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谁家老太太要拯救世界啊 > 第 31 章

第 31 章

第 31 章

顾明宣顿了片刻, 关上系统,接着喝燕窝粥。

从前这系统一有动静,顾明宣便诚惶诚恐, 然而现在她没那么待见它了。

那好不容易得来的“心听”, 只听了一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话便没了下文……又耗费进度条, 又有这样那样的限制, 就很小家子气。

财大气粗的顾老夫人不喜。

“救世”丶“立马着手救世”之类的词汇, 总让顾明宣回想起被老板催报告的社畜时光,养尊处优的顾老夫人亦不喜。

再说了,再不受宠的公主也是公主,公主自尽, 上有皇宫, 下有刑部, 专业人士乌泱乌泱的,还怕案子查不清楚吗?又不是当年那个李家村。

宫里的早饭主打的就是一个奢华, 什么东西做起来麻烦就做什么,桌上琳琅满目摆得满满的,大多是些中看不中吃的。

其实比不上杜家的小厨房,十年时间,不仅完全被顾明宣调理出了自己的口味, 还十分善于开发新菜式, 时常有惊喜。

杜婉歌昨天才以特别的方式见过芳湖公主,一时难以接受一个大活人突然间说没就没,忍不住拉着那传话的女官, 问长问短。

女官知道的也不多。

芳湖公主一向都是安安静静的, 存在感很低。

小时候因为出身不明不白的遭过不少欺负,但自从先皇后过世, 安贵妃有心要显出自己比前任更仁德,向皇帝告发了几个实在混账的皇子,此以后处在后宫底层的那层芳湖公主之流日子好过了不少。

今天一清早,宫人们照常进去服侍,贴身的宫女茯苓才推开门,就见芳湖悬在一道白绫上,已然气绝。

安贵妃是卯足了劲要去封后的,后宫竟然出了人命案,她怎能不震怒?

皇帝也大怒。

他虽然连这个女儿的名字都记不大清,但修身便是修功德,他身边如此有亲缘的人竟然横死,当然大大有碍于他的功德,影响他长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什么事情不能找父皇作主,竟要自己寻死?这就是大大的不孝!

龙颜大怒之下,皇帝先褫夺了芳湖公主的名号和封地——下令后发现他既没有赐过封号也没有给过封地,更怒了,直接将公主贬为庶人,不得葬入皇陵。

然后命宫中掖庭丶左右金吾卫丶大理寺齐查此案,看看公主为何好端端地要轻生。

如顾明宣所想的那样,如此多的专业人士下手,快便查出端倪。

芳湖公主不怎么喜欢热闹,身体也不太好,每一次的宴会都很少会坐到终席,昨天的晚宴也是很早就离席了。

席上的人比如安贵妃,自然是以为公主回了寝殿。

寝殿的人则以为公主还在席上。

其实芳湖公主将近子时才回寝殿,有一个多时辰不知去了何t处,身边一个人也没带。

这是芳湖公主平静生活中唯一的异常。

昨晚所有参加宴会的,不论身份高低都要接受盘问,需得交待清楚昨晚戌时到亥时之间的行踪。

杜婉歌道:“怎么没有人来问我们?”

“老夫人身份贵重,又一直在席上,人人都瞧见的。至于姑娘……”女官抿嘴一笑,“已经有人替姑娘作证了。”

“谁?做什么证?”

“九皇子说,昨夜姑娘陪他在御花园的假山里玩了好久的小乌龟。”

杜婉歌:“……”

顾明宣差点没忍住笑。

最后一通排查下来,共有三人可疑,要么说不出去向,要么说了也没人瞧见,没有人证。

一位是御膳房的太监。

一位是头一回入宫的新封诰命夫人。

一位是傅幸臣。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顾明宣擡起了头。

她想起来了。

原书中的视角一直在杜婉歌身上。虽然作为皇子的未婚妻得以参加宫宴,但并不敢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因此芳湖公主的死在杜婉歌的视角看来就是一片模糊的背景,隐约传出好像有贵人出了事,但消息又被宫中按下云云,总之很透着一股子神秘。

那时候傅幸臣已经进了太医院,接连好几天没有回家。杜婉歌托赵承烈问起,赵承烈面有难色,只说傅幸臣在忙。

初期,男主男二还曾保持过一段时间的友谊,赵承烈还愿意为傅幸臣说谎。

后来傅幸臣回到家中,说是感染了风寒,不让杜婉歌探视。杜婉歌强行进门,才发现傅幸臣受过刑,原来是被牵连进贵人之死中。

顾明宣顿时看到了机会。

查案子什么的咱就不费那个劲了,但凭着一张老脸把无辜被牵连的傅幸臣捞出来,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

三司衙门的人在前堂审案,隔着珠帘,安贵妃在后堂旁听。

安贵妃很头疼。

她和皇帝一样,不是头疼芳湖死了,而是头疼芳湖的死打了她的脸。

她处处标榜自己有资格当“贤后”,结果堂堂公主把自己吊死在房梁上。

皇帝超凡入圣,得空就要和方士们谈仙论道,没空处理这些琐事,担子便落到安贵妃头上。

顾明宣从后门进来的时候,安贵妃正由侍女揉太阳穴。

刑具才摆出来,还没上身,那位御膳房的太监就哭着喊着交代了罪行——他从御膳房偷了只烧鹅,一个人蹲墙角根啃完了。

金吾卫顺着他说的位置找到了一堆鹅骨架。

才入宫不久,是个流民,狠狠饿过,连打扫战场都不会。

第二位诰命夫人更不用说,从跪下之后就没人听得懂她说的话,一嘴南方土腔,是才升官的户部侍郎之母,跟着发达的儿子进京享福,还没有学会说官话。

她不在席上的原因更简单,喝多了饮子出恭,又没有照规矩打赏引路的宫人,出来时没人引路,自己走迷了,最后被人发现时差点摸进御书房。

第三位就是傅幸臣。

前面两位还没有进来就在哭天嚎地,傅幸臣被带上来的时候异常安静。

他平日只穿素袍,整个人恨不能淡成一道谁也看不见的影子。

今天穿的是却状元郎独有的大红袍服,系玉带,玄帽插金花,鬓边还簪了一枝秋海棠。

真个是红衣似火,容颜胜雪。

顾明宣发现他挺适合穿这样的浓重饱满的颜色,无论是这身状元袍,还是当年那身法衣,常人穿上去一定死丑,他穿却格外出彩,五官根骨仿佛是冰雪造就,不像肉眼凡胎。

主审官惊堂木一拍:“昨夜戌时到亥时之间,你因何离席?”

傅幸臣声音清冷:“晚生不胜酒力,出来醒酒。”

顾明宣:“……”

你不对劲啊小子。就你那把冰雪烧当水喝的酒量,今天席上蜜水似的葡萄酒能让你不胜酒力?

“在何处醒酒?”

“洗梧宫。”

“可有人证?”

“晚生醉酒,不欲他人看见丑态,因此特意避人而行,没有人证。”

主审官沉声道:“傅幸臣,你好好想想,莫要坏了前程。”

傅幸臣俯首:“谢大人关怀,但确实没有人证。”

顾明宣想起秋闱前几天,他带着杜婉歌外出赴宴归来,遇上傅幸臣。

傅广昭有时会带着傅幸臣出门应酬,傅幸臣也认得了不少人,那次便是有人给傅幸臣送东西。

那人做书生打扮,但腰细得仅可一握,皮肤粉嫩雪白,耳朵上还有明晃晃的耳洞,饶是故意粗着嗓音,依旧难掩清脆。

“傅兄不要客气,这方汉砚是我祖父让我送的,祖父说,傅兄的文墨才是真正的稀世之宝,我从未听我祖父这般推崇过谁……”

“我不用。”傅幸臣直接打断对方的话,冷冰冰道,“请回吧。”

女孩子站在秋风中,快要哭出来了。

顾明宣认出那是文二姑娘,她爷爷是国子监祭酒,乃是本朝第一把硬骨头,对着杜家这种专权的外戚一直横眉竖眼的。

原书中的傅幸臣虽是御医,但那是因为想要提早自立,带杜婉歌搬出杜家,所以以医术入宫,实际上他文采斐然,折服了朝中文坛领袖,到后期俨然形成了不小的势力,可以和男主分庭抗礼。

她原以为傅幸臣要笼络这些人肯定要用点手段,没想到竟然也是这样冰冷直接。

“对女孩子要温柔一点啊。”顾明宣等文二姑娘离开之后才进门,丢下一句。

傅幸臣俯首:“谢老夫人教导。”

当时在秋日黄昏下的身影和此时深宫的身影重叠,无论神情还是声音都如出一辙——礼貌,客气,冷淡。

傅幸臣在顾明宣的印象里一直挺有礼貌,这一刻顾明宣才明白这种礼貌其实是一种疏远。

主审官命人将傅幸臣带下去用刑。

傅幸臣被带下去的时候没有一丝反抗,眸子深邃空洞,就和十年前在永宁侯府时一模一样。

顾明宣连忙让安贵妃帮忙捞人:“傅幸臣好歹住在咱们家,关系着咱们家的脸面。”

安贵妃震惊地看着她:“母亲您在说什么?!是咱们家的脸面要紧,还是皇家的脸面要紧?今天问不出罪魁来,陛下震怒,别说杜家,就连我都没有好果子吃。”

这意思是,今天必须交上去一个罪人,承受皇帝的怒火。

至于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罪,根本不重要。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要的只是发泄,而不是真相。

“只能算他倒霉。”安贵妃声音里透着一丝幸灾乐祸,被原书作者写在基因里的恶意毫不遮掩,“母亲实在心疼,就告诉他早点认罪,少受点苦。”

顾明宣本以为可以轻松走后门,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她深吸一口气:“昨天确实有人和芳湖公主在一起过,但不时傅幸臣。”

安贵妃一下子坐正:“谁?”

“汝阳侯世子景时清。”

*

杜婉歌昨天晚上确实瞧见了景时清和芳湖公主在一起,不过非礼勿视,赵承烈很快把她带走了。

她在顾明宣的提醒下,只说路过的时候瞥到一眼,也不确定。不过她说得出衣衫颜色,景时清便脱不了嫌疑。

主审官即刻命人去汝阳侯府拿人。

金吾卫去了半日,却是空手而归。

“属下们刚到汝阳侯府,就撞见侯府满请御医,景世子留下了一封遗书,服毒自尽了。”

遗书是首绝命诗,上面说他和芳湖两情悦,生不能同衾死必同穴,先皇后遗命无法更改,所以约定一起殉情而死。

只是汝阳侯就这么一棵独苗,连御医带游方大夫请了一堆,再加上发现及时,总算把景世子的一条小命捡了回来。

但人依旧昏睡不醒,提审是没法提审了。

好在遗书清楚明白,可以拿去交差。

顾明宣为这对苦命的小情人叹息一回。

真相大白就好,傅幸臣可以洗清冤屈了。

这时候姿态要做足,她亲自去天牢里接傅幸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