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国科自己回到驿站之后,便草拟了一份计划书,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边区这边派部队配合的地方都简略写了上去,然后让张万和帮自己转交了上去。免费看书就搜:爱上中文 wanben.info
因为在这几年的合作中边区方面己经与甄国科之间建立了足够的信任,所以虽然甄国科这次的计划有些匪夷所思,但根据地的几位首长还是很快地给了甄国科肯定的答复。
边区这次收复沿海地区的战役将在甄国科所提的计划基础上进行。只有等到他们组织的战斗小组完成相关布置之后,边区部队才会对沿海地区的倭军发动真正的攻击。
夺取尽可能多的倭军军舰,就是这次战役中和收复失地同等重要的作战目标。
首长们给了自己这么大的信任,甄国科自然也不愿意掉链子。
6月23日夜晚,甄国科带着十多名佣兵,来到了渤海湾之中,在佣兵们的保护之下,手持水下推进器,悄悄地在达利安港十几米深的水中缓慢地向前游去。
随着他的前进,一颗颗己经事先设置好的水雷不断地出现在了海水之中。
甄国科所使用的水雷,自然是他让武器研究所研究出来的水压水雷和磁性水雷。
磁性水雷的体积和重量相对小一点,每一枚在300公斤左右,装有100公斤TNT炸药,水雷通过铁索和一个大铁锚链接,甄国科把水雷丢出空间之后,铁锚自动下沉到海底,就可以使得这枚水雷悬浮在海水之中。
当有舰船驶过这种水雷的附近时,水雷就会感应到舰船的磁场变化而被引爆,威力足以对万吨级的战舰船体造成不小的破坏。至于那些一两千吨的小船,基本上一发就可以造成重伤甚至被击沉。
水压水雷的重量和装药数量比磁性水雷大了一些,每枚净重1.8吨左右,装药500公斤,同样采用悬浮式布置。
这种水雷的原理是通过感应船只经过时产生的水压变化而引爆,威力自然更大,就算是鬼子几万吨的航母或者战列舰挨上一枚多半也会重伤,更不用说那些千吨级的小船了。
严格来说,这种水雷用在没有太多大型倭军战舰停泊的达利安港,有些威力过剩的意思,所以甄国科在布雷的时候,基本上是把磁性水雷和水压水雷按照5:1的比例来打乱使用的。
原本这两种水雷在刚研究出来的时候只有一种引爆方式,但后来甄国科又让武器研究所做了一番改进,往里面加装了一个机械式定时引爆装置,可以设置成最多延时一个月才自动爆炸。
因为水雷的结构简单,主要组成部分无非就是外壳、炸药和引信而己,也不需要什么高精度的制造工艺,所以大规模制造的成本并不高,算下来每枚磁性水雷成本在1000块边区票左右,水压水雷则是不到3500块边区票,这对于财大气粗的甄国科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加上有了自爆装置之后不用在担心残留下来的水雷会在未来误伤华国自己的船只,甄国科这会丢起水雷来可谓是豪爽至极。
在区区一个达利安港里面,甄国科花了两个晚上足足布置了近千枚磁性水雷和水压水雷,方才心满意足地利用潜艇回到大海深处,然后换乘冲锋舟趁夜前往下一个目标旅城港去了。
原本按照甄国科的想法,最好是等自己沿着海岸线南下,把有倭国军舰停泊的津门和岛城全部布置完水雷,把整个华国的海岸全部封锁起来之后,再让边区的部队同时开始进攻。
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没等他赶到第三个目标津门的时候,他在达利安港布置了大量水雷的事情,就被鬼子们给发现了。
这件事情说来也巧,边区这边为了最大程度地做好攻击达利安港的准备,调集了包括丁伟的东北第一独立混成纵队在内的10余万兵力开往达利安港。
这种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自然没办法完全避开倭军的侦查。知道情况不妙的倭军指挥官们合计了一番,决定先把生活在达利安港的包括自己家眷在内的倭国平民们撤走一部分。
6月26日上午,装载有600多名鬼子的“翠波丸”号商船,驶离达利安港的码头没有多久,就被一枚磁性水雷在船头附近的水下部分炸了个首径将近3米的大洞。
随着海水的疯狂涌入,“翠波丸”号连10分钟都没有挺过去,就在海面上没了踪影。
船上的鬼子们除了有几十个水性好的及时跳进水里并游走之外,其余的全部都随着船一起沉入了大海之中。
达利安港里的鬼子们被惊动之后,急忙出动军舰前往救援,但是却接二连三地触发了水雷,当场又沉了一艘鱼雷艇,重伤了两艘驱逐舰。
鬼子们这才意识到,不知道什么时候,达利安港居然被大批的水雷给封死了,驻扎在港内的十多艘大小军舰都成了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