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大宋:澶州之战?优势在我! > 第27章 :官家就在身后,我们已无路可退!(求追读!)

第27章 :官家就在身后,我们已无路可退!(求追读!)

“官家。”

  “官家。”

  “官家。”

  驾前东面排阵使李继隆、驾前西面排阵钤辖秦瀚、驾前东面排阵钤辖张耆等一干澶州城文武官员见之皆拜。

  城墙下的将士情绪激动,但并没有一丝杂音发出,因为军命不可违!

  赵官家这回没穿他的圆领常服,而是换上精良甲胄,尽显雄主之风!

  “都起来吧,朕就不扶你们了。”

  “是!”众人起身,听得甲胄碰撞声一片。

  “官家,高台已经搭好了。”李继隆微微侧身,为赵恒指明方向。

  说是高台,也确实高,但只是由几块木板匆忙搭建而成,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工匠的九族做担保,无须担心,但太过简陋,与天子气质不符。

  赵恒倒是无所谓,天子气度不在于座椅的华丽与否,而在于民心、军心!

  而现在...天命在宋!

  澶州北城之中,一炷香燃尽,数万将士便结成了军阵,诸班直也加入其中,就在最前列。

  赵恒扫过那一张张或稚嫩、或沧桑的面庞,人有千相,但此刻他们的心只有一个归属:

  那就是他大宋天子赵恒!

  赵恒从容地坐到高台之上,俯视那些愿意守护赵宋江山、愿意与他这个赵宋官家同生死、共患难的军士们。

  “嘭,嘭、嘭!”巨大的爆竹声响起,宣告着阅兵仪式的开始。

  “大宋威武!”

  声音从赵恒口中传出,经过一个个太监、将士的传声,贯彻了整个军阵!

  “陛下万岁!”军中的口号声比百姓们喊得更响亮、更整齐。

  力合一处,穿透云霄!

  连漫天的风雪都为之止步,天空久违地露出晴天。

  胸甲被他们拍得作响,恍如闷雷,震慑人心。

  辽人叫嚣着南下,他们是这么讲的,也是这么做的,将大宋天子的仁慈当做软弱,无礼地索取关南之地。

  而大宋天子真的软弱吗?

  看看这些禁军吧!

  看着那一双双杀气腾腾的眼睛,斗志昂扬,他们就是大宋天子的胆气,敢于与一切来犯之敌决死!

  那谁又能说大宋天子软弱!

  此刻,万千目光皆加注于高台上的那道身影,而他自然也不会辜负所有的目光。

  赵恒猛然起身,抽出身旁侍卫腰间的佩剑,剑指苍天,对向北方承天萧太后的方向。

  “朕宁拼一死,辽贼安敢一战!”

  “怎可如此?这...这不合礼制啊!”冯拯脱口而出。

  寇准只是冷冷地看着他,寇公也不是循规蹈矩之人,赵恒想有所动作,必然要有宰辅的支持。

  而一切能提高士气的东西,寇准都是支持的,至于另一位宰辅毕士安...寇准支持的,他也支持。

  “有何不可!”

  赵恒这话就是专门说给朝中的那些投降派们的,说尽了这一路的憋屈和忍耐。

  城墙下的将士们听不清官家说了些什么,但他们清晰地看到,那个坐在高台上的男人对他们举剑了!

  天子没有辜负他们,天子回应了他们的期待!

  你就拿这个考验将士?

  哪个将士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天地之中,归于寂静,将士们双目赤红,胸中有惊雷激荡。

  “万岁”没有说出口,因为太轻!

  他们不知如何表达,才能向愿意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官家表达他们最真挚、最忠诚的效死之心!

  刘铭打破了寂静。

  “官家就在身后,我们已无路可退!”队伍的最前列,刘铭大声嘶吼道。

  “海啸”来了。

  “官家就在身后,我们已无路可退!”

  “官家就在身后,我们已无路可退!”

  “官家就在身后,我们已无路可退!”

  ......

  澶州城外,那支前来骚扰的小股辽军突觉地晃,“是地龙翻身了?”

  但等不及他们多想,澶州城中高呼:“万岁”,愿为官家效死的声浪便涌来,闻之则恐!

  惊恐之下,战马也不安地尥着蹶子,军阵竟被城中声浪惊得不能成列!

  “撤!”辽人都头当机立断,他现在只想逃到辽国去,只要能离宋人的军队远一点,哪里都行,越北越好!

  “辽国的客人,来了就走,岂不是显得我大宋没有待客之道?留下他们!”驾前西面排阵使石保吉率一支骑兵适时杀出。

  “‘官家就在身后,我们已无路可退’?这话说得好听,可比干巴巴地高呼‘万岁’有气势多了。”

  ......

  在城中居民的簇拥之下,赵恒坚定地拒绝了李继隆建议他移居南城的建议,在北城的行宫中住下。

  “将士们辛苦,赏赐就先给他们发了吧。”

  “告诉他们好好杀敌,等此战过后,朕还重重有赏!”赵恒说道。

  太平兴国三年(979年),太宗皇帝灭了北汉之后,没给将士们发赏赐,搞得大伙的士气不高,间接导致了高粱河上留下了车神的传说。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多吃草,前人犯下的错误,赵恒不可能再犯。

  他这次亲征,随行可带了不少金银财宝,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会走得这么慢!

  “是!”负责此事的官员说道。

  石保吉拉开帷幕,身上血气未消,老远就闻得到一股腥味:“臣见过官家。”

  “起来吧,石卿。”

  “刘铭你可识得?”赵恒问道。

  “官家是说那个定州城的信使?”

  刘铭一小兵的名号,能让检校太尉、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石保吉这样的高官记住,李继隆在其中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朝堂上刘铭的精彩表现可在李霸图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影响。

  “这就是现在大宋军中的年轻人吗?”

  “果然和我们这些老人不一样了。”

  李霸图可没少在石保吉面前感叹。

  “咳。”赵恒轻咳一声,“今日阅兵如何?”

  “极好,慑得辽人溃不成军,臣看准时机,将他们一锅端了去!”石保吉不知官家为何左说一句、右说一句,但还是夸赞道,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那些新点子就是刘铭想出来的!”

  “英雄出少年啊,官家你可得好好赏赐他。”石保吉赞道。

  “朕看重的人,岂是平庸之辈?”赵恒很是受用。

  “这是自然。”赵恒接着说道:“军中得多一些新鲜血液,石卿你给他安排一个职位吧,听明白没?”

  刘铭有言:“将士当在马背上取功勋。”

  这话说得极好,但刘铭在后方写写稿子,振奋军心所能发挥的作用可比他在马背上要高得高得多。

  赵恒本意是想让石保吉给刘铭安排一个安全点的职位,再去前线镀层金,好让他给宠臣升官。

  但这话进了石保吉的耳朵就有点不对味儿了...

  “官家和我说起刘铭干什么...”

  石保吉转动脑袋一想,猛然发觉,官家这不是想给刘铭一个机会升官嘛!

  那怎样才能更快升官?

  军功!

  官家这是想要刘铭跟着自己去战场上赚军功!

  澶州城的将士们可没少在他耳边提起刘铭的勇武,单人一双脚从定州跑到澶州,他刚听到时还以为是将士们在说梦话!

  原来官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不然官家为什么不去找东面排阵使李继隆商量,而是找他?

  不就是因为他石保吉是出了名的军中悍将吗?

  石保吉越想越是这么个意思,觉得自己把握住了圣心。

  我真是一个天才!

  “听明白了。”石保吉拍着胸脯说道,“臣做事,官家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