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婚礼的第二天,姜迟带着新夫人要去宫里谢恩。
因为这婚礼是御赐的,所以他们来拜见一下宫里的人也不算出格;再加上,因为姜迟双亲已经故去,新妇没法拜见高堂,所以就来宫里拜姜云清了。
这也是萧祈的意思,想让姜云清和他们多亲近一些,将来总没有坏处。
姜云清近日和林昭仪走得近,于是又邀请了林昭仪一大早去她宫里。
林昭仪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她平时在宫里要做的事情不多,闲着也是闲着,还巴不得去围观新鲜事。
姜迟和黄姑娘谢完了萧祈,才来到姜云清这里。
远远看见姜迟手牵着黄姑娘走来,还时不时和她低语几句,那模样瞧上去要多体贴有多体贴。
而黄姑娘呢,面上带笑,又有几分羞涩,小鸟依人的模样。
林昭仪忍不住小声和姜云清感叹,“还真是一对璧人啊。”
姜云清也在她耳边道,“这婚事也有你的主意,是你选的好。”
“我也只是看看画像,最重要的还是他们两人好。”林昭仪谦虚。
心里又有几分感慨,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大多数人在成亲前是没有见过面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像姜迟和黄姑娘这样的状态,已经算是非常好了。
那一对新人过来给她们行礼,“拜见娘娘。”
姜云清也有些别扭,只能对他们挥挥手,“免了免了,这里没有外人,还是叫我姐姐吧。”
黄姑娘接过宫女奉来的茶盏,“姐姐请喝茶。”
姜云清喝了茶,又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她,然后说了些什么“你们二人好好过日子”之类的话。
说道最后,可能又入了情境了,不自觉带入了姜家长姐的身份,竟然把自己说哽咽了。
那边的姜迟,大概也是被姜云清的话触动到了,又想起了这些年自己和长姐的不易,也红了眼眶。
黄姑娘呢,一方面也心疼姜迟,一方面也感叹姜云清的不易,也拿起了帕子擦起了眼泪。
林昭仪只得出来主持一下氛围,不然再这样下去,他们得哭成一团了。
“话说,你们成亲之后有没有什么打算啊?”林昭仪想转移一下眼下他们的情绪。
不料,姜迟却道,“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回尚将军那里,等西戎问题解决了就回来。”
“啊?”林昭仪有些惊讶,“这……可你们不是才成亲,那岂不是……”
尚将军已经带队回潼关了,岂不是刚成亲就要分开?
又想到,姜迟的双亲去世,也没有其他兄弟住在一起。府里到时候就剩了黄姑娘一个人,可怜了黄姑娘。
其实对于大多数燕京姑娘来说,姜迟的这种家庭算是个很不错的理想状态:府里关系简单,不用服侍公婆丶也不用处理妯娌关系丶更不用每日遵守什么规矩,嫁进去就手握管家大全,当起主母来。
可是若是姜迟这种情况,那留黄姑娘一个人在府里未免也太孤单;或许这个时候宁愿有能斗斗嘴的妯娌了。
总之也有些矛盾。
本想着活跃一下气氛,可这个话题引出来,气氛好像更低落了。
反倒是黄姑娘笑道,“男儿本就该建功立业,只有妇人才会整日闷在府里不出门。在成亲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这些,也做好了准备。再说,夫君也不是一去不回了。”
姜迟回握住她的手,“等到潼关战事结束,我就立刻回来。”
黄姑娘望着他,“我只是会担心你,想念你。”
姜云清也心疼起黄姑娘的际遇来,拉了她另一只手推心置腹,“你平日里若是觉得闷,可以随时进宫找我说话,我每日都有空的。”
“这可以吗?”黄姑娘还有些担心圣上会不会不允。
毕竟她听说,宫里面的那些小主娘娘们,就算是亲娘进宫也要得了圣上同意的。
“当然是可以的。”姜云清拍了拍她的手背,不动声色,“我在这里陪你说话,让林昭仪去帮你向圣上要个令牌,你有了令牌就可以随意进出了。”
林昭仪:???怎么又?这似曾相识的剧情?
“去吧。”姜云清微笑着目送她出门。
*
紫宸殿里,萧祈对她的到来感到有些意外,“你不是在陪姜云清吗?”
“受人之托,替人办事。”林昭仪双手一摊。
萧祈摇摇头,知道是姜云清的打趣,有些无奈。
送令牌也不急于一时,一会儿托人送到府上也是一样。
林昭仪既然已经来了这里,干脆就在萧祈对面坐下,手撑着下巴,打算在这里待一会儿。
见萧祈要放下手中的东西,连忙摆摆手,“你忙你的,不用管我,就当我不存在就行。”
萧祈搁下笔看着她,“你认为,你在这里,我还能分心去做别的事?”
这是表示……全心全意都在她身上的意思是吗?
果然,下一秒,萧祈就又说道,“你在我身边,我的注意力自然就全在你身上了。”
林昭仪抿了抿嘴,“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会说话……”
“以前你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萧祈心情很好地问她。
“老实说,以前也没想过要去仔细想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林昭仪实话实说。
从前萧祈对她而言是陌生人,自然不会去没事就想他,后来慢慢变成朋友。
就算是普通朋友,也不会花心思去想他太多。
后来呢……
似乎会渐渐地丶有事没事地丶多想一些。
“那现在呢?”萧祈不放过她,又追问。
林昭仪实在不太懂怎么概括一个人,只能承认道,“好人。”
萧祈:……
林昭仪见她又把话题聊死了,连忙找话题补救道,“对了,我听说姜迟马上又要回潼关了。”
“嗯。”萧祈点点头。
“黄姑娘也是不容易。”林昭仪叹了口气,“刚成亲不久就要分开,就算是成亲多时的夫人们和夫君分开,也会很舍不得吧。”
“这也的确是没有办法的事。”萧祈道,“好在这也只是一时的,不然也可以学尚将军带着他的夫人,常年住在潼关那里。”
“潼关那里靠西戎很近吧?”林昭仪问道,努了下嘴,“也不知道那里的姑娘们好不好看,有机会还想看一看。”
她还没见过西戎那里的姑娘长什么样,听闻晋王萧祤是有一些西戎的血统的,所以他的五官较萧祈会更立体一些,眼神也更深邃一些。
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更颠倒众生。也难怪燕京里那么多姑娘都说他长得极是俊美,想要嫁给晋王了。
由此可见,西戎那里的姑娘应该还是很好看的。
于是又开始乱想,那些话本情节里也有过什么,将士带了个在西戎救的可怜姑娘回去的故事。也不知道他们留在燕京的夫人会作何感想。
萧祈没回答她这个问题,而是说,“晚上带你去个地方。”
**
萧祈说的地方,是宫里的城楼上。
顺着长长的坡道走上去,就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看见燕京万家灯火。
林昭仪也是头一回知道,宫里有这么个能俯瞰燕京的地方。
城楼上的风还有些大,来之前他们倒是很有先见之明,都披了件披风。
萧祈有些不放心,又看了她领口一眼,想确认她的是不是系好了。
“站在这种地方,有些不自觉想要思考人生。”林昭仪顿时有了这样的感悟。
“我之前也站在过这里。”萧祈和她一样眺望着远方,“站在高的地方,的确容易思考起一些有的没的。”
这也是萧祈的优点之一,林昭仪会发现,不管自己说了什么想法,萧祈总能附和上一些,或者和她有相同的想法。
“在这里应该可以看见很多地方了吧?我们上次去的是哪里?”林昭仪对燕京的地形并不是很了解,也只出去过一次,便想着找一找燕京繁华的地段。
萧祈指了个方向,被他指的地方灯火通明,“在这里可以看见汀芷楼,如果从汀芷楼的阁楼往这里看,应该也能隐隐看到皇宫的城楼。”
皇宫的地方离燕京中心并不远。
他一直望着那里,好像意有所指的样子。
“我看书上记载的,等到新年的时候,宫里也会有烟花。”他又补充,“到时候,不管在哪里都能看见。”
算算时间,离新年也不远了。
如今还没到最冷的时候,裹着厚一些的披风还能御寒。站在城楼上半天,倒也没有冻僵。
两个人就这么肩并肩站了一会儿。
直到萧祈又说,“上次的那个赌注是你赢了,你想要什么?”
“你还记得那个赌注啊?”林昭仪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没什么特别想要的。”
在宫里的好处就是,吃穿不愁,不用为生活操劳;还有份例可以领。她似乎也什么都不缺。
“自然。”萧祈一本正经,“但凡和你说过的话,我都记得的。”
林昭仪还是没想到要些什么。
很多时候,在当时去讨论要不要打个赌的时候,本意并不是为了赌注。
“回去吧,站久了容易受凉。”萧祈拉起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