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筠带人行走陇西的时候。!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
马奉这个曾经带领着几千骑兵在敌人后方纵横的人,此时正像一个学生一样在疯狂的跟着杨稷学习骑兵战术。
分队冲击,协同穿插,迂回包抄。
是骑兵最惯用的战术。
这些东西马奉也知道,平时也会用,
可跟杨稷麾下的那些骑兵比起来完全不够看。
相比之下,马奉和他的部下顶多就算会骑马。
不过这也不能怪马奉,毕竟在进入天水之前,整个大汉连一支像样的骑兵都没有。
华水边上区区数百人的折损,都让马奉恨不得以死谢罪,足以见得大汉骑兵之宝贵。
更别说用这些骑兵搞什么战术了。
而杨稷不同,他们这群人可是在北边和外族,司马攸以及司马炎搏杀了好几年。
最终大浪淘沙留下来的,虽然不敢说个个都是精锐 ,但一般的魏国骑兵跟他们完全没法比。
更别说马奉麾下这群新兵蛋子。
从杨稷跟着姜维到达显亲之后,便被安排去袭扰敌人的后路。
这对杨稷来说,简直熟的不能再熟。
他在北边这好几年的时间,干的就是这么活。
杨稷瞬间就来到属于他的舒适区。
当然,同时还得肩负起替大汉训练骑兵的重任。
毕竟从羌人手里缴获的那批战马也不能扔在那里。
就这样,杨稷带着那劫后余生的万余骑兵以及马奉麾下新编的骑兵。
又拉起一支将近两万人的队伍,对敌人的后方进行无情的袭扰。
数度切断广魏送往显亲的运输路线,让负责显亲兵马后勤的张瑞几度发兵出击。
然而张瑞的出击注定是无功而返。
早就跟着关彝熟练运用十六字战法的杨稷,遇到小股魏军直接吃掉,大股兵马则远遁之。
根本就不跟魏军多纠缠。
让张瑞恨的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显亲,一场场残酷的攻城战正在昼夜不停的上演。
随着大汉整体战略的改变,显亲成了一颗不得不拔掉的钉子。
这一改变,立刻让镇守显亲的高诞和杜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杜白,自诩出身京兆杜氏,整个长安除了钟会和自家叔父杜预之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而姜维长时间对显亲的围困,以及在烧掉大部分御寒物资的情况下依然没能拿下显亲。
让杜白对这个曾经的魏将,如今的蜀汉大将军很是看不起。
我大魏区区一功曹郎中,都能在蜀汉当大将军。^零¨点_看_书- !已¨发?布/最`辛*章+节_
可见蜀汉不过凭借一时侥幸之功才走到今日罢了,真论实力哪里能跟大魏相提并论。
只要能坚持守住,就有办法!
然而这个想法随着姜维对显亲的正式进攻而烟消云散。
直到这一刻,杜白才知道洛阳那一帮人究竟有多蠢。
这样的人才居然被埋没在天水这个地方,最后被诸葛亮给搜罗走。
如今摇身一变,变成了大魏的劲敌。
从姜维开始正式进攻显亲到现在,不过区区十来天的时间。
但已经攻上显亲城头多达十几次。
平均一天就有一次多。
而每一次都是高诞带着将士们用命把敌人打退。
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命。
城中守军在这十来天的时间里被急剧消耗。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后路已经隐隐有被切断的架势。
一股惶恐不安的气氛慢慢的在城中蔓延。
“不准退!”
“继续擂鼓,命令后军压上去!”
此时的显亲城头,刚刚爬上去的汉军被再一次的推下来。
谁都能看出来,距离拿下显亲就差一口气,但这一口气就是顶不上去。
城中的敌人实在是太顽强了。
而姜维每一次都会在这个时候让士兵们下来休整,然后继续攻城。
但这一次,姜维不打算再退了。
攻城战没有取巧的地方,只能硬打,拼的就是谁先顶不住。
杨稷在敌人后方袭扰,姜维相信他肯定能取得一些成果。
自己这十几天的轮战,在消耗敌人精力的同时,也是在故意给敌人制造一种错觉。
那就是每每战事失利,便会撤下来修整。
出其不意的来一下,说不定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姜维的一声令下。
一支汉军士兵再次从营地当中杀出,继续朝显亲进攻。
此举果然让城上已经习惯了汉军进攻节奏的魏军乱了手脚。
但是很快,就有一支魏军兵马出现在城头。
代替之前那支魏军,顶住了汉军的进攻压力。
姜维能想到的计策,高诞和杜白同样也想到了。
所以从一开始就预留了一支兵马在城中,防的就是姜维这一手。
姜维见状倒也不意外,若是没有两把刷子,魏军凭什么扛住自己 这么久的进攻。
又是一阵厮杀后,姜维才鸣金收兵。
而这一次试探,姜维也知道了城中魏军的真正实力。·艘?嗖~暁*税*罔- `芜¨错^内?容?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后续的力量了。
,!
“敌人守势已疲。”
“今日城上这支兵马,多半就是他们最后的力量了。”
军帐之中,姜维端坐在最上方,对着一众麾下说道。
“既然大将军说敌势已颓,那必然就是敌势已颓。”
“看来咱们夺取显亲指日可待!”
杜栩听到姜维的话后,立刻激动出声。
廖文他们前往陇西的时候,杜栩和吴明并没有去,而是留在姜维帐下效命。
杜栩话音落下,姜维摇头道:
“不是指日可待,而是明日一战,必须拿下显亲!”
吴明也点头道:
“大将军所言极是,拿下显亲才能夺取天水全境,陛下之谋划才能得以实现。”
其余众人皆出声附和的同时,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一个显亲已经拖了大汉北伐脚步太长时间,再不拿下的话。
大军锐气就要受损,这显然不是众人想看到的。
姜维看着帐中众人的反应,心中颇感欣慰。
这些人里面有大汉的二代三代将门子弟。
也有从军中优选出来的士兵,更有普通人家的子弟。
但现在,他们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大汉讲武堂学子!
当初陛下创立讲武堂,替大汉培养军事人才。
如今已经初见成效。
这些人在经历过实战之后,必然能够成长为大汉的中坚力量。
有他们在,大汉就不用担心后继无力。
大汉的未来,他们会替陛下支撑住的!
想到这里,姜维肃声道:
“听令!”
原本还在说话的众人闻言纷纷起身。
“明日五更造饭,天亮之时开始攻城。”
“务必一战定显亲!”
众人闻言纷纷抱拳:
“末将领命!”
话毕,姜维摆了摆手:
“散了吧,你们都下去好好准备!”
众人闻言一个个离开大帐。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姜维举起油灯小心的靠近挂在墙上的舆图。
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移到了扶风郡,五丈原。
那是丞相最后一次北望长安的地方。
从陛下的军事规划上来看,陛下的想法跟丞相虽有类似,但终归是不同的。
当初丞相虽然也有拿下凉州,以补足大汉缺骑兵这个短板的举动,但最终目标还是直取长安。
然后从长安以点及面,借着大汉尚未完全消散的影响力,夺取雍凉二州,然后俯瞰洛阳。
而陛下的打算却是截然相反,他是准备每一步都走的扎扎实实。
把所有占领的魏国的土地和人口,全都转化成大汉的土地和人口。
然后一点点的蚕食魏国。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如今的大汉在北方,已经可以说完全没有影响力。
若是不能采用稳扎稳打的做法,一旦战事失利,已经占领的土地多半会再次倒向魏国。
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略显焦躁的心情。
“丞相,请你再给陛下一些时间。”
“他一定会带着我们重临长安的!”
姜维看着五丈原那三个字,喃喃的说道。
与此同时,显亲城中。
高诞和杜白相对而坐,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显得十分凝重。
今天白天的进攻,姜维突如其来的一次增兵。
很明显就是一次试探,而姜维要试探的,就是城中还有多少后备力量。
这是一个阳谋,摆明了就是告诉城中守军。
要么立刻被攻破城池,要么赶紧把后备力量拉上来。
二人根本没有选择,只能把那支用来应对紧急情况的后备力量提前拉出来。
而这,也意味着显亲对于姜维来说,已经完全没有秘密可言。
“后方粮草已经延误多日。”
“若是所料不假,多半是被蜀军给截断了。”
“显亲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接下来怎么办?”
高诞满面愁容的说道。
虽说此时陇西郡已经乱成一锅粥。
坚守显亲的意义已经不大。
可是不到万不得已,高诞真的不想放弃显亲。
因为放弃显亲就意味着放弃陇西四郡。
最了不起能守下来一个广魏,可是只有一个广魏在,根本无法对蜀军建立有效的防线。
丢了陇西四郡,凉州自不必说,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蜀汉本就擅长步战,唯一的短板就是骑兵。
若是再有凉州军马把骑兵这个短板补上。
那蜀军最后的缺点也被完美解决。
大魏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了。
可若是固守显亲,留给自己的就是死路一条。
高诞觉得自己还没有到为国捐躯的地步,他还不想死。
听到高诞的话,杜白已经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其实不用高诞说,杜白就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了。
底牌之所以叫底牌,就是因为可以让人捉摸不透。
现在底牌被姜维逼的不得不亮出来,显亲在姜维眼里已经是透明的了。
“既食君禄,便解君忧。”
“我等蒙秦王看中,被委以重任。”
,!
“若是就这么轻易丢了陇西四郡。”
“回去怕不好跟秦王交待。”
杜白开口说道。
高诞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但最终还是颓然一叹。
是啊,秦王征调长安附近所有的兵马交到自己的手上。
若是就这么退回去,怎么跟秦王交待!
“不过若是事不可为,那也不是你我二人的责任。”
“只能说蜀贼势大,非你我二人所能抗衡。”
“可退守广魏,让秦王再遣人前来退敌!”
杜白接着说道。
高诞和杜白都是世家子。
对于他们来说,打了败仗是不用担责任的。
只需要把担子一丢,自然会有人出来收拾局面。
唯一的后果就是名声会受损,连带着将来出仕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杜白这种有追求的世家子来说,轻易不会这么做。
但和自己的性命比起来,些许名声的折损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运气好后面派来的人再吃败仗,自己的名声甚至都不会折损。
而且也不能败的太难看,像司马楙那种丢了定军山就直接一路逃到幽州的做法。
简直是丢尽了世家子的脸。
“明玉所言极是,守还是要守的!”
既然话已经说明,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做多了。
定下基调之后,二人便开始准备明天的防守,那必然会是一场恶仗。
这一夜,很多人都紧张的没有睡觉。
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汉军营地里就传出来阵阵鼓声和号角声。
这鼓声和号角声对于汉军来说,是激励士气的法宝。
但是对于城上的魏军来说,却是催命符。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试探。
战争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白热化。
云梯毫无阻碍的越过早就已经被填平的鸿沟,朝着显亲城墙奔去。
城上魏军见状,立刻开始向城下射箭。
汉军士兵早有防备,盾牌把周身护的严严实实的同时,也替那些正在推着云梯前进的同袍挡住箭矢。
偶尔有流矢穿过缝隙射中正在推车的士兵,立刻就有人补上他的缺口。
没一会儿,云梯就顺利的搭上了城墙,也意味着最残酷的攻城战就要开始了。
汉军士兵顺着云梯朝城墙攀爬,身后的袍泽射箭掩护他们。
魏军士兵用弓箭进行反击,其余人手握长枪严阵以待。
从城上明显增多的守备力量来看,魏军也打算孤注一掷了。
当汉军进入长枪的攻击范围之后,魏军士兵毫不犹豫的把手中长枪捅出去。
伴随着一声惨叫响起,攻城战正式打响。
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