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这些全部换了新的,都是找刘嫂子的男人定制的,各式各样的锄头、镰刀、爬犁、扁担、竹筐应有尽有,全都是簇新的。
吃过饭,赵大胆就去了地里。
家里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李春花继续去县里的作坊盯着,顺便教一教师傅们做出更加Q弹紧致的凉粉。
师傅们都是老人了,经验足,出品很稳定。
每天在作坊门口等着拉货的马车越来越多,马师爷天天都要早起来记账。
虽然累,但是人精神头却比之前好太多了。
按照马小跳的说法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可不是嘛,赚那么多钱,谁不爽啊?
有时候柳县令也会过来,看着工人们干活或者听听李春花的需求。
现在,这个小作坊已经赚到了上千两银子,极大地缓解了县衙的财政开支压力。
看来今年县衙可以过个肥年了。
李春花带着马小跳,又用了十几种不同的材料,做出来一批新品种。
加入植物汁液和果汁,还能做出真正的五彩水晶凉粉。
这批五彩凉粉出货之后,立即卖爆了,各个酒楼争着抢着来订货。
尤其是悦来客栈,因为他们接待的多是各地的行商,这种新奇的吃食很受欢迎。
一碗凉粉加上热热的烤肉,简直是爽翻了。
可惜凉粉不易保存,否则那些过路的行商早就带到整个大梁了。
月末,李春花去了一趟种子铺。
刚一进门,掌柜的就迎了上来,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水晶玉露之母,整个小河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听说,柳县令现在都听她的呢。
“那个,李姑娘,您来选种子啊?”
掌柜的赶紧叫伙计去沏茶。
茶端来了,掌柜的把李春花领到了包间。
“您上次说的种子,我们当家的回去找了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
掌柜的掏出来两个小包。
李春花惊讶的看着其中一个小包,有些不敢置信。
颤抖着手拿起来一看,竟然是它!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辣椒种子啊,竟然真的找到了。
李春花激动的打开种子端详,又放了一粒在自己的嘴里。
没错,就是辣椒!
一想到各种加了辣椒的调料,她就冷静不下来。
这可是辣椒啊,天啊,食谱单开一个系列的神器啊!
“大叔,就是这个,我要了”
说完,李春花就想掏钱。
这时候,掌柜的伸出手,制止了她的动作。
“哎,姑娘,不要钱,但是我家当家的说了,要和您合作?”
“合作?”
李春花有点不明所以,合作什么?
林掌柜笑眯眯的看着李春花,掏出了一份合约。
这是少东家亲自拟定的,说如果李春花不签,这个种子就不能给她。
李春花打开合约一看,上面写着林氏种业需要和李春花共享这个种子的开发权。
意思就是,以后只要是辣椒带来的收益,他们都要收一半。
“这也太霸道了”
李春花看完之后,只觉得林家太贪心,但是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敏锐。
辣椒的产业,说富可敌国都是谦虚了。
这可世世代代的产业,足以养活好几代人。
“姑娘,您还是考虑一下吧”
林掌柜也不催,只是收回了种子。
看着那包种子,李春花咬了咬牙:“我要见你们当家的”
第 19 章
林家种子铺的少当家年约30岁左右,有妻有子,家庭和睦。
铺子是祖传的产业,到他手上已经有十年了。
老掌柜退居二线,在家含饴弄孙,林家栋和妻子张氏负责整个林氏种业的业务。
为了选育更多优质良种,林掌柜每年都要出海至少一次,有时候还会去边境的雪山和沙漠,个人经历相当丰富。
看到这位当家的时候,李春花只一眼,就断定这是个狠人。
无他,全身上下都是历练之后的沉淀。
这是有别于读万卷书的单薄理论,这是真的行过万里路,看过万里河山的从容。
这个月海船刚靠岸,林家栋快马加鞭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
大梁的皇帝虽然不怎么像个明君,但是他也不乱管事,现在朝政都由内阁管理,皇帝偶尔会去批复一下折子。
自从前一任皇帝大力开展海运以来,海运在短短五年内,就成了大梁财税收入的大头。
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皇帝们热衷于充盈国库,所以都支持海运。
现在各个沿海的城市都建了码头和港口,大型的货船和客船每日在海上、江上川流不息,不温不火的粮食产量,海运却是如火如荼。
商人们靠着海船去了更远的地方交易,将大梁的布匹、茶叶、还有字画、书籍等等传到外国,带回来各种香料、黄金珠宝、手工艺品、良种、牲畜等等。
林家栋这次出海,整整有半年时间,随船去了大约十几个国家,手上的货物供不应求,带回来一大批新奇玩意儿。
回到家后,见过父母和妻子,他还要赴各种宴请,整日不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