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免费的橘子树苗,又是免费的猪苗,还有什么葛根和芋头种植扶持,小河县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一个月之后,县里的生猪栏建好了。
几百头小猪赶进去,看起来颇为壮观。
新任的养殖场负责人就是李麻子,他现在搬来了县里,专门负责给县令大人养猪。
李家院子的猪栏,李春花另外请了一个年轻人来负责。
赵大胆现在也不种地了,他天天骑马去别的村镇指导种地,人人都称呼他是赵大人。
等到所有的猪栏开始养猪,产出来的肥料都被拉去肥田。
很快就能种芋头了。
在县令大人的担保下,小河县今年几乎没有种谷子,大家几乎是孤注一掷,想要干一票大的。
虽然李春花再三保证绝对不会赔,但是柳县令还是压力山大。
这万一收成不好或者遭遇天灾,小河县的粮食又不够吃,等着他的就是掉脑袋。
为了这事儿,他天天和马师爷泡在田间地头。
林家栋出海回来,就看到老家大变样。
家里的老房子被重新粉刷,旁边还盖了几间屋子养猪。
老家的地里也种上了芋头和葛根。
他一脸诧异的看向自己的老爹:“这是怎么了,咱们不种粮食了?”
林老爹看了一眼儿子:“县令大人说了,今年全部改种,明年换钱去买粮”
“我干了一辈子的买卖,今儿倒是开眼了”
还没等他郁闷多久,李春花就找上了门。
“林大哥,我准备下个月跟你出去一趟”
林家栋疑惑的看着她:“你你是说下半年吗,咋提前了?”
李春花笑了一下:“船在路上也要时间,我想去看看海外的稻种”
“顺便买点粮食”
林家栋有些搞不懂,海外的粮食可不好买啊!
粮食在任何时候都是硬通货,即便海外的粮食产量高,但是人家就是不卖给你。
他们也尝试过直接购入海外的粮食,价格都谈好了,但是临装船的时候被当地的征服阻挡了。
说是不经过他们首领的同意,谁都不能运走粮食。
最后只能带回来很小的一部分。
“你恐怕要做白工了”
李春花眼神笃定:“不一定,不试试怎么知道?”
第 42 章
出海的时间定在三天后,李春花赶紧召集人手,收拾行李。
这是她第一次出海,务必要满载而归。
家里的一切都交给小妹和小弟,如今小妹也长大了,早就能独当一面,把小院子料理的井井有条。
甚至还在县里开了一个李家院子私房菜,生意也很不错。
小弟读书也刻苦,夫子都说他勤勉,这次下场应该能考出好成绩。
弟妹们已经长大,她也该去追求自己的另一番天地。
听说她这次要出去一个月,当晚李家院子来了很多人。
又邻近的村民,还有一些朋友,都来给她送行。
小妹拉着她的手就哭,说海船有风险,万一要是出了事,她可怎么办。
小弟也舍不得姐姐,但是他读过书,思想开阔,心知姐姐有大智慧,只能尽心尽力的给她准备行李。
几个生意和合作伙伴得到了消息,也都赶了过来。
大家都是生意人,对于风险也有一定的认知,只能说是富贵险中求。
他们感兴趣的是李春花这次去,能带回来些什么。
为了分一杯羹,他们拿出来大笔的金银珠宝。
仙客来的掌柜要一些海外的美食方子,马师爷要一些书,柳县令要一些新奇的首饰。
李春花都照单全收。
这次她出海,本来准备带上赵大胆和李麻子俩人去见见世面,但是柳依依刚怀了身孕,赵大胆不好出门。
空出来的位置就让给谢良才了。
谢良才的身份,只有柳县令知道,当他听说这个公子哥要跟着去的时候,还担心了一把。
但是谢良才现在只觉得天地广阔,有机会出去肯定不会放过。
马师爷把马小跳也塞进了队伍里,直接说死外面也不要紧,他对李春花放心。
这肯定是玩笑话了。
马小跳是马师爷的小儿子,家里的老幺,老夫人的心头肉。
当天下午,马师爷的夫人就坐马车来了小河村,和马师爷大吵一架,逼着马小跳留在家里。
但是马小跳一心只想出海去逛逛,像一头倔驴一样,和马夫人对着干。
最后,临到出发前,队伍才确定了人选。
林家栋带着家仆和随从在码头等李春花,这次他们和另外一个商队一起租一条船。
船上的船员和船老大已经就位,等客人们都上了船,就可以出发了。
李春花率先走向船头,看着码头上的工人们搬运行李。
她带了一些本土的特产,还有大量的布料和瓷器。
林家栋颇为诧异,心想她这应该是第一次出海,怎么就知道海外那些蛮子就喜欢大梁的丝绸和瓷器呢?
另外一个商队的首领是一个中年男子,一上船就窝在房间里睡觉,直到晚上才出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