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灭宋令,专杀士大夫!
八月十六,科举考试正式开始,策论的题目就是《宋国和我国制度之优劣比较》。*r·a+n′t?x¢t../c¨o¨m¢这一方面,是考察士子们的学问。另外一方面,就是对正式伐宋做舆论准备了。八月十九,科举正式放榜,录取的进士达到了四千零七十八人。这数字也太恐怖了。本来在金国年间,一年平均科举录取的人数就在百人左右。宋国略多一些,一年平均三四百人。赵朔让新科进士担任基层官吏,以前一年录取的人数在两千人左右,本来就已经够惊世骇俗的了,现在又直接提升了一倍!这些新科进士们大概能猜到赵朔的心思。赵朔要发兵宋国了,宋国的面积相对於赵朔的领土来不算广大,但是人口多达八千余万。世子即將攻取的阿尤布王朝,人口恐怕也接近千万。这一下子就是近一亿人口的进帐,治理这么多的人口,当然需要大量的“自己人”。不过,隨著赵朔在八月二十三这天,发布天下的一道《灭宋令》,这些新科进士们发现自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这份《灭宋令》的第一部分,就是宣布灭宋的原因。首先,当然是宋国劝进赵朔,挑拨离间,理应灭之。不过,这个原因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一笔带过。然后是第二个原因,八个大字:华夏一统,汉人归一!统一,是每个华夏朝廷的必然使命。宋太宗赵光义驴车漂移,放弃了燕云十六州,与辽国签订和约。后来,宋真宗签订《擅渊之盟约》,放弃了华夏一统,就等同於放弃了华夏朝廷的责任。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檜,“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之决定,更是华夏的罪人。今日,赵朔发兵,要让华夏重归一统,让天下汉人重归一统。什么赵朔头上还有个蒙古朝廷蒙古朝廷是让赵朔缴纳赋税了,还是献上美人了说直白一点,就算现在的蒙古大汗窝阔台,都得恭恭敬敬地称赵朔一声姐夫。第三个原因,则是宋朝辜负了汉人。汉人在赵朔的治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拓地何止万里但在宋国君臣的指挥下,先不能取燕云十六州,后有靖康之耻,丟了北方半壁江山,向异族缴纳岁幣。这样的朝廷,不配做汉人的朝廷!南方的赵官家不行,就换北方的赵官家来!《灭宋令》的第二部分,则是明牌了,宣布此次的出兵情况。*y_d¢d,x~s^w?./c_o?www. 其一,內七省十四个万户,海军正红旗一个万户,全部参与这场灭宋之战。虽然赵赫西征时,这十四个万户都抽调了一个千人队出去,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已经补足了建制。灭宋的正规军,达到了十五万之眾。他们原本的防区,交由从外六省调来的色目正黄旗第一万户、色目正蓝旗第一万户、色目镶蓝旗第一万户,色目镶红旗第一万户,共四个万户作为留守的正规军。其二,內七省共出府兵十四方,参与这场征宋之战。灭宋两年之后,內七省的租税,统一降低一成。当初赵朔灭金之后,河北山东的赋税已经从四成降到了三成,灭宋之后再降一成,也就是只有两成了。其余內五省的赋税,也將在灭宋之后从四成降为三成。这就是赵朔向著天下汉人,放出的再明显不过的信號:吾与尔等共天下!归顺的越早,越有肉吃!《灭宋令》的第三部分,重中之重,宣布战爭中以及战后对宋国的处置。其一,大军所到之处,望风归降者。保证军民百姓的人身和家宅、浮財之安全。若有负隅顽抗者,杀尽城中官员、縉绅之家的男丁,女子贬为奴隶。普通军士十中抽二而杀,虽然看起来残酷,但是,相比赵朔灭金乃至於域外征战,可要仁慈多了。其二,灭宋之后,统一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执行北方律法。凡有不遵者,一概男丁斩首,女子贬为奴隶。按说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赵朔特意强调了一下。因为,宋朝的制度和赵朔的制度,差距太大了。宋国不抑兼併,士大夫们、朝廷官员们通过种种手段,巧取豪夺,兼併了大量的土地,拥有著大量的佃户。比如秦檜吧。溧水县石白、固城湖中有圩田约十万亩,绵亘八十四里,號永丰圩。起初是官府所有,百姓承佃,后来就成为了秦檜的私田。另外,秦檜在金陵还拥有永寧庄、荆山庄等田產,所有土地加起来在六七十万亩左右。即便秦檜死后,“家道中落”,还拥有四五万亩土地。还比如“中兴四將”之一的张俊,拥田高达百万亩。其他的官员士大夫,虽然规模不如他们俩,但对普通百姓们也绝不会手软,粗略统计,南宋沦为佃户的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佃户们面临的问题,不仅是要遭受地主的盘剥,还有最关键的,是和地主在法律地位上的完全不平等。*¢第÷{一%1?看?书<×网}? ?~已¨¢发>布?最e@新?章×节:佃户们连性命都无法保证,就更別提妻女的安危了。原本北宋时期,地主打死佃户,处罚是发配到邻州。这已经是够轻纵的了。但到了南宋时期,越发变本加厉,改为发配本州。本州才多远这种惩罚有什么威力时人记载,佃客因此“人命寢轻,富人敢於专杀”。 到了四十多年前的宋光宗时期,更不得了,规定佃户没有控告地主的权力。之前都“富人敢於专杀”了,现在地主杀死佃户简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跟捻死一只蚂蚁都差不多。这种生活,官员士大夫们真宛如身在天堂,盼著这样的日子永远持续下去。佃卢们则宛若地狱,苦不堪言。赵朔这《灭宋令》,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那些士大夫们,我征服宋国后,就是要夺了你们的土地和特权,毁了你们如同天堂的日子。如果不服的话,儘管组织兵马相抗,看看谁的刀剑锋利。也是明明白白告诉佃户们:新的朝廷,不但会给他们分土地,田地租税只有四成,还给予他们堂堂正正做人的权力。到了域外,甚至能做人上人!一言以蔽之:宋国与士大夫共天下,赵朔则与愿接受他制度的汉人和蒙古人共天下!这份《灭宋令》一出,天下震动!中都城,春明楼。春明楼是中都城最大的酒楼,如今科举考试刚刚结束,士子们还没有分配职司,自然成了士子们的聚集之地。“哎!王上对宋国百姓的一片仁心是好的。但是,现在发布这《灭宋令》,何必谈什么均由地那些官员士大夫,为了他们的土地和特权,还不得和王上拼命操之过急,实在是操之过急啊!”一个雅间內,黄震喝了一盏酒后,向中都新交的好友文仪看来。黄震也是宋国人,家住庆元府慈谿县古窑(今浙江省寧波市慈谿市掌起镇戎家村),今年二十一岁。如果歷史正常发展的话,他会在二十年后,在宋国中进士,最后官至江西提点刑狱、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其为人清介自守,为权豪所忌。宋朝灭亡之后,隱而死。赵朔所在的国度又不是胡人的朝廷,早就有一统天下之势,所以年少成名的黄震,也来参加了赵朔的科举。赵朔的科举比宋国难度小多了,他今年就高中进士。黄震家中田地不多,又深知佃户的疾苦,对赵朔均田地保护佃户的命令倒是没什么不满,但他认为,何必现在说得那么清楚呢如今“北方赵官家”的名號早已传遍了宋国,以赵朔的兵威,江南大部可以传而定。然后,赵朔还不是想让那些士大夫圆就圆,想让那些士大夫扁就扁现在直接宣布对这些官员士大夫的策略,岂不是打草惊蛇,引得那些官员士大夫拼死反抗黄震和文仪都是江南人,又年纪差不多,还同科中了进士,如今已经成为了朋友。黄震少年心性,如今几杯酒下肚,难免交浅言深起来。不过,文仪却微微摇头,道:“操之过急你没看,王上的灭宋令发出之后,我们那些同年是多么振奋那些落第的士子们,是多么欢呼雀跃吗”黄震苦笑道:“他们当然支持了。王上杀的南方官员越多,空出来的官位也就越多,咱们的同年也就有更多的升官机会。杀的南方文人越多,那些落第的士子以后参加科举,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我是真心为王上考虑,才觉得王上此举操之过急。”文仪却依旧摇头,道:“有没有可能,王上的本意,就是要多杀一些江南的文人士大夫呢”“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谁是王上的支持者,谁是王上的反对者”“当然是,那些佃户和平民百姓,是王上的支持者。那些不愿意放弃广大土地和无数特权的官员和士大夫,是王上的反对者。”“还是的啊!”文仪微微一笑,道:“如果王上按照你说的,灭宋之后,再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那些官员土大夫,明面上不敢相抗,但暗地里做小动作,总是免不了的吧宋国得多长时间,才能彻底安定”“如果这些人的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朝廷成为朝廷官员,对王上的各项政令阴奉阳违,岂不是更加麻烦王上总不能禁止江南人参加科举吧”“王上的宏图,远超秦皇汉武,恐怕阳光照耀下的每一寸土地,他都想纳入掌握之中。如果陷入这些反对者的纠缠中,会浪费王上多少时间他们配吗”黄震若有所思地道:“所以,王上的意思,是让这些人主动跳出来,毕其功於一役”“不错,正是如此。还有,八旗军征战辛苦,总得给足够的赏赐。这些人如果不跳出来,王上搞赏八旗將士的財帛女子,岂不是要从国库中出了”“所以,你是赞同王上的决断了”文仪毫不犹豫地点头,道:“那是自然。杀吧!杀吧!杀江南士大夫个人头滚滚,杀出个朗朗乾坤!自从蒙古崛起以来,整个世界已经变了。我汉人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实现千秋伟业,就看这一遭了。万不能被这些江南士大夫,拖了后腿!”文仪原本对天下大事不感兴趣,觉得天下只是治乱循环而已。所以,只是酷爱读书,耕读传家。不过,他绝顶聪明,自从发现“天下再无飢”成为可能,决定入仕以后,对天下大事下了苦功。他发现,不仅是“天下再无飢”成为了可能,而且汉人最辉煌的时代即將到来。江南士大夫如果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绊脚石,当然要毫不吝嗇地碾压过去!和林城,万安宫。“大汗,这是赵朔发布的《灭宋令》。”镇海將一份文书,递到了窝阔台的面前。窝阔台最近的心情,相当不好。贵由参与西征,魔下都是草原战士,竟然战功落在了赵赫之后,把阿尤布王朝都输了。非但如此,眾多真神国主,是从他的方向突围,丟了大脸。不过,看完了这份《灭宋令》之后,窝阔台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赵朔竟然得意忘形了!这是长生天保佑我窝阔台!保佑我黄金家族啊!”镇海道:“大汗何出此言”窝阔台道:“赵朔身上有大宋宗室血脉,天下几乎尽人皆知。如果,他在《灭宋令》里,直接来个认祖归宗,宋国岂不是可以传而定现在,他发布这《灭宋令》,却是逼著那些江南的官员地主们,和他拼死相抗。如此看来,岂不是得意忘形了吗”镇海微微摇头,道:“赵朔如果认祖归宗,那些官员士大夫,只是不反对他做江南人的皇帝而已,而不是不反对他的制度。也许,赵朔这样做,是想將反对他的人一网打尽”“你不懂,你不懂。”窝阔台自信满满地道:“普天之下,宋国的筑城技术最为高明,又有八千多万人口。如果宋国一心坚守,不与赵朔野战,赵朔恐怕会顿兵坚城之下,损兵折將,吃凭生最大的一场败仗啊!”“呢——希望如此吧。”窝阔台如此自信,镇海也不好多言。不过,他心中暗想:宋国的確人口眾多,城池坚固。但赵朔的攻城技术,天下第一啊!那些官员士大夫虽然可能拼死反抗赵朔,但是那些占全国一半人口的佃户,可会非常支持赵朔啊!赵朔攻不下宋国还则罢了,如果这种情况下,还乾乾净净地吞下宋国,那就会获得八千多万真心效忠他的汉人人口。到了那时候,別说蒙古其他四系加起来,也远远无法与之相抗了。即便蒙古和欧罗巴诸国加起来,也难以相抗!因为,从人口上讲,赵朔灭宋之后,三分天下,恐怕能有其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