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穿到三国,丞相大人请用膳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故地

第一百一十二章 故地

第一百一十二章 故地

回隆中的时间比简兮预想的要快。

简兮以为诸葛亮会有各种不放心, 需要交代许多事。没想到两人计划回隆中后,第二日他就吩咐人收拾东西。

三天后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他们带了两名医官丶两位仆从丶十名护卫,天不亮就悄悄出发了。

对於万事俱备才行动的诸葛亮来说, 这一次回隆中实在准备仓促。

虽然出发时间很赶, 可马车行进很缓慢。

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 甚至会稍微绕路去当地有名的小吃店品尝特色菜,碰见有趣的新奇玩意还会买了带上车。

诸葛亮像是忙碌一辈子后,突然闲暇游山玩水,对着街边买的机关木匣研究。

而简兮终於在被第三位摊主称作“这位老爷的闺女”后,买了一顶兜帽,严严实实戴好。

诸葛亮看着轻纱后被遮住的脸, 无奈一笑:“大好的碧玉年华, 为何遮掩。”

简兮说:“碧玉年华只是这具壳子, 我真实的样子可不是,先生该是知道的。”

诸葛亮又问:“你买这兜帽是为何?”

简兮歪头一笑。两人正好走到一个卖烧饼的摊位前,老伯笑着道, “老爷, 夫人, 想买点什么?”

简兮笑得很得意。诸葛亮宛如一副看顽童胡闹的样子,好笑地摇摇头,转身走了。简兮闷闷买了两块烧饼,紧跟上去。

她心里也十分憋闷。

第一次测试游戏时二十六岁, 在隆中遇见的诸葛亮还比她小一岁。只是后来她“年龄”一直没长,容貌也不再改变, 可面前的人已过知命之年, 一生操劳鬓发斑白。

如今她居然阴错阳差变成了小依,一副高中生模样的脸。别说诸葛亮接受不了, 连她自己都不习惯。穿回来的这些日子她不爱照镜子,头发也只是随手在脑后盘个丸子头。

此番归来的离奇且突然,简兮很难适应小依这个身份。除了武功绝佳身体极好外,这角色没给她带来其他优势。角色“小依”针织女工不会,厨艺一塌糊涂,一路上有护卫有侍从,根本不用她出手打山匪,她几乎成了一个大拖油瓶。

唯一庆幸的是,目标人物陈晔身体状况良好,情绪也很稳定,无需她费心。他去他的江南,她回她的襄阳,互不打扰。

马车走走停停,回到隆中已是九月。

入秋,山风微凉,十分舒爽。本是酷热后难得的好天气,可诸葛亮已经披上冬衣。

随行医官偷偷告诉简兮,丞相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咳疾愈发严重,很有可能过不了这个冬天。

简兮听完,只是劳烦医官费心照顾,没有说其他话。对她来说,这段日子本就是赠给她的,何必提前想悲伤的事。

草庐的院子和宿舍都有人提前打扫过,干净敞亮,布置摆设又和原来的一模一样,甚至一本书的位置都没动过。

简兮回自己曾住过的西厢房转了一圈,很快又沿着熟悉的路跑到诸葛亮书房,笑嘻嘻地对正在书案前凝眉沈思的人说:“原来我的屋子一直保持原状啊,我还以为自己不辞而别后,西厢房就另作他用了。”

为了让诸葛亮尽快适应小依就是阿七,简兮顾不得避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没想到对方听完,不似从前一般擡眼怼她一句,只是若有所思地笑了下。

“嗯。”

嗯?嗯什么嗯,他还是不愿意直面承认她?

唉,罢了。

天色不早,简兮转身,边走边说:“我去厨房准备晚膳,说不定能做一份豆腐乳。”

随行的侍从已经在厨房忙活,晚膳准备得差不多了。

简兮按记忆中的菜谱操作,做了一碗简单的汤面。可小依的厨艺太差了,她像个提线木偶一样,哪怕脑子里知道怎么做菜好吃,可手就是不听使唤,偏让她把糖当成盐,把酱当成醋。

看着碗里这坨黑乎乎的东西,简兮汗然泪下。这东西是万万不能吃了。

角色设定如此,系统故意为之。

诸葛亮身体不好,胃口也不好,吃了几口饭便放下筷子。简兮见了,自然也没有吃饭的心情。诸葛亮发现了,又拿起筷子夹菜,他吃得很慢很慢,直到她吃饱才放下筷子。

他说:“你想吃什么随意,不用让厨房天天只做素菜。”

简兮说:“吃菜健康,降血脂排肠毒。”

“明日我们去未名居坐坐。”

“未名居?”简兮楞了下。

诸葛亮提醒:“青梅酒。”

简兮惊奇:“那家酒肆还在?”

诸葛亮点头。

简兮兴致勃勃道:“好啊,明日便去。”

医官虽然担心,可丞相愿意出门走动总好过整日坐在屋里,因此没有阻拦,只说路上不可太辛劳。

诸葛亮不宜走远路,简兮和他同乘马车。除了驾车的车夫,他们没有带其他侍从。

马车在未名居前停下,店家热情地走上来迎客。

老板是个年轻小夥子,肯定不是原先那一位,不过酒肆招牌没有变。

“两位随便坐,本店特色青梅酒,要不要温两壶尝尝?”小夥子热情地说。

简兮点头:“来两壶青梅酒,再上两道下酒菜。”说完,她发现诸葛亮已经背着手缓慢上楼梯,急忙上前去扶他。

他上楼梯已经十分费劲了,却依然坚定地寻着当年的座位走去。

那日下着大雪,他和阿七一路步行来到酒肆,在这里遇见庞统,两人煮酒论天下。如今,故人已去,世事无常。

今日未名居人很少,二楼只有他们两人,格外安静。酒菜端上来后,简兮喝了两杯,也开始回忆往事。

“当年我们也是坐在这个座位,我就坐在这里,先生当时坐在我旁边。庞军师坐在我对面,说先生未来是要干大事的,叫我走自己的路,别总妨碍你。我就对庞军师说,世事难料,前路漫漫,谁能预测将来发生的事,只能珍惜当下,莫要后悔。”

“是啊,当初就是这里。”想到故友,诸葛亮眼神飘渺,望向窗外,“那时我和士元丶元直丶广元经常在酒肆喝酒,共论天下大势。年少时自信轻狂,自以为看透一切,可最终世事难料。尤其是幼常……”话到此,他停住了,眼神暗淡下去。

简兮没有说话,她静静地等,想听他说更多过去的事。谁知他忽然转过头,看着她问:“你是否早就知晓?知晓我会追随先帝,知晓赤壁之战的胜败,知晓三分天下的结局?”

简兮惊了许久,点点头。

“果然如此。”诸葛亮并不惊讶。

简兮看着他,认真地问:“先生可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你想听什么,我都告诉先生。”

诸葛亮摇头:“我命我主,我心里有数。”

简兮:“……”果然,神之自信。

诸葛亮又说:“给我讲讲你的家乡。”

“家乡?先生是说长安?”

“嗯,你真正的家乡。”

“好啊。”简兮顿了下,绽开笑容:“长安已经改名叫西安了,也不是一国帝都,帝都在西安以东的北京。哦,叫帝都不合适,应该叫首都。那时候没有皇帝了,国家统一,天下太平,交通便利,想要从成都到西安,不用修栈道坐马车,高铁两个时辰就到了。从西安到襄阳也很方便,飞机不到一个时辰。我之前没去过,以后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

“而且我们那个地方可不像这里,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那里的女子从小必须受教育,不去学堂是违法的。我在那里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比我学习好考上研究生博士生的很多。她们从政经商工作皆自由,甚至当官发达,令男子望尘莫及。”

“!?”

“在我的家乡,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你。嗯,哪怕过了一千八百年,我们依然记得你。《出师表》我很早就会背了,当初真的背到我脑袋疼。”

“……”

提到《出师表》,简兮顿了下,叹口气:“可惜,若我能早一点回来,哪怕提前半年,说不定街亭不会失,马谡也不用死。不过还好,一切都来得及。”

“嗯?来得及?”

简兮捂住嘴,她不小心说漏了。

诸葛亮盯着她的眼睛,她的小心躲闪证实了他的猜想。

“你知晓一切,却改变了什么?收覆荆州还是迁都长安?”

话已至此,简兮不再隐瞒。她摇了下头,简言说:“木门道。”

那场原本失败的伏击,却意外诛杀了蜀汉第一劲敌。

诸葛亮了然。她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气运。也许从她第一次出现在他身边,他的气运已经发生变化,刚开始很细微,直到最后决定命运的伏击。

如果木门道失败,如今他便是另一个结局了,或许那才是他真正的结局。也许会……很遗憾很悲伤吗?

窗外秋风习习,没有下雪,可他脑海中浮现出两人踏雪并肩而行,来到未名居的画面,一路上她还顽皮的朝他扔雪球。

“阿七,谢谢你。”

“嗯?”简兮擡眸对上他的眼睛,浅笑盈盈,一片温和。她睁大眼睛,喜道:“先生终於肯认我了!”

诸葛亮笑容依旧:“傻丫头。”

* *

隆中第一场大雪悄无声息到来。头天傍晚只是阴天,第二日一早已是白雪皑皑。

简兮站在院子里,楞了许久,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而后,她朝诸葛亮的房间跑,因为太激动了,路上差点滑一跤。

诸葛亮正在做梦,梦见先帝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却被窗外的声音惊醒。

“先生,下雪了!丞相,真的下雪了!”

诸葛亮疑惑。

下雪有何稀奇?她又不是第一次见到雪景,至於这么高兴?

他披了件厚衣服,推开房门。

寒风夹着雪花闯进屋内,让他本能往后退了一小步。

不远处,她站在雪地里,笑得很开心,是那种如释重负的开心。

一场雪而已。

可对她来说,永安三年的秋天,建兴十二年的秋天,终於过去了。

没有五丈原秋风的悲歌,只是隆中平平淡淡一场雪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