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猫要真喝的话,我就先匀给你们。”
王大娘忙摆手,“我不干预人家养孩子,愿意咋样我都不管,其他孙子孙女我都没管过,到老儿子这管了算怎么回事。你得多准备点,你这三个呢,不过你这大粮仓,吃的又好,不能一点奶都没有。不像方盼弟,和两小粘豆包似的,能有啥奶啊?”
第55章 换菜
王大娘晚上回去蒸的萝卜馅大包子,给张明月他们送来十多个,张明月趁热吃了一个,确实好吃,和自己包的不一个味,更清淡些,很好吃。
张艳艳看张明月爱吃,都没让王天莱动,要留着给她妹儿吃。张明月忙活一天晚上躺炕上也挺累的,拿出两个草莓柿子洗洗吃了。
冰凉的草莓柿子特别有柿子味儿,吃完还有点意犹未尽,不过柿子也不能吃太多,漱漱口想睡了,才想起来今天都忘记答题了。
“今日答题开始:第一题:草莓柿子适宜种植在什么土地中?”这个张明月知道,她妈是十级种地爱好者,她家有个小暖室,里面各种蔬菜瓜果,一年四季都有,都是她妈辛苦培育的结果。
“沙质土或盐碱地都适宜草莓柿子的种植。”
“第二题:柿子原产地是哪里?最早见于何种典籍记载?”这道题张明月也是知道的,柿子和番茄不一样,番茄也就是西红柿是丝绸之路时传入中国,大概是明朝万历年间。
但是柿子原产地是我们国家,最早见于《礼记》,司马相如的《亡林赋》中也有记载。记得当时还在她们寝室里讨论个这个问题来着,有个舍友就坚持都是外来的。因为她是东北人,她们那说柿子指的就是西红柿,而南方吃的柿子,在东北叫大柿子,一个被当做蔬菜一个被当做水果,纯误会引起的。
当时查资料的时候,她还说呢,这也不是柿子啊,你这查的不是大柿子吗,我们说的柿子就西红柿啥的,那确实没毛病,西红柿确实是外来的,要不然怎么叫番茄呢。
“第三题:刘禹锡所作《咏红柿子》背诵全诗。”张明月抓了抓松散的头发,这时候就无比想念柳建章,刘禹锡的诗词确实背过一些,什么《陋室铭》,《望洞庭》,《乌衣巷》,《浪淘沙》什么的,可这么冷僻的诗都没听说过。
“今日答题结束,正确两题,第三题答案: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奖励柿子大礼包一份,鸡蛋三十颗。”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吃的柿子触发了题目,三道题竟然都和柿子有关,不纠结了,睡觉。
早上张明月起来,早饭张艳艳做的,给张明月热的王大娘包的包子,煮的大米粥,一个鸡蛋。自从张明月怀孕后,鸡蛋和奶粉只有张明月一个人吃了,张艳艳他们都不吃了,怕吃没了不好换,短了张明月的,张明月让了几次,张艳艳他们也不听,就算了。
张艳艳早上焯了一颗冻白菜,把昨天张明月新做的辣椒酱热热,她和王天莱早饭是粥和贴饼子。
李怀君早上过来,他们还没吃完饭呢,李怀君拿了两袋奶粉,十个鸡蛋。递给张明月,“不用给我钱,换我两颗冻白菜和一罐辣椒酱,冻白菜我不会整,艳艳帮我整熟了呗,我回去蒸一下就能吃的。”
“那你不亏啊,冻白菜我和王大娘她大嫂换的,可没几个钱。”
“那你就再补给我一块钱。”张明月给拿了十块钱,“你拿着吧,总让你吃亏,我都不好意思要你东西了。我奶粉还指望你呢。现在奶粉不好买,尤其小孩儿能喝的,都涨到十块钱一袋了吧。原来买还三块钱一袋呢。”
“红旗牌的是贵,都35了,可咱这不是小地方牌子吗,没那么贵,况且是小包装的,一斤才10块钱呢,这两袋才一斤,我走的又是内部价格,你给我这么多钱我可不能收,我又不是投机倒把的。
换个菜啥的还行,这万一让人举报了,可毁了,你就给我一块钱就行了。况且我还不知道你做的辣椒酱,那油不要钱啊,那酱不要钱啊?油还要油票呢。账不是那么算的啊。
我把你当妹子处的,你总和我外道,我该伤心了啊。”
张明月还是有点过意不去,“那你今天在我这吃呗,想吃啥我给你做。”李怀君也不客气,她还真有想吃的。
“我想吃点辣的,越辣越好那种,不知道为啥,这两天就想吃点辣的,我自己去供销社买了几个辣椒,炒肉吃,炒的时候把我辣的直咳嗽,炒完了吃一点都不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张明月想了想,家里还有半只鸡没炖呢,那就切了做辣子鸡,再做个麻婆豆腐好了,王大娘说何婶家又可以换豆芽豆腐了。在拌个家常凉菜,柳建章做的木槽子里种的黄瓜,刚好结了几根,有一根好像能吃了。
李怀君和她聊了会天就回去了,回到自己屋里美滋滋的盘算自己签到的东西,她不爱喝奶粉,有膻味,喝不惯,正好都给张明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