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英这天如往常一样出差三天,刚好是周末,女儿小丫交给莉莉照看。
天气很好,廖莉莉带着家里的两个小男孩儿和小丫,去了人多的集市。
莉莉牵着小丫,小儿子牵着小丫的手,大儿子牵着小儿子的手,走在热闹的人群中。
他们吃了冰糖葫芦,也吃了棉花糖,很是开心。
小儿子:“妈妈,妈妈,我要那个小糖人玩儿。”
廖莉莉:“小糖人?我们的小丫要不要小糖人呀?”
小丫:“要。”
廖莉莉:“那好,我给你们一人买一个,好不好?”
小丫:“好。”
小儿子、大儿子:“好。”
廖莉莉:“老板,小糖人怎么卖?”
小摊老板:“八元一个。”
廖莉莉:“行,给我来三个吧。”
小摊老板:“好嘞。”
廖莉莉放开了小丫的手,准备去付款,小儿子学着妈妈的样子,自己也放松了些,饶有兴趣地看着老板制作着小糖人,不知不觉也松开了小丫的手,小个子趴在木架子上看得入迷。
小摊老板:“这是您的小糖人,拿好。”
廖莉莉:“好,谢谢老板。小丫,这第一个小糖人就给你吧。”
正当莉莉转身低头找小丫的时候,她有点心慌了。
廖莉莉:“小丫呢?”
两个儿子摇头。
莉莉赶紧到人群中去找,都快急得要哭了。
廖莉莉:“小丫,小丫!”
个头攒动的人群,看得她有点儿眼花。
大儿子:“妈妈,我们报警叫警察叔叔帮忙找。”
廖莉莉:“对,报警。”
她颤抖着双手,拨通了电话。
廖莉莉哽咽着,几乎失声说道。
“喂......是警局吗,我要报警!我在市民广场南门......一个两岁小女孩儿丢了。”
不到五分钟,警车到达了现场,询问了详细情况后,马上向所里请求警力支援,开展寻找行动。
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艾英迅速赶了回来,但她很镇定,没有哭也没有闹。
她坐在派出所的椅子上,轻声念叨着:“我想想办法,我想办法,办法。”
正在做笔录的廖莉莉一只手握着她的手,另外一只手则抱着她,廖莉莉内疚自责的心全写在了脸上。
这时候所长孙平安手里拿着一沓资料,走了进来。
孙平安:“请问谁是孩子小丫的家属?”
廖莉莉闻声立刻站了起来问道:“警察同志,孩子的母亲在这儿,我是孩子母亲的朋友,是我报的警。”
孙平安向前走了两步,说道:“我要很遗憾地告诉你们,孩子......孩子找到了。”
艾英这时候一阵惊喜过来拉着孙平安的手臂,含着眼泪笑着说道:“小丫,小丫找到了,太好了,她,她在哪儿?”
孙平安似有些为难的样子,撇开脸不去看她们,调整好情绪后平静地看着她们:“孩子,我们是在野外的山林里找到的,那里野兽频繁出没,她,她......我们赶到的时候,已经只剩下血肉模糊的残骸和被撕咬得破烂的衣服了。”
艾英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没了,这个如天霹雳的噩耗让她晕倒在了当场。
正巧这时候郑文和他的母亲急急忙忙地赶来了,见艾英倒下,似乎猜到了些什么。
他们也不去管艾英如何,只是追着孙所长询问。
孙平安:“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将罪大恶极的人贩子绳之以法的。”
谁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小丫她还这么小。
晕倒的艾英被送往了医院,她虽然已经醒过来,但坐在床上的她目光呆滞无神,她的魂魄已经丢了。
即使是郑文和他的母亲骂骂咧咧地闯进来,她也似乎没有听见似的。
郑文指着艾英大声责怪道:“我当初就说了,小丫由我们照看,你非得抢过去,现在好了,都是你,是你把小丫害死了。”
我和莉莉已经快拦不住了,艾英婆婆的表情狰狞,一副要吃人的模样,是要冲上来打她,她婆婆的怨气实在是太重了!
“都是你,是你害死了我孙女儿,是你,你快把小丫还给我!”
场面一度混乱,可想而知,郑文和他的母亲将所有的责任都算在了艾英的头上,责怪她当初不应该抢走小丫--他们共同的唯一的孩子。
艾英:“小丫?小丫?我知道她在哪儿。”
艾英似一个只有躯壳的肉体,她下了床,缓步走到了窗前,外界的吵闹声她是一丁点儿也听不到,嘴里直念叨着自己女儿的名字:小丫。
我和莉莉和他俩对峙了许久。
“艾英?!”我转头去叫艾英的时候,发现床上已经没了艾英的人影。
莉莉跟着我叫唤艾英的方向看过去,她也有点慌张了。
廖莉莉:“走,赶紧出去找。”
我俩拿起包就往门外跑,把他母子晾在了原地。
当我们找到医院外头的时候,大门的一侧已经挤满了穿着病服的人,他们望着上面,议论着,担心着什么。
我已经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快,过去看看。”
廖莉莉:“诗韵,是艾英!怎么办啊?”
“别急,我赶紧报警。”我一边报警一边往楼顶上赶,可正当我往前冲,耳边还挂着电话的时候,一声重物撞击地面的砰通响,打断了我们。我惊呆了,我的脚步再也不敢往前挪一步。
“艾英!艾英!”这时候的莉莉已经跑了过去,而我才缓缓转过来,看向已经躺在血泊中的艾英。
“活该,一命抵一命!”就在不远处的郑文母子,冷眼看着这群人的热闹,艾英婆婆如此唾弃道。
郑文安慰他的母亲道:“妈,您就别跟她怄气了,不值得!咱们回家好好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孩子我们是得要的,我现在谈的女朋友我得哄着她赶紧给我多生几个。”
艾英婆婆:“是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走,回家去!”
因为小丫和艾英的先后离去,莉莉的内心备受煎熬,她向我倾诉这一切都是她的错,是她不应该放手不管小丫,是她自己太粗心大意。
她将一切过错和遗憾都归结于她自己身上。
莉莉的两个儿子也很懂事,学习上不用她操心,只是两个孩子的性格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不爱说话了。
可能是莉莉潜移默化的无声影响,母子连心,他们能感受到母亲的状态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
小儿子:“妈妈,你开心点儿,我会很乖的,我不会要小糖人了。”
坐在沙发上的莉莉才缓过神来,泪光闪闪,一把抱住自己的小儿子。
她哽咽地说道:“妈妈知道--你最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