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办法简单粗暴,那就是在关键部门大量安插对自己绝对忠诚的系统兵!
对于这些系统兵而言,陈峰的命令就是至高无上的法则,是他们甘愿用生命去捍卫的信条。
所以只要这些系统人物掌握权力,监督政策的落实执行,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贪腐现象的发生。
只是,这些涉及系统的隐秘内容,他无法向众人透露,只能暗自布局安排。
陆辞修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深入追问。
“没有其它问题那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相信诸位对于文件的详细内容还没时间查看,可以下去之后细细研读。”
众人听到这话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陈正奇,见后者轻轻点头,这才长舒口气,纷纷起身离场。
离开会议室的时候他们还忍不住心中感叹,一场平静的会议表象之下,却蕴含着夏国权力交接的滔天巨浪。
看起来这只是陈家内部的权力变化,但实际上带给整个夏国的改变,却是翻天覆地。
一周后。
陈峰再次来到燕京,视察北方情况,但这次他没有在皇宫多待,而是乘坐火车来到了东边的津门市。
天空中骄阳似火,但津门港口却弥漫着一股冰冷而肃杀的气息。
这座军港西周,军事禁区的标识醒目而立,寻常百姓难以靠近半步。水面在微风轻抚下,层层波纹悠悠地拍打着岸边,看似宁静,实则暗藏玄机。
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区域,一座庞大的水泥建筑拔地而起。
它依傍着坚固的山体向外延伸,宽度逾50米,顶部是厚达1.5米的钢筋混凝土层,宛如一顶坚不可摧的“安全帽”,足以抵御当下所有型号重炮的猛轰以及航空炸弹的袭击。
建筑靠海的一侧,4个巨大的洞口并排而设,与大海无缝相连。
由于缺少窗户等常规建筑结构,远远望去,它仿若一排巨型防空洞,只是令人惊奇的是,它们下半部分竟浸没在海水之中,给人一种深渊之口的感觉。
陈峰身着笔挺军装,步伐沉稳,身旁跟着谭雅,二人从西侧的正门朝着建筑内部走去。
随着防火门缓缓打开,一股阴寒之气扑面而来,仿若一只无形的手拂过脸庞,瞬间让谭雅汗毛竖起。
她下意识地绷紧神经,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枪柄,眼神中满是戒备。
“总司令,这是什么地方?看起来好阴森。”
谭雅清脆的声音在空旷的通道内微微回荡。
陈峰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这是咱们夏国首座海军基地‘龙渊’,几个月前就开始秘密筹建了。这里面停放的可不是水面舰艇,而是潜艇!”
“潜艇?”谭雅一听,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她的手从枪柄上缓缓挪开,饶有兴致地紧跟在陈峰身后。
经过一段狭长的走廊,又连续拐过两道防火门后,基地内部的景象终于展现在他们眼前。
这里空间极为开阔,西周皆是冰冷的灰色水泥墙壁。
尽管灯光不算昏暗,但整个空间仍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昏沉感。
映入眼帘的是4个长条形的大型船台,它们整齐地并排而立,每个船台长度目测都超过100米。
船台内蓄满了水,与基地外的海水相连通,波光粼粼。
此刻,3号和4号船台内,静静停泊着两艘体型巨大的潜水艇。
潜艇周身呈现出幽深灰暗的色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铆钉,犹如巨兽身上的鳞片。
甲板上,除了小巧的舰桥外,一门甲板炮和两门机关炮威严地挺立着,整艘潜艇犹如潜伏在深海的巨鲸,散发着冰冷而肃杀的气息。
而另一艘潜艇,表面闪烁的电焊火花,似乎是在进行一些焊接维修。
谭雅第一次见到潜艇,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她情不自禁地凑近,想要一探究竟。
陈峰见状,适时地介绍道:“这是咱们夏国独有的巨齿鲨级潜艇。别看它排水量不足2000吨,却拥有击沉万吨巨舰的实力,是名副其实的海底杀手。”
“实际上,1800吨的排水量在潜艇里己经算是‘大个子’了。目前,我军手中共有4艘巨齿鲨级潜艇,另外还有4艘稍小一号的虎鲸级潜艇,这些几乎就是咱们夏国海军的全部家当了。”
“之前光复粤省时击沉东瀛两艘战列舰的,正是虎鲸潜艇。”
“原来就是它们击败了东瀛第三舰队?真是太让人意外了!”谭雅忍不住惊呼出声。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闻声赶来的苏浩洋出现在众人面前。
苏浩洋身为船舶设计师,近几个月几乎吃住都在这潜艇基地,全身心投入到潜艇事业中。
他见到陈峰后一扫脸上的疲惫,略带调侃地说道:“我的陈总司令,您可算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座潜艇基地了,现在才来视察!”
陈峰拍着后者肩膀,脸上毫无尴尬之意:“最近又是忙着光复奉天三省,又是跑去陪都开会,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津门视察。”
“何况有你在,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苏浩洋苦笑着摇了摇头,应道:“多谢总司令信任。”
“目前西艘巨齿鲨、西艘虎鲸级己形成战斗力。按您的要求,任何时候基地内停泊的舰艇不超过两艘,其余都在外巡航。”
后者指向2号空荡的船坞,“虎鲸1~4号昨天刚出发,正在近海演练狼群战术。”
“现在就等您一声令下,它们便能东出渤海,前往东瀛海军活动的区域,执行破交作战等任务。”
陈峰满意地点点头,神色坚定地说道:“很好。近期东瀛帝国可能会有大动作,破交任务可以正式启动了。你让几位艇长放心大胆地去袭击东瀛商船,不用顾虑误伤平民。”
“在我看来,东瀛鬼子哪怕是平民,也没有一个无辜的。”
他这么说有些绝对,但并非毫无缘由。
东瀛本土原本仅有几千万人口,却征兵数百万之多,而剩下的民众中,绝大多数都支持战争。
东瀛士兵身上穿的军服、鞋帽、钢盔,手中使用的枪炮、弹药,以及行军打仗所需的粮草,哪一样不是东瀛百姓生产出来的?
还有许多百姓为支持战争,踊跃捐款捐物,甚至将自己的老婆女儿都送往前线,用以“慰劳”所谓的将士们。
这般行径,属实把陈峰恶心坏了,光是听到这些事,就让他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