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在战场上拼杀。?s-o·s^o¢x!s!w*.*c·o+m+
但现在他只能这么做,才能向上级有个交代。否则等来的可能是军法处置。到那时,更加没有尊严。就算侥幸活着,他这辈子也会被人嘲笑。再也抬不起头来。这比死还要痛苦。下定决心,他叠好白毛巾,咬住,拔出刀。“桥本君,你想当逃兵吗?!”门突然被拉开,司令官在几个副手陪同下出现。桥本起身敬礼,没说话,不知道该说什么。司令官斥责他,“胜败乃是常事,如果你死了,谁来对抗那支军队?”“你是与他交过手后活下来的人,比你的前辈土非圆中将幸运多了。你见过他的手段,下次再战时,才有经验和教训去应对。如果换了新的指挥官,由于不了解情况,加上高傲自大,可能会重蹈覆辙,牺牲更多帝国勇士。”“所以,好好活下去。想想怎么对付敌人。敌人大肆庆祝,而你在这里做这件事?这不是正中他们下怀吗?他们不动一根手指就解决了一个对手师团长,多轻松啊!”如果司令官不出现,桥本除了自杀别无选择。¢e~8¢z`w?.¢n.e~t^至少以后提起,会说他敢于承担责任。现在司令官如此说,他便顺水推舟,“遵命!”“司令官阁下,我一定会奋力杀敌,报答您的恩情!”司令官拍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你不需要报答我,以后跟着新司令官,替陛下分忧。新司令官?桥本反应过来,司令官这是来告别的,让他感动不已。“司令官阁下,您要去哪里?”“没什么,就是调到新岗位,依然为陛下分忧,不用多虑。”有了司令官的求情,桥本只是受到了一些处罚。但影响不大,他依旧留在这里继续与虎头山对抗。莱阳城。陈江山感到有些意外。有名的方面军司令,就这么被调走了?还以为他会气急败坏,再次调动大军前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换人了。但方面军司令官这个职位,在八年的抗战中,一共换了七个人。其中最著名,任职时间最长的是第四任冈村宁次。这个老家伙什么时候才来呀?有机会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西北战线。李云龙跑到师部软磨硬泡,“师长,给我批一个月假吧!”“我要去趟虎头山!找陈江山那小子,不,陈大旅长取经!你看,连一个平安城都不知道怎么打,那个小子一下拿下五座城,抢了我的风头!以后我还怎么混?”看到李云龙头痛,师长训他, “急了吧,还骄傲吗?以前总觉得自己天下第一,现在知道山外有山了吧?”“一个月假?你倒是想得美!”“请假去找日本人请,看他同意不同意一个月不打你!”李云龙又羡慕又嫉妒,心里痒痒得很。¨5′0′2_t¨x^t\.,c\o·m/同样是人,他自己走了大半个中国战场的老将,怎么就不如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了?“好了好了,耐心等着吧,”师长看他心烦意乱,也不为难他,“陈旅长过段时间会来西线一趟,想找他取经的人多了去了!到时候,凭本事争吧!”听到这话,李云龙拍腿大笑,小子,你赶紧来!不把你脑里的东西全掏出来,老子跟你姓!委员长的家里。他正在和一个穿黑色便装、头顶有点秃的中年人聊天。“虎头山的八路发展迅速,你有什么办法吗?”中年人坐得笔直,很恭敬,“委座,不如让特工小组秘密除掉他,再嫁祸给日本人?”委员长笑笑,立刻否决,“这一招不行。”“你忘了鬼子的特种大队也是被他灭的,他手下也有特种部队。我们的竹下俊突击队吃亏很大吧?但竹下俊也被他干掉了。”“当年他在金陵周边一个人一枪就消灭七八百个鬼子,你说我们的特工小组能是他的对手吗?去了也是白白送死。”中年人站起鞠躬认错,“委座,是属下考虑欠缺。”“不过,我们可以用江湖手法或者女特工。”萧老太爷安慰夫人,“别担心,他们说是接我们去看小雅的。”“啊?”一提到女儿,萧太太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她此刻的心情异常复杂,既感到期盼又担忧不已。但她很清楚,鬼子来找他们准没好事……舒城。同样的一幕也在周继先家上演,深夜里也来了一队鬼子……这事儿真奇怪!这一队鬼子的目光竟然带着内容?周继先暗觉不妙。可是他想不出自己哪里出了岔子,能让这群人半夜找上门来。毕竟自己是被指派当了维持会的会长,简单说,也算是鬼子圈子里的人。“三岛先生,你们三更半夜跑进我家,最好给个正当理由,不然我直接去司令官那里告状。”周继先见过了风浪无数,哪怕枪抵在脑门上也不会惊慌失措。领头的三岛脸上挂着冷笑回应道:“哈哈,这时候来找周会长当然有重要的事,请您配合,走一趟就是。即便有些地方让您不舒服,您只管投诉,我愿意接受责罚。”这帮小日本说话底气十足,说明可能真的出大事了。周继先开口说:“那我穿件外套行吗?外面有点冷。”鬼子点头示意,“当然可以,您慢慢来。”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其实他们根本不打算给他逃跑的机会。意识到自己此行可能凶多吉少,或是一时半会回不来,周继先嘱咐管家守好门户。穿上衣服后跟着他们出去,并试探着问:“三岛先生能否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周会长到地方自会明白一切。”很快他就意识到这不是邀请那么简单,而是强行带走了自己。从府邸出来的一个中年男子随即得到了消息:萧氏夫妇已被带走;周继先也被控制。“很好,”那人露出满意的笑容。毕竟此次手下办事效率极高,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随后他又下了指示:“让各地报社多印报纸,数量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