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 第26章

第26章

第26章

陈玉成家里一番热闹,他自己也礼数到位,客气周到的亲迎了几个前来恭贺送礼的富贵人家管事。

前前后后忙了好一段时间,才到官府将自己的牒册文书换成新的。

不日,陈玉成从顺天府出来后,不仅带回了新的身份文书,还带回了一叠大部头《大锦律》。

据说这是官家规定的。

他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借书小吏的话:“这很紧俏的,还好你排名靠前,不然我都不会先借给你呢。既然成了新科举子,便为朝廷尽点力。回去好好读这《大锦律》,没事给周遭民众普普法……悄悄告诉你,接下来的会试殿试,这个占据重点呢,别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明经策论上……还有,抓紧看完抓紧还回来。”

陈玉成:明明是你强塞过来的,倒是让我抓紧还。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口,老实行了一礼。带着新书回去抓紧抄写了。

接到这个任务的并不仅仅是陈玉成。

只要是上榜的人都被告知了。

而落榜的秀才们,也有人第一时间在他们耳边传递消息。

除却第一波人是安临琛安排引导的,后面都是自发行为。

谁还没有些同窗丶晚辈丶好友呢。

“据说以后科考里占据大分呢。”

“是极是极,可惜我等无缘一观……”

“我有个表舅,今年在榜,说是能与我一起看……”

“家里有个亲戚在刑部,说是这个很重要,能替我手抄一本……”

“哎呀,听说有书肆已经开始卖啦。”

“哪里哪里?兄台快说。”

《大锦律》迅速流传开来,快速达到‘人手一本’丶‘未见过也有所耳闻的新试题’丶‘当官必备’等成就。再被这些读书人带往大锦各地,传播开来。

乡试结束,礼部终於有机会稍微歇息。

朝堂的目光最近则转向了吏部。

传说中的‘兵中考核制度’正式落地了!

据说若是用得好,以后所有官员的考核制度里都会化用。

据说第一次考核选拔的是能进去‘神兵营’的将士。

据说同样支持文官去考!

不少文官被这条信息刺激得心底发痒。

明明知道最终成绩是按照文武试定综合成绩,也挡不住想要考试的心。

毕竟哪个正经文官不是一路考出来的?

武官们则没那么多心思了,只一条消息就能刺激到他们。

神兵营,真的配备神兵!

而且不止一种神兵!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说,安临琛本就故意散了不少消息出去。

早在火药刚有成品的时候,他就对外放出过风声,不少人都知道如今的火药局捣鼓出了好东西。

才过多久,又明晃晃的出现了新的。

想要第一批用上这些‘好东西’?

那来报考神兵营吧。

尤其项大将军。

最近他只要将自己面前的文书过完,就过来堵陛下。

狗腿的让所有见到他的人都觉得眼瞎。

偏偏他对别人眼光视而不见。

全身上下都透露着一个信息:‘陛下!新神兵!想要!’

安临琛每每将这只大型二哈打包丢出去,最多只顶用一个时辰。这人就又能找到新的理由找到他的面前。

一来二去,皇宫的护卫能在前朝宫殿各处发现项大将军。

侍卫们:“……”

项将军真的好闲。

如今总算走到了最后一步,安临琛最近也总算不会随时随地看到项大将军了。

这条新晋升制全名挺长:‘大锦官员晋升考核制(试行版)——神兵营选拔版本’。

由此可看出,以后再有什么其他选拔考试,完全可以套用这个名字,改个后缀版本名称就行。

此次选拔共进行时三天。

第一天武试丶第二天文试。两者皆通过后,综合成绩达到优者便可参加第三天神兵营的‘面试’。

据说面试的‘面试考官’包括皇帝陛下!

最后这点公布后,让不少人又紧张又激动。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天下多数人一辈子都见不到帝王一面。

他们现在却有了个能被帝王重用的机会!

九月十五,选拔第一天。

此次因为选的主要是用枪之人,安临琛将眼睛和头脑灵活作为第一要素。最后合格人数约为3000人,刷下去的人数不算多。

第二天,文试开始。

文试考题,正是之前石笑淮拿去骚扰严莫藏以后,又拿来让手下脸色发青的‘改良版’。

说改良版倒也不算,准确来说,应该是精进版。

比如有一道问题是:“如果项将军和石尚书决斗,谁会赢,为什么?”

还有一道是:“向一位盲人描述黄色是什么样的。”

安临琛看过这场考试的考卷,对出题角度的清奇稍加赞赏。

毕竟他更多的是需要看这些人对於处理各种事务的方式,而不是要一群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这些题目到也算另一种歪打正着。

咳,才不是他想要看热闹。

总之,题目的事情就这么被定下来了。

第三天,京城京郊。

安临琛的最后一场考试没有放在宫内,而是移至了京郊山下。

倒不是皇城施展不开,只是放在皇城里面的话,他们的考试计划并不那么容易展开。

现在站到安临琛面前的不足千人。

安临琛倒是没想到人数还剩这么多,总人数比他预料的只多不少。

正式校考开始前,所有人整齐列队进入校场。

帝王便在他们远处的高位上坐着。

大半士兵的心情开始激荡起来。

腰背挺直丶目光清正闪亮。整个队伍散发着白杨茂盛一般的生命力。

每个人都目不斜视丶尽可能做好自己动作的时候,却有意外突然打破这份认真。

方阵路程到走完大半正在集结,边上却突然骚动起来。

接着所有人都听到了内侍一声尖叫:“有刺客!保护皇上!来人护驾!”

随后两声极为响亮的‘砰砰’声出现,场面开始混乱起来。

参考士兵:!!!

这场混乱正是面试内容,在那声尖叫响起之后,安临琛便在这个校场内消失了。

同时,神兵首次亮相。

最终,首批加入神兵营的将士,共三百二十四人。

神兵营正式成立,晋升考核制也迎来收尾,修修改改,正式列为晋升可参考的履历之一。

此制会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分出不同的试卷。

不过有一点倒是共通的。

即,想升官,多考试。

毕竟每次的成绩都是可以列出来作为参考的。

而几件连轴转的大事忙完,朝臣同样缓过了口气,有人便忍不住开始作妖了。

最先冒头被逮着的是吏部右侍郎。

能做到一部二把手丶正二品官员,自是人脉和关系都不差。

这位叫做周忠的吏部侍郎,利用身份之便开始敛财。

他做得隐蔽,只给一些特定人员放出消息,暗示大比之年也是分封官员之年,该懂的人就都懂了。

既然是分封之年,那多出些放官名额,那也是很正常的不是吗?

简单来说,他在卖官。或者说,卖‘放官’排名。

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卖官的现象存在。

买官买爵有个高雅的名字,叫捐纳。

若是你足够有钱,那你可以用捐款丶缴纳,即给朝廷钱,换个官来当当。

交了钱,可以不用科举考试,就直登龙门。

卖官鬻爵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上的不足,甚至一般开捐纳的都是皇帝本人。比如始皇嬴政,他在还没横扫六合之时,就靠着这项制度解决过不少财政上的问题。

但秦国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通过捐纳授予的官职,基本不会扰乱正常的官僚体系。也就是说,给你的一般都只是荣誉上的官位爵位,而不是实职。

捐纳制度运转那么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有效管控之下。

而前朝时期有明确规定,只要捐纳一定钱财,就可以成为贡生,也就是有资格到国子监就学。这种通过取得贡生资格的叫“纳贡生”。

纳贡生也是贡生,与正常考上来的举子同级,自然也有做官的资质,相当於官员的预备役梯队。

他们就相当於是出钱买了个未来官员身份。

但纳贡生只是候选官员,得等朝廷“放官”才能正式得到官身,也就是得等朝廷发放空缺名额。

但是放官,首先考虑的是因丁忧丶得病等原因一度离任的官员,其次考虑的是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进士丶举人,最后才会考虑到像捐纳者这种第三梯队。

这就是没有正式身份的代价。

所以若是想快点当官,最好的还是有个功名。

有些捐纳者选择重新参加考试,直到当上名正言顺的进士丶举人,然后再去做官。

有人选择再进考场,自然也有人选择继续加钱。

没人和钱过不去,加钱,就能把排名靠前点,有空缺了,更容易排到自己。

这位周忠兄弟,就非常聪明的放出了一些风声,暗示科举即将结束,马上新一届学子就要进入官场了。正是放官丶填补空缺职位的好时候。

他的暗示很直接:快来塞钱,塞得越多,给你排名排得越靠前。

事情做的不算高明,但非常好的瞒住了上峰。

毕竟一些小官员的补位并不需要通过严尚书这样的第一把手,他完全可以私下做决定。

他卖的都是些不起眼的官职,多数都不必上朝甚至不会有机会撞见大人物。

可谁让他本人在早朝的时候美了起来呢。

龙椅上,安临琛一眼就在所有气泡中看到了这个仿佛喝醉了酒一眼的金黄色气泡。

【哎呀,发财啦~发财啦~】

【人人都道黄白阿堵物,我就想多来点多来点。】

【下衙了再去那家一趟嘿嘿嘿~】

下面还有一个小人正躺在大大的金元宝上翘着二郎腿晃悠。

这心声奇特,安临琛最开始只是盯着看了会儿,暗思这时代也有福利彩票行业了还是这位去赌了。

下一刻,这人就跳出了新的心声:【哼哼,明天再安排几个不起眼的地方官吧,品级稍微高点,这样就有理由收更多点了。】

安临琛挑眉:嗯?

这位很胆大包天的样子?

早朝结束后,没到午休时间,这位的计划和名单便出现在了帝王的案头。

安临琛对於这个‘赚钱计划’也相当感兴趣。

毕竟他也不算个多富裕的帝王。

他接手帝位时,整个朝廷除却宫殿丶一帮子无处可去的内廷人,就还剩这些不好不坏的朝臣了。

现下新的税收还没见到影子,前朝国库空虚,根本没什么东西留给他,想干点大事全靠自己的私库垫着。

哪怕锦安侯本身就家大业大,也经不住他升到了国的级别啊。

这可不是刚瞌睡了就有人递了枕头?

安临琛迅速打出了万能牌‘工具人麦冬’。

麦冬直接顺着周忠抛出的这条线继续发展壮大,绕过周忠本人将一些正二品三品的官位都列了出来递给买方挑选,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各部院左右侍郎丶火器营翼长丶护军参领等等重要又有实权的职位。

但若是有心人打听,主导此事之人一律都按在了周忠头上。

甚至非常‘贴心’的暗示买官者:这等重要职位得小心安排,千万不能声张,若是说出去了,他也无法保证能尽快排上。

显然,这个‘左右侍郎’里,安临琛将周忠自己的份也算上了。

麦冬一个位置多卖,一副好口才不说,他能动用的能量显然更多,基本上稍微有点想法的人都被他‘榨’了一遍。

短短一个月不到,光银子就直接收到了100万两,还不包括其他不能折现的珍宝古玩。

安临琛收到明确数目的时候叹了一声:“果然这世上狗大户就是多啊。”

据他所知,前朝一年的税银也就在1500万两左右。

这干一个月,直接快抵上了人家一年十分之一的税收。

这还没算上周忠那里收下的费用。

哪怕他没敢做到麦冬这么大的手笔,捞到的好处也绝对不小。

安临琛盯着手上的汇报折子。

哼,等实习生到位了,他非得来趟大裁员。

现在榨无可榨了,自是要将替罪羊递出去宰了。

安临琛把玩着桌边的玉玺,让麦冬将几条信息递到了一些特定人群的耳朵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