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何府内的灯火在微风中摇曳,仿佛点点繁星洒落人间,映照着那短暂的骚乱后重新恢复宁静的院落。
此刻的何府,虽经历了一番波折,却更显出沉稳与底蕴。
厨房中,炉火旺盛,热气腾腾的红豆粥在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府邸。
这香甜的味道,仿佛能抚平一切的疲惫与不安,让人心生向往。
李昊白与何氏一家以及何府的佣人们,在这深秋寒冷的夜晚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这美味的夜宵。
何家的伙计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自觉地拿着陶碗,排成了两列长队,耐心等待着施粥。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满足,仿佛这碗红豆粥不仅仅是一顿夜宵,更是何家对他们的深深照拂与关怀。
公子何昱立站在粥桶前,身姿挺拔如松,他亲自抡起木勺,为每一位伙计打粥。
他的动作娴熟而优雅,每一勺都恰到好处,既不会让粥溢出浪费,也不会让碗空留遗憾。
每当一位伙计领到红豆粥时,都会自发地露出感激的微笑,并诚挚地向何昱立道谢。
这微笑与道谢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赏,更是对何家公子那份平易近人、体恤下情的尊敬与感激。
这一幕幕温馨和谐的场景在夜色中徐徐展开,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充分展现了何家的家教之严、家风之正。
何家注重培养子女们的品格与修养,使得每一个人都懂得尊重与感恩的重要性。
这也正是何家能够深受长月公主信任的根基所在,更是能够培养出像何瑛那样温婉无缺、贤淑仁德的女儿的秘诀。
在一旁的闲聊中,李昊白与外祖父何广智、表哥何毅、表弟何洪谈论着长安的局势和未来的种种可能。
尽管何毅和何洪对李昊白曾经的所作所为心有余悸,心中仍有些不服气,但此刻也不得不为他的学识之丰富、见解之独到而惊叹不已。
他们发现李昊白不仅对各种典籍了如指掌、信手拈来,更能对时局发表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预测,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真知灼见。
而何广智则更加深入地与李昊白交流着对时局的看法和未来的展望,他发现这个外孙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对当下长安各方势力的动向了解得颇为透彻、对时局的见解更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这让何广智在欣赏之余也不禁重新开始考量起李昊白来——如果李昊白真的是李家派来打听何家底细的话,那他未免也太实诚了些;比如他对朝廷未来光景的悲观预测若是让朝廷的鹰犬——丽景门的奸细听了去,只怕又会是一番罗织罪名的屈打成招了。
然而何广智也明白这样的担忧或许只是杞人忧天罢了,因为在他看来李昊白虽然年轻却是个聪明伶俐,有分寸、知进退的聪明人。
此番李昊白的举动,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心中明了,真诚,这简单却又极具分量的两字,才是打动人心的终极武器。
然而,他的外祖父何广智与舅舅何昱立皆是心如明镜的聪明人,寻常言辞难以撼动他们。
因此,李昊白选择了用聪明人的说话方式与他们交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说到何家的发家史,便不得不提宫市制度。
这宫市制度,本是宫廷内所设市肆的一种采购方式,曾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比如那以强盛闻名于世的唐代,按照惯例,李唐皇室所需一切吃穿用度,皆应通过此制度来采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逐渐演变成了对百姓的残酷剥削。
该制度被宦官们用作在长安等繁华都市以低廉价格强行收购民间货物,助长了官方公开掠夺民间财物的恶行。
宫市制度初时或许还有其合理之处,但终究沦为了阉党暴政的工具,严重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剧了社会矛盾,更是让官府与朝廷的形象大打折扣。
想那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最后四句如是写道: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寥寥数语,将宫市制度的无耻与卑劣揭露无遗。
长月公主笃信禅宗,向来体恤百姓,对此等强盗的残暴行径深感不齿,屡次谏言废除这种不合理的制度。
因此,她引来在其中获利最多的阉党中人的敌视,渐渐失去了在朝廷中最后的话语权。
见谏言不可上达天听,长月公主心一横,决心不再与朝中贵胄同流合污,因此她决定亲自挑选为公主府经营采买吃穿用度的商人。
机缘巧合之下,她的目光看到了当时正在长安西市从事牙行买卖的何家。
经过多方考察,何家的家风与良好的口碑,让她颇为欣赏,也因此促成了何家与公主府合作近三十年的一桩美谈。
久而久之,由于何家办事尽心尽力,就连皇帝也曾多次受其便利,又看中其视诚信如生命的优良口碑与商业上广袤的人脉,破例将何家牙行纳入河东转运使麾下,使其拥有相当部分盐铁转运的特权和便利。
因着与官府的紧密关系,深度参与帝国财政与经济的大动脉,何家所掌握的运力,着实令人咋舌,堪称恐怖!
这也难怪李昊白的便宜老爹会如此急切地想要迎娶何瑛,甚至暗中盘算着如何吞并这份丰厚的产业。
毕竟,谁不想将如此强大的运力握在手中,从而为自已的商业帝国添砖加瓦呢?
而李昊白此番踏足何府,正是怀揣着说服何家与之携手的雄心壮志。
他深知,只有强强联手,才能在这商界中闯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诸位,聊得正欢呢?”
恰在此时,何昱立端着热腾腾的红豆粥与一碟翠绿的醋芹款款走来。
他的目光在场上扫过,见李昊白已与父亲及两个儿子相谈甚欢,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欣喜。
而当李昊白从怀中掏出那个精致的绣包时,何昱立更是眼前一亮,好奇地凑了上去。
“这莫非就是昨夜你在公主府门前慷慨派送的澡豆?公主殿下昨夜也与我提起了此事,在这件事上,她赋予了我便宜行事与你对接的权利。”
何昱立一眼便认出了这个独特的小物件,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身为商人,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李昊白此行拜访何府的另一层用意。
何家世代经营牙行,商业人脉遍布天下。
虽然他们的主要势力范围在河东一带,但无论是东部的闽浙地区、南部的占城、北部的漠南草原还是远至西域的怛罗斯,都能见到何家商队的身影。
李昊白此行,正是希望借助何家这庞大的商业网络,商谈分销合作事宜。
可以看出,他的野心巨大,绝不仅限于将买卖停留在长安与关中。
他相信,有着母亲的这层亲情在,还有他所做买卖不可预测的前景,他已经有五成把握说服外祖父和舅舅了。
剩下五成,就在接下来言语间的交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