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回到96年当歌唱家 > 第90章 一块璞玉

第90章 一块璞玉

第90章 一块璞玉

黑马会所在海市的名媛圈子里是相当有名的。

姜米对它的记忆来自上辈子的一名学生。

虽然是海市“着名纨絝”蒋家二少的太太,姜米却没有混入海市所谓的上流女性圈子,原因是--她忙。

姜老师非常忙,带毕业班的班主任尤其忙,根本没有时间去“黑马会所“这种所谓的妇女天堂享受。

然而她却意外地跟这个与其格格不入的场所有过一丁点儿交集。

在她刚当老师的第七年,当时的毕业6班的班主任生病,她被调去代了一周的课,而在那个班上有一个问题生……

那是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男生,沈默且孤僻。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通常是两种极端,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后者,这个叫张悦的孩子却是前者。

成绩好,但却不合群,这在一般老师眼里倒也不算奇怪,毕竟学习好的学生容易高傲些,但姜米却发现这孩子并不是个高傲的人,甚至于,他也没有高傲的资本。

是的,这个孩子的家庭是特困户,父亲是建筑工人,在他初三的时候因工伤,从此瘫患在家,只有母亲做环卫工人,靠微薄的工资和市里的特困补助辛苦养家,孩子倒是争气,凭着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这所重点高中。

听同组的老师八卦,说入学以来张悦的学费倒是一分不少的按时交,学校要求买的一些教辅书籍也总能按时买齐,猜测孩子家里应该是有亲朋资助的,毕竟凭他自己家的收入水平,这些钱其实挺难办的。

姜米一开始也以为是有亲友资助,又或是孩子的母亲省吃俭用赚钱供孩子念书,谁知代课中的一次临时家长会上,看着对孩子的情况一问三不知的张母,姜米心中升起了疑问,张悦念书的钱不是家长给的,也不是亲友资助,那是从哪里来的?

还没等姜米去问张悦,学校里却开始传起了闲言碎语,有人说看到张悦出入高档会所,偶尔还有价值不菲的豪车来校门口接他放学等等。

而张悦对此既没有反驳也没有否认,他只是依然故我的沈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老师们对这些流言虽然好奇,但也不打算追究,毕竟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都不算大事。

姜米却不能无动于衷,她打听到了张悦出入的高档会所名称……

没错,就是这家名为“黑马”的私人会所,而张悦在会所里以一首歌80元的价格,驻唱赚钱。

姜米难得的动用了一下蒋丞斌的名头,此时的蒋先生在音乐事业上还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蒋二少的富二代名声在外,他的夫人自然很容易就得到了“黑马”会所的会员卡。

令姜米意外的是十七岁的男孩抱着把旧吉他,坐在会所的表演台阶上唱着情歌,眼里的淡漠与温柔的歌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吸引了众多富家名媛们炙热的目光。

那天晚上,姜米见识到了挥金如土的名媛,也见识到了这个少年凭着青涩的脸蛋和凉薄的神情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点歌,一晚上唱六首歌,收入四百八十元,这在2000年左右的时代,已经是实打实的高薪。

姜米向会所经理打听张悦的信息,对方大约是以为这位蒋少夫人想养小男生玩儿,居然一脸正色的表示,这孩子家庭困难,自己是看他可怜才让他在这里驻唱的,甚至会所里为了帮孩子勤工俭学,连一般驻唱歌手的分成都没要,希望蒋少夫人不要影响人家孩子。

被“教育”了一番的蒋少夫人心情覆杂的离开会所,之后也没有跟学校里的人说,毕竟她只是张悦的临时代班班主任,一周之后,原班主任康覆回来,姜米也就不再管他们这班的事了。

姜米原本以为,凭张悦的歌喉,未来想吃音乐这口饭应该是很简单的,却没想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过这个男生的消息,直到二十多年后,学校在市周边的新兴小区造分校区,姜米在工地上遇到了一个搬水泥的工人……

年近四十的男人被烈日与时光晒得满面沟壑,姜米能认出他完全是因为,这人一边推着装满水泥的手推车,嘴里一边哼唱着歌,那独特的歌声听在姜米的耳中立刻就想起了那个在台上抱着旧吉他的少年……

姜米在附近的施工责任名单上,看到了张悦的名字,他没有成为一名歌手,而是和他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城建工人。

*

姜米后来跟蒋丞斌聊起这个学生,蒋二少却表示并不意外。

他说:“很简单,他的家庭情况是无法培养他成为一名歌手的,而他在高考在即的情况下还要去会所唱歌赚钱,这其实就是在提前挥霍自己的未来,他的高考成绩必然不会很好,不要说一本,二本都不一定有,而他的家庭甚至可能连二本的学费也负担不起,他更可能是花更多的时间去会所唱歌,但也仅止于此了,没有专业训练,唱歌就是一口青春饭,阔太太和名媛顶多喜欢他三五年,过了二十五岁,就没什么市场了,到那个时候他再转行,能干什么?”

姜米当时有些惊讶于蒋丞斌的通透,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丈夫原来不是个只会玩音乐的二世祖,他其实远比自己更了解人和人性。

而这一世,姜米想起张悦,还是有些可惜,或许自己可以养成一个歌星?

*

按眼下的时间来看,张悦应该还在高二,根据上辈子了解的情况,张悦是在高二下半学期开始在黑马会所驻唱的,姜米于是决定去“蹲守”。

姜米的运气不错,在“黑马”蹲守了一周不到,她就见到了张悦,大概是这孩子第一次上台,他甚至连穿着从高年级学长那里买的二手校服,抱着那把旧吉他就上了台。

不得不说,他的这个扮相实在太与众不同,台下聚会闲聊的男女们都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了目光。

男孩在台上拘谨地鞠了一躬,然后坐在圆凳上弹唱了起来,他甚至不知道去调整话筒的高度,还是大堂经理跑过去替他调整的……

这样生涩的表现引来台下的一阵窃笑,虽然并不多,但少年显然是看到了,脸上窘迫的神情更甚,但手中拨动琴弦的动作没有停。

前奏结束,男孩开口,他唱的是这时期流传度非常广的一首校园情歌,他独特的歌喉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收束起来……

姜米在台下认真听着,同时拿着小本本记录着男孩唱功上的问题,以及后续的训练计划,突然感觉到身旁有人坐下,她侧头,看到了蒋丞斌。

蒋丞斌则看着姜米手下的笔记本,暗暗唾弃自己此前的多心。

“你就是来看他的?”他故作镇定地轻声问。

姜米笑着点头,将手里的笔记推给他看:“声音有特色,音域广,感情丰富!这孩子很有潜力!”

“这孩子今天第一次登台吧?你很早就注意他了?”蒋丞斌看着笔记本上两三页的音色分析,和训练计划,这显然不是刚刚这一会儿写成的,不禁好奇。

姜米一楞,意识到自己似乎漏了点馅儿,但她很快便笑着说:“我听雯雯说的,她那圈子消息总比我多嘛!”

蒋雯这姑娘在互联网上算是小有名气,演过几部电视剧的女配角后,她毅然放弃了演艺圈,转而专心绘画,考入了海市美术学院,还没毕业就出版了一部漫画集,如今毕业便创办了自己的画廊,已经办过一次画展了。

这姑娘现在算是真正的名媛,蒋丞斌自然是知道的,听到说是蒋雯介绍的,倒也不惊讶了,蒋雯不管是在演艺圈还是在美术圈,都有不错的人缘,这也是让蒋家人安心的一件事。

蒋丞斌听完了张悦的歌,评价道:“确实有天赋。”

姜米笑说:“这可是块璞玉,我要签!”

“他还未成年吧?”蒋丞斌注意到男孩身上的校服说。

“嗯,高二,快了。”

“哦,那可以签下来,先培养起来。”蒋丞斌点头,赞同女友的计划。

*

张悦初次上台,表现得并不出色,一首歌唱完也就没有人点他的歌了,他抱着吉他下台,看着经理忐忑不安地说:“黄经理……”

大堂经理黄登科朝他摆摆手:“没事的,刚开始都这样,你明天再来唱,我们签了合同的,这个礼拜肯定是会让你唱完的。”

张悦感激的点点头,接过黄登科递给他的一张百元票子,有些惊讶:“这个……说好八十块一首歌的……我,我没有零钱找……”

黄登科拍他肩:“不要找了,我跟老板说了你家的情况了,他说的,今晚一百块,多的算你的小费。”末了又笑说,“不要大惊小怪的,以后这点小费不够你看的!拿去,快点回家!”

张悦接了钱,朝黄登科鞠躬,又说了些感谢的话,离开会所。

走出会所,已是深夜,街上往来的车辆如水中游鱼,但路上的行人却已经不多,张悦背着吉他慢慢走着,他要走上一段路才能到最近的公交车站,坐车回家。

走了不久,张悦忽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回头看去,见是个陌生的年轻女人,她身后还跟着一个男人。

“你……叫我?”少年问。

姜米笑着点头,递给他一张名片:“我们是囚牛音乐公司的,刚刚听了你的歌,觉得你很有潜力,这是我们公司的名片,方便的话,可以来我们公司看看……这是我的电话,你有疑问也可以直接联系我!”

张悦狐疑地接过名片,被姜米这自来熟的一串话闹得有些懵,一脸无措地看着眼前的女人。

姜米则是说道:“很晚了,你早些回家,有问题给我打电话!”

说完,姜米拉着蒋丞斌离开,回到会所附近的停车场——蒋丞斌的车停在那儿。

*

“你为什么不直接问他家的电话号码?等他联系我们……万一他要是不相信你说的呢?”蒋丞斌发动汽车,嘴里却是有些疑惑地问道。

“他家没电话……”姜米一说完,又是一楞,连忙补救,“雯雯说,这孩子是个特困生,家里特别穷的,没有电话……不然也不会跑来这里唱歌赚钱了。”

蒋丞斌哦了一声,沈默地开车上路,半晌,忽然说:“雯雯怎么对这孩子这么熟悉?难道是想搞什么姐弟恋?”

姜米连忙否认:“哪有!雯雯就是发发善心!这孩子跟雯雯高中读的是同一所学校,也算是帮助学弟嘛!哈哈!你别乱想!”

一边说,姜米一边在心里暗暗向蒋雯道了个歉,以及想着什么时候要找蒋雯沟通一下,免得这误会越闹越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