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她开了新铺子,柳县令和马师爷也来捧场。
俩人没穿官服,混在人群里就是两个普通大叔。
李春花赶紧迎了上去:“柳大人,马师爷,您二位怎么来了?”
马师爷笑眯眯的看着她:“怎么,我们不能来?”
“你开铺子这么大的事,我们来给你捧捧场,李老板可不能嫌弃哦”
马小跳也看到了他爹,忙的一脑门子汗:“爹,大人,您二位怎么来了?”
柳县令看着眼前热闹的店铺,和马师爷打趣:“瞧瞧,咱们两个老东西就不该来”
马小跳头大如斗,赶紧把人护送进了店里。
“哎哟,这不是怕人多眼杂,冲撞了大人嘛”
“您上二楼坐坐,一楼人太多了”
柳县令站在门口就觉得铺子里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结果走进去之后,才知道外面已然算是人少的了。
这里每层货架面前都站满了人,大家挑挑拣拣,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选一两样放进篮子里。
几个伙计跑前跑后拿东西换东西打包,半天都没功夫喝口水。
“这生意好啊”
马师爷也跟着点头:“确实不错,我看比仙客来的人都多”
柳县令摇摇头:“那不一样,仙客来是老牌酒楼,这可是新开的铺子”
李春花站在俩人旁边,闻言赶紧解释:“是这样的,开业前三天全场五折,所有人才多”
“要是恢复原价还有这么多人,那我可要感谢柳大人和马师爷带来的福气了”
来到大梁这么久,她如今也会说些场面话了。
果然,柳县令对此是很受用,当场表示可以给她写个牌匾挂在大厅里。
马师爷看了一眼李春花,开起了玩笑:“这么便宜,今儿我也买一点回去”
几人也不顾身份,一人提了一个篮子,挤进人群去享受一把自助式购物了。
半个时辰过后,马师爷提着一篮子小点心,还有一小包藕夹去结账了。
柳县令则是装了有小半篮子的藕和小点心。
藕夹是今天刚炸出来的,香气扑鼻,刚端出来就卖光了。
买回去吃了的都说好,打听到消息的百姓们纷纷过来等着买第二锅。
院子里放了两口大锅,里面热油翻滚,一刻不停的炸着香脆的藕夹。
藕是从清水县进过来的,也是稀罕物。
还有一些干鱼虾和水产,基本都是那边过来的东西。
自从凉粉工坊交出去之后,赖大他们这帮靠着送货为生的车队就受到了影响。
新的管事有自己的人马,对他们不信任,也就不给生意他们做。
赖大手下一帮兄弟等着吃饭,他只好又找上了李春花。
他带着原班人马,现在替李春花进货送货,比之前更忙了。
当然,去的地方也更远更广,不再是之前固定的那几条线。
李春华给钱很大方,兄弟们很乐意干。
这批水产还有布料,都是从清水县拉过来的。
那边的布料便宜,转过来直接翻倍的卖,水产就更不用说了,价格高的离谱。
柳县令和马师爷结完账,李春花每人送了一包干鱼虾,告诉他们过点油稍微炒一下,是十分美味的下酒菜。
俩人笑呵呵的拎着东西走了。
一天下来,店里的存货都被扫光了。
青竹算了一遍账,今天光营业额,就有足足一千两。
去掉成本,盈利差不多有个300两。
李春花拿出其中100两,给所有人都发了大红包,告诉大家再接再厉,以后会发更大的红包。
看包花花的银子,几个小伙计眼睛都直了。
他们年纪小,家里没什么出路,只能出来做工挣钱。
下力气的活儿他们不够格,脑袋也不够机灵,做学徒也没门路,正好看到李春花这里招伙计,就过来试试运气。
没想到今天一天就能赚到这么多钱。
几人捧着银子热泪盈眶,哐哐跪地给李春花磕头。
“谢掌柜的,我们一定好好干”
“掌柜的,我娘有钱喝药了,我……”
“谢谢掌柜的赏”
……
几人拿着银子回了家,各自去解决自己的小麻烦去了。
李春花这边还不能休息,她和青竹对完账,又和马小跳这边对采购的账。
三四个账本摆在手边,她一边看一边算,很快就对完了。
青竹在一边看的心惊肉跳,这么快的速度,不会出什么漏子吗?
马小跳已经习惯了。
从她第一次和马师爷对账的时候,他爹就告诉他,千万不能小瞧李春花。
她脑子清楚,志向坚定,手段了得。
对完账已经快到三更了,李春花要两人先去休息。
她还要和赖大说一下进货的事情。
赖大的车队刚刚回来,正在后院卸货。
这会儿等她对完账,赶紧拿着单子来取钱。
这一批货是普通的棉布,全部来自谢家布铺子,掌柜的给了一个好价格。
每次车队出去,李春花就会给赖大一笔备用金,大约是500两左右。
运完货物回来,拿着采购单和她交账。
青竹和马小跳都没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