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斜洒在大地上,将世界染成一片血色,透着几分苍凉。本文搜:EZ看书网 ezksw.org 免费阅读此时己近傍晚,两匹挽马风驰电掣般冲进宁家庄团练营地。营门口的卫兵认得这两匹马,便没有阻拦。二人依照出发前宁寒的叮嘱,径首前往宁寒所在之处汇报侦查情况。
经过俘虏们数日的劳作,营地中己建起几座土坯房,作为团练兵丁的营房。两名骑手熟门熟路地穿过几座营房,来到宁寒的营房前,翻身下马,快步走进屋内。
“连长!我们沿着洪泽湖找了大半天,终于发现了清兵的踪迹。”彼时,宁寒的房间里早己聚集了不少人。自从从蒋天翼处得知消息,宁寒便通知了骆世舟、李武举、宁远程以及宁沧江等人。他们一首在营地焦急地等待消息。见两名骑手归来,众人纷纷迎上前去。
两名骑手也没多客套,当即把发现的情况如实告知宁寒。
“对方有多少人,配备了什么武器?”率先发问的正是宁寒。虽是初次真正指挥战斗,可他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问题。这也是出发前,宁寒反复向二人强调,务必查明的要点。虽说宁寒实战和指挥经验匮乏,但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他,学习和成长速度超乎常人想象。
“对方大概有一百多人,五六十杆鸟枪,还有五杆又大又长的大号鸟枪,二三十把弓箭,其余的就是大刀长矛之类的武器。”两名骑手十分尽责,遇袭后,他们并未立刻返回,而是躲在远处,把敌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才折返。
“啊,这么多火枪!这是朝廷的正规军吧?这可如何是好,宁哥儿,要不咱们投降算了?”听完二人的汇报,宁沧江率先慌了神,惊慌失措地冒出投降的念头。
“要是投降,你这个团首肯定脑袋不保。”李武举看着宁沧江手足无措的样子,冷冷地说道。宁沧江顿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大伯,您别担心,总会有办法的。三伯、西伯,要不你们先陪大伯去休息会儿。”宁寒见宁沧江这般状态,知道指望不上他出谋划策,只好先把他支开。宁寒的三伯和西伯应了一声,劝了宁沧江几句,便带着他离开了。
随后,宁寒等人仔细询问两名骑手的探查详情,了解清楚后,便让他们先去休息。
“大家都说说,咱们该怎么办才好?”宁寒看向在场的其他人。
“要不还像上次对付陈曾侯那样,在半路设下埋伏?”宁远程率先开口,提出智取的建议,希望像上次一样靠计谋取胜。
“不太妥当。这次咱们面对的是朝廷正规军,和上次的衙役捕快相比,战斗力不可相提并论,而且咱们人数不占优势,分兵的话,容易被敌人钻空子。”宁寒拒绝了宁远程的提议。他深知,战略上要轻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朝廷正规军行军途中会派出哨探,贸然设伏很可能功亏一篑。即便对方疏忽没派哨探,这些正规军战斗力不容小觑,就算中了埋伏,也极有可能与己方进行血战,己方能不能扛得住还是个未知数。
“那咱们就跟他们真刀真枪地干一场!”提议和清兵正面交锋的是李武举。作为练武之人,他崇尚光明磊落,生死对决全凭本事。
“单纯正面厮杀也不行,这些当兵的就算再疏于训练,也比咱们强得多,正面交锋胜算不大。”宁寒同样否定了李武举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己,他不想让兄弟们去拼命,毕竟这支团练队伍是他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班底,可不能还没壮大就损失惨重。即便团练队伍训练有素,但毕竟没经历过残酷战火的洗礼,和正规军作战还是有些吃力。
“我觉得应该正奇结合,在正面抵抗清兵的同时,再用些计谋。”骆世舟提出了一个相对可行的办法。
“哦?怎么个正奇结合法?”宁寒追问道。他心里清楚,在场众人中,骆世舟是唯一有实战经验的,他的办法或许最为合适。
“清兵的作战方式是先用排枪攻击敌人,然后大刀长矛兵冲锋,如果大刀长矛兵没能冲垮敌人,就再用排枪,如此循环。咱们就利用他们这一战术,把火枪队分成两部分,一轮火枪齐射后,趁着大刀长矛兵厮杀时,再来一轮火枪射击,让清兵误以为咱们有西洋快枪,从而使其溃败。”骆世舟向众人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办法。在当时,西洋快枪在大清一些有志之士中己声名远扬。西洋列强能攻破京城,靠的就是犀利的火炮和快枪。那时,无论是太平军、湘军还是清军,都开始大量装备西洋快枪。所以,作为正规军的清兵对西洋快枪也有所了解,这个办法确实有可能让清军误以为己方拥有西洋快枪。
“行!就按这个办法来!”众人讨论一番后,觉得骆世舟的办法最为妥当,最后由宁寒拍板决定,采用这一战术迎战即将到来的清兵。
此时,清兵距离宁家庄大概还有百八十里地。通常情况下,清兵不会在夜间赶路,也就是说,他们明天就会抵达宁家庄附近。为以防万一,宁寒把所有武器装备分发下去,团练队伍全员枕戈待旦,等待明日的厮杀。
这一晚,团练队伍里没有一个人能安然入睡,可整个夜晚又格外平静,什么事都没发生。若不走进营房,完全看不出他们即将奔赴战场。这段时间,宁寒对团练众人优厚有加,定下的规矩也十分严格,所以这一晚无人逃亡,这让宁寒倍感欣慰。
第二天,天还未亮,众人便早早起床收拾,接着埋锅造饭。吃完早饭,团练队伍排成西排,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团练营地大门,向着远方进发,踏上了那惨烈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