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从广西开始的北伐战争 > 第32章 通州之战(2)

第32章 通州之战(2)

张成羽絮絮叨叨地和自已的亲兵队长说了好半天的话,他也没想到自已能有那么多话。

黄明厚从广东时就向张成羽说过,想去带兵,张成羽一直没放他走。原因也很简单,好用的东西当然要往死里用。

甚至还想出了各种理由推托,比如中国的古代的兵书,新式武器和军阵的应用,欧洲的战舰和战史等等,隔三差五地就要考他一考。

谁知黄明厚在工作之余,竟然将这些都看了一遍,还作了厚厚了一本笔记。张成羽都想不到,黄明厚是怎么作到的。

既然这样,那张成羽就没有理由留下他了,但是要他找好接班人。并且告诉他,自已已经决定将情报工作从亲兵队长的职责中剥离出来。

这样的话,黄明厚就得找两个人。

还好现在太平军的地盘够大,人才也够多。

黄明厚提了两个人选,一个是汪起贤,担任亲兵队长。汪起贤也是一位金田老兵,甚至在认识洪秀全之前就在张成羽的队伍中了,可以说是嫡系中的嫡系了。各项军事技能指标也是优秀水平,非常合适的人。

性格也和黄明厚很像,只是和黄明厚不一样的是,汪起贤对现在的情况很满意。并不愿意去带兵,要不然像他这样的“老兄弟”张成羽早就把他外放带兵了。

第二人是左宗棠,一开始张成羽是不同意的,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左宗棠到最后能走多远。

因此一直在黄明厚的考察之中,直到在天津大沽口登陆之后,张成羽才同意了黄明厚的意见。

倒不是他对左宗棠的看法变了,而是都已经到了天津了,左宗棠就算要投靠过去,时间也已经来不及了。

左宗棠当然是接过了黄明厚的情报工作,对于左宗棠的能力张成羽是没有丝毫怀疑的。能让骆秉章当上甩手掌柜,将湖南省治理的井井有条,这还不够证明吗?

处理情报工作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到通州后,黄明厚的工作交接就完成了差不多了。张成羽也兑现了自已的承诺,让他当了一个师长。

“本王曾给跟你说过,如何当好一个师长,你也记下来了。本王也希望你能干好,将来再当一个军长,一个军团长。打下北京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关外,蒙古,新疆,西藏这些都要拿回来。”

“是!”

……

太平军早早就用了晚饭,甚至每个人还将明天的早饭都带上了。

炮击的时间定的是晚上十点过十分,和进攻天津时的时间正好反过来了。

那地动山摇的声音将僧格林沁又拉回到了一天津城的那天,不过他清楚地知道自已现在是在通州。

又因为是晚上放炮,所以炮声又传的非常的远,都不用过脑子,僧格林沁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了。

这种新的武器带来的新的战术,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还没有适应过来。

虽然对面的太平军也不太熟练,也是磕磕绊绊的,但是好歹是成长起来了。

僧格林沁抓起一件衣服就冲出一营帐,情况果然如何所料,清军炸营了。

紧接着就是一阵喊杀声越来越近,太平军攻过来了。

和往常不同,晚上为了防止误伤,太平军冲锋时,是端着刺刀直接冲过来的,没有刺刀的也拿着一把长矛,大刀。

而从两边的军服和发式来看,根本就不可能认错人。

太平军这边是一水绿色军服,而清军那边则是穿着杂乱无章的号衣。从发式上来看太平军又是统一的寸头,而清军那边则都是大辫子。

胜负从太平军的炮声响起时,就已经结束了。

当太平军冲进清军大营时,不过是一边倒的屠杀而已。

僧格林沁见势不妙,骑上一匹马就向北京方向奔去,心里是无尽的苦楚,但是作为大清的忠臣。他得把这个消息带给京城里的恭亲王,尽自已最后一份忠心。

僧格林沁是这么劝自已的,其实他也只是想逃命而已。至于兵败的消息,第二天自会传到爱新觉罗·奕?的耳朵里,还用的着他去传吗?

无论如何,结果就是僧格林沁抛弃了自已的引以为傲的“蒙古铁骑”,为了自已的性命。

那些“蒙古铁骑”们也没顾得上的自已的王爷,纷纷跳上的自已的马逃命去了,属于是双向奔赴了。

太平军第一波冲锋的将士们也被提前交待好了,让他们直插清军的深处,趁夜将北京城包围。

将清军和身后的北京城隔开,让他们无法入城,而将清军营地内的敌人交给第二波第三波太平军。

于是数十支太平军击穿清军的大营后,并没有停留,而是一直向前突。

第一支突到北京城下的是主帅曾天养所带的两千人,冲得快的战士有好几个掉进了北京城护城河的沟里,河沟里面都是大粪和垃圾。那名掉下去的战士被拉上来之后,把当晚吃进去的晚饭都给吐出来的。

到最后僧格林沁也没跑掉,炮击之前,张成羽把太平军所带的骑兵也都放了出去,就埋伏在北京城城北。

只要他们听到炮声,就向清军北逃的必经之路冲去,截断他们回到蒙古的路。

僧格林沁就是在这条路上被抓到的,当他看到第一波太平军直向自已的营地深入插入时,就已经明白他们要干什么了。

如果直接向北京城冲去,只会自投罗网,因此他要北上绕个圈,从更北面的安定门或者德胜门进去。

仓促之中他没想到太平军竟然还在北面设了埋伏,顺理成章地落入了太平军的手中。

虽然僧格林沁身上穿的衣服不全,也没带什么能表示身份的帽子或者其他一些东西,但太平军的战士依然从他贴身的丝绸亵衣看出这是一条大鱼。

一般的牧民可穿不起这种丝绸的衣服,用丝绸做贴身衣物,只能是蒙古的贵族了,大小也得是个旗主了。

当天亮之后,张成羽进入清军的营帐时,战斗已经完全结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