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泥巴盖起来的房子才会坚固。
这几个草垛子,是李春花特地要求留下来的。
烧火土是她老家的一种肥田的技术,就是把草料和土按照比例混合堆在一起焚烧,烧过的土主要是烧死里面的虫卵,防止第二年的病虫害。
如果再泼上稀释过后的粪水,用余温熏蒸一夜,土里的肥力会得到一个大大的提升。
在没有化肥的年代,这是农人们增肥的普遍做法。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大家听的云里雾里的,李春花现场指挥演示了一遍。
烧火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准备草料,也叫草渣;另一个就是挖沟,装土。
“我和几个婶子去砍树枝,赵叔带人去挖沟”
从家里拿了镰刀和锄头,大家分工合作。
李春花和赵婶,还有张嫂子,刘嫂子几个平时混的熟的,举着镰刀去了田边的灌木丛,目之所及,不管是小的树木,还是矮一些的滚木从,统统砍掉。
赵叔和几个男人扛着锄头,跟在后面开始挖地,大家一字排开,顺着女人们砍伐的痕迹,一路挖上去,遇到树兜,浅的就挖出来,有的太深,就只挖开树兜周围的草皮。
“树兜不用挖起来,大家省点力,待会儿还要挖草皮”
很快就整理完了这一片,砍下来的树枝整整齐齐的被扎成了数十个靶子。
李春花又指挥赵叔他们在原地挖了两条一尺来宽、一尺来深,交叉成十字架形状的沟。
“大侄女,这是干啥的”
有个汉子不解,不是说好了烧土吗,怎么还挖起沟了?
“大力叔,这是火道”
李春花耐心解释了一下。
和烧火炕一个道理,为了最大限度保持火力,必须在地里挖出来火道。
否则等树枝这些靶子堆上去,根本烧不透。
火道也挖好了,接着开始码火靶了。
先在那十字形火道沟里放满了干的草料,把那两个干的树枝先横着放在这火道上面,挨着干树枝两边,各放两个刚刚砍下来的树靶子,这是第一层。
再在这上面,纵着码第二层树靶子。
再又横着码第三层树靶子。
整体看起来,就是一个三、四米长、两米来宽、一人多高的绿色树靶子长方体。
这些都做完了,大家看着高高的树枝堆啧啧称奇。
“我种了这么多年的地,还真没见过这样的”
“这真的有用吗”
“春花侄女鬼点子多,听她的准没错”
……
大家叽叽呱呱讨论了一会儿,李春花又给他们安排了新任务。
李春花说:“现在,我们要去搜刮一点母土来。”
什么是母土?
母也也就是肥力最足的自然土,一般是在植物的根茎部分,贴近地面。
为了方便取土,一般会选草皮或者低矮的灌木丛。
大家来到刚才砍树的地方,举着锄头,把刚才挖沟挖松动了的那混着草根的一层黑土,一路刮下来,这就是“母土”了。
母土的数量不够,赵婶她们又砍了一小块地出来,露出黑色的表层。
经过男人们的一路挖铲,很快就铲下来一大块母土。
这些母土全部堆在了刚才的树枝堆上,再从顶面向四方落下,就像是盖上了被子一样。
一层一层,绿色的树枝靶子堆上形成了一个尖尖的土堆。
土的重量层层压下来,压紧了树枝之间的缝隙,长方体的高度下降,从一人高变成了半人高。
这时候,李春花扎了一个简易的火把,从火道的露口上,点燃了底下的草料。
干透的草料一点就着,呼的一声,那火就燃进了火道。
大家吓的四散奔逃,躲在远处远远张望着。
不一会儿,就听见土堆里面传出一噼噼啪啪的响声。
赵婶捂着耳朵,和旁边的刘嫂子说:“听着噼里啪啦的,有点像村长家过年放的窜天猴”
刘嫂子家里是打铁的,对火不陌生,闻言也点点头:“是有点像”
李春花给几位长辈解释:“这是里面的树枝烧炸了,湿的柴火都会这样”
与此同时,火道冒出滚滚浓烟,混合着灰烬盘旋升空。
不多时,村里人都看到了,大家以为是哪里出了火情,纷纷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村长更是住着拐棍巡视起了村子。
这可不许再死人了啊,李癞子一家的遭遇已经让他被县令记了一笔,这要是再来个天灾人祸,他真的只能以死谢罪了。
看着火逐渐熄灭,李春花告诉众人:“先等几天再来,那时候才能用”
回去的路上,赵婶跟在边上,支支吾吾:“春花侄女,你这个……从哪儿学来的”
李春花突然醒想起了那个在她院子里撞树身死的穿越者。
她这一阵子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姑该有的能力。
尤其是她还能看懂文字,会签合同。
赵叔虽然不说,但是肯定心里有疑问。
任何时代,对于怪力乱神的事情,都是直接抹杀。
定了定神,她编了一个理由。
“这个是我问的仙客来的掌柜,他家的佃户就是用的这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