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随意找了个座位,打量着四周近百位参会之人。
江都城中有名气的文人基本都到了,最上首位置几个位置还空着,看来重要人物都还未到。而在三楼另一侧,有五位女子隔间而坐。萧宁目光扫过,江都城有名的花魁都到了,百花楼秦香君,如意楼玉无双,醉客楼杜香兰,凝梦楼柳横波以及丁香楼顾如是。萧宁收回打量目光,心里暗暗思索什么时候行动?突然,窗外传来一声鹤鸣之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只白鹤迎风飞来,不一会儿就降落在白云楼三层。接着,从白鹤上下来一人,腰间别着一个酒壶,儒袍随意套在身上,一看就是洒脱不羁的之人。“伯伦先生。”在场的众多文人,见到老者,纷纷站起身来,行礼问好。老者点头落座,文会正式开始。首先是在场文人给大儒敬酒,之后五位花魁献艺。萧宁端起酒喝了一杯,就皱着眉头放下了。这什么玩意嘛?寡淡如水,放在地球上啤酒都不如。还是欣赏歌舞吧!别说,这些花魁还是很养眼的。文会气氛逐渐热烈,坐在上方的一位中年文士开口道:“今日江都才子相聚一堂,更难得伯伦先生莅临,不如借此良机,大家交流一番文道心得,也是江都一大盛事。”萧宁心头一动,这就开始了。“孙先生提议正合学生之意。”王旭率先响应,站起来道:“今日众贤汇集,作诗作文,自有必要,还请孙先生主持此盛事,伯伦先生指点。”说完,朝着中年文士和上首老者深深一鞠躬。孙跃轻轻摇头,推辞道:“伯伦先生当面,老夫何德何能敢主持此等文会?各位还是另请贤才吧……”“孙先生你就别谦让了,您已是举人,凝有文心,主持盛会绰绰有余。”“是啊,文道一途,达者为先”孙先生已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凝聚文心,是在场除大儒外的最高位阶之人,是主持文会的最佳人选。开了文窍之后,文根、文坛、文心、文山还有文海,这五个境界可以有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是通过取得一定的功名,获圣殿赏赐。开了文窍之后,可以称为文人或者读书人。经过长时间积累,或者取得一定的文名后,会得到圣殿文根赏赐。得文根者,可参加童试,录取后称为秀才,赐文坛。秀才可参加乡试,录取后为举人,赐文心。举人参加会试,录取后为贡士,赐文山。贡士参加最后的殿试,排名靠前者为进士,赐文海。还有一种是凭绝大机缘,由圣殿直接赐予。至于文海之后的文路,文界以及最后的成圣,就不是靠圣殿赐予了。而是需要取得巨大成就,得到天道认可才行。孙跃推让再三,最终应承下来,他举杯道:“各位均是江都俊才,不如就以诗言志,现场作诗一首让伯伦先生点评,各位认为可否?”“孙先生所言极是,我无异议。”“无异议”一堆人纷纷表态,全都无异议。一副副纸笔被送到各个文人桌前,萧宁既然上了三楼,自然也没落下。一炷香点上,孙跃宣布开始。唰唰唰……众人提起笔,一时间笔舞龙蛇。不过并无异象出现,毕竟使用的只是普通墨纸。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一炷香只剩下最后一小节。终于,萧宁也拿起了笔“时间到,请各位停笔!”孙跃一声大叫。侍女从外围而入,如穿花蝴蝶一般,收取众人面前的诗稿。在收到萧宁桌前的时候,那个侍女明显有点吃惊。 真写了啊?刚才姐妹们不是还在议论这人只是徒有其表,连文道都未入,还会写诗?不会是乱写一通吧?诗稿收完后,统一交了上去。孙跃看着收上来的书稿,满意地点头:“开始念吧。”旁边一人拿起诗稿,开始吟诵起来。“平京公子诗作:高楼巍峨入云端,壮志豪情冲九天,笑看世间风和雨,胸怀天下谱新篇。”“好诗!”众人鼓掌欢声,两边伺候的侍女们更是眼冒金星,看向平京公子的眼神充满迷离。萧宁对这种现象丝毫不觉奇怪,在前世大宋朝,有个叫柳永的文人,凭着作词,睡遍各青楼头牌,成就了嫖客最高境界。更何况在这个世界,文人可不是弱不禁风,而是真的强大!“临川公子诗作:心怀壮志意决然,欲攀高峰何惧难”“好诗!”又是喝彩声无数。“青阳公子诗作:如鹏振翅冲云汉”“丁公子诗作”转眼间念了几十首诗作,能参加文会的,文道水准都不低,一首诗中也有一两句颇有新意。“王旭公子新作:长江浩浩涌新潮,高楼巍巍凌碧宇,风雨无妨前路阔,征程万里自逍遥。”“好!”在场所有人同时站立,掌声雷动。孙跃捻须叹道:“好一句风雨无妨前路阔,征程万里自逍遥,此诗当为已品鉴过的诗作中最佳,两位先生如何看?”“善!”刘伯伦面露欣赏之色,点了点头。孙跃将目光投向旁边正在念诗之人,开口说道:“若再无其他诗作,那我便要宣布结果了,请圣人评定”“还有一首,乃是萧三公子所作……”读诗稿的那位年轻文人手里拿着最后一张纸,面色怪异地说道。一位文士皱起眉头说道:“不必念了吧?连文道都未入之人所作之诗,定然是毫无价值,免得败了各位的兴致。”王旭却笑着说道:“还是念念吧!我们也正好看看,这诗的下限究竟在哪里?”众人皆笑了起来,孙跃轻抚胡须,微微一笑道:“文道有教无类、兼收并蓄,所谓下限之说不过是句玩笑话罢了……念吧!”那年轻人清了清嗓子,念道:“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众人微微动容,这首诗,起头甚是不凡啊!“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九州。”所有人都怔住了,一副见了鬼的模样。这诗真是萧宁所写?他不是连文道都未入的废物吗?怎么可能写出如此佳句!不但在场的文人都懵圈了,就连五位花魁的目光也紧紧盯着萧宁,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顾如是身后,一个白纱蒙面、怀抱古筝的女子目光也转向他,眼中流露出感兴趣的光芒!“好!”突然,一声大叫从伯伦先生口中传出,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萧宁,毫不掩饰欣赏之色。“好!”有人起了头,在场的文人都跟着附和起来,他们都是识货之人,具有很高的鉴赏能力。这两句一出,恢宏的场景和豪迈的气魄呼之欲出,意境更是无可匹敌。叫好声渐渐平息之后,在场文人的目光汇聚在读诗的年轻人身上,等着他继续读下去。念诗的年轻人没敢让众人等待,一口气将剩余的四句念完。“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北地永作金天柱,谁羡当年万户侯。”后四句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如果说前面四句豪气干云,后面四句却透露出一股悲凉之气。刘伯伦长长叹息:“昔日的金天柱,万户侯,如今已是刀下亡魂!时也,命也!”突然,王旭大喝一声道:“大胆萧宁,竟敢题反诗,你这是对陛下不满,要造反不成?”在场众人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