,这样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张成羽也算把他们绑到了太平军的战车之上。

成年人都是按利益办事的,不管他们是不是大清的忠臣,此战过后,大概率是要成了太平天国治下的顺民的。

沪商和粤商不一样,上海这个地方,因为占领时间短。太平军没有统治基础,也不能给他们什么承诺。

沪商们其实一直都在盼望清军光复他们的,战争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张成羽这支太平军,别的没有,钱是有的是!

沿着海河前行,那什么粮食补给都是不会少的,重赏之下有勇夫嘛。

北京人能给八国联军架梯子,广州人能给英法联军做生意,那自已这支根正苗红的中国军队,更没理由饿死啊。

“清军不要天津了吗?”

从前锋那里得到的消息,更令张成羽疑惑,这个僧格林沁到底在搞什么鬼?

要知道到现在为止,太平军还没有和清军硬碰硬地打一仗。清军一退再退,他们是想拉长自已的补给线,将自已打败吗?

可是张成羽通过买卖雇佣天津的船只,海河现在已经成了自已非常安全可靠的后勤线了,僧格林沁不会真的想在通州和自已决战吧。

……

“僧王,您打算退到什么地方去?难道真的想退到北京城下吗?”

“不是本王不想打,实在是天津那个地方河流众多,不利于蒙古铁骑的施展。”

“那也不能不战而退啊!在这样退下去,天津城就保不住了。”

僧格林沁一掌拍在自已的椅子上,大叫道:“那本王怎么知道天津的刁民那么多?早知道离开之前应该把那些汉人杀一批的!”

“那也应该在大沽口挡一下他们的。”

想起这事,僧格林沁更气了。

“大沽口那几门火炮还是乾隆年间设的,都放不响了!你让本王在那里设兵,是想送给那些长毛贼吗?”

“张逆的手下剃的都是短发。”

听到这句话后,僧格林沁无奈地坐了下去。和他争执的那人名叫叶赫那拉·瑞麟,户部侍郎兼领军机大臣。

最终僧格林沁决定在天津城下和太平军来一场决战,无论他愿不愿意。如果他一仗未打就撤了,到了朝堂上跟谁都无法交待。

天津城建在海河由东西向转为南北向的拐角处,太平军只要顺着海河一路前进,就自然会到天津城下。

僧格林沁将部分绿营军布置在了天津南城。

张成羽透过望远镜,看到了城头上稀稀拉拉的绿营兵,身上穿的衣服也跟难民一样,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仗呢?

可是转念一想,不就是因为这样的军队,太平军才能在短短时间内拿下了大清的半壁江山吗?

张成羽指着那些绿营冲着身边的沪商说:“你们认为本王击攻入天津城得用多长时间?”

沪商们互相看了一眼,不敢说话。

“刘掌柜,你说呢?本王多长时间能拿下天津城?”

“我们怎么知道这些?卫王认为多长时间能拿下?”

张成羽指着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啊,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