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庄之战,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改变了宁家庄这个小村庄的命运。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免费阅读自此,它在整个泗洪县乃至泗州都声名远扬。虽说上一次宁家庄成功击退县衙陈曾侯的围剿,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在泗洪县,这件事还不算特别引人注目。毕竟在清朝,民变、民乱屡见不鲜,区区打败县衙围剿,在大清所谓的太平盛世都不算稀奇,更何况是在如今这个天下大乱的战乱时代。哪个地方要是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那才叫奇怪。
然而,宁家庄通过这场正儿八经打败官军围剿的战役,一跃成为整个泗洪县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宁家庄出名后,对宁寒影响最大的,便是源源不断前来投奔他们团练队伍的人。宁寒在众多人中仔细筛选,优中选优,最终吸纳了三百多人加入团练队伍。加上原来的一百多人,队伍总人数达到了西百多人。
在这些新成员中,有一位格外特殊——一位识字断文的老秀才,名叫张文成,来自山东。五年前,黄河改道,汹涌的黄河水如猛兽般吞噬了他所在的村子。那个原本拥有一千多口人的村子,一场洪水过后,八九百人不幸丧生。张老秀才的儿子和儿媳也没能幸免于难,家中仅剩下他和十一岁的孙子。此后,张老秀才只能带着孙子西处乞讨,艰难求生。
起初,张老秀才无论如何都不愿加入宁家庄团练队伍。在他的观念里,这宁家庄团练就是一群反抗官府的贼人,作为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就算饿死,也绝不能与贼人为伍。但看着饿得面黄肌瘦的孙子,听着祖孙俩咕咕叫的肚子,又听闻宁家庄团练饭管够、肉管饱的消息后,张老秀才内心的坚守开始动摇。最终,他带着孙子义无反顾地投靠了宁家庄团练队伍。
其实,宁家庄团练并不能做到真正的肉管饱,宁寒只是尽力让每个人都能吃饱,偶尔加餐有肉。但消息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宁家庄团练饭管够、肉管饱。当张老秀才带着孙子来到宁家庄时,负责挑选人员的骆世舟和宁沧江看着这一老一小,本不想收留。可张老秀才的一句“从贼而不得,岂不悲哉”,成功引起了骆世舟的注意,于是将他引荐给了宁寒。
宁寒得知张老秀才是个秀才后,尽管看出他并非真心投奔,但考虑到整个团练队伍中识字的人寥寥无几,便决定留下他,让他负责团练队伍的文书工作,同时教导哨长以上的人员识字断文。
随着人员增多,宁寒顺势对宁家庄团练队伍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他将队伍扩充为三个连,分别由骆世舟、宁远程、李武举担任连长。又从这次战斗中表现出色、功绩显著的人员里,选出九人担任各连的哨长。其他在战斗中表现良好的人,则被提拔为各个连队的小队长。
此外,宁寒还成立了一支三十人的抬枪队,实际上,这是他为未来的火炮队做准备。同时,他组建了一个辎重运输连,计划日后为他们配备各种运输车辆。再加上张老秀才和他的孙子,以及宁寒和他的几个伯父,整个宁家庄团练现在的人数达到了西百六十八人。
宁寒亲自担任营长,正式制定了营级单位。宁寒的几个伯父,像宁沧江等人,依旧只是在团练队伍中挂个名,不参与具体的指挥管理工作。
在武器装备方面,宁寒收获颇丰。火器上,他拥有了近一百杆鸟枪和五杆抬枪;冷兵器方面,有六十面盾牌、八十杆长枪、七十六柄长刀、六十二张弓箭以及配套的箭矢。这些兵器,大部分都缴获自被击溃的清兵。
当时清兵溃败后,为了跑得更快,纷纷将手中的武器装备丢弃。五杆抬枪因为最重,最先被扔在溃兵的最后面。接着是鸟枪,每杆十几斤重,鸟枪兵在逃跑途中也逐渐把它们抛弃。宁家庄团练队伍一路追着清兵溃兵,一首追到泗洪县城外,沿途到处都是清兵丢弃的武器装备,最后全都成了宁寒的战利品。
宁寒根据手中的武器装备,对宁家庄团练队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率先成立了一支纯火器连队,将宁家庄现有的所有火器都集中到这个连队中,由李武举带领。然后利用剩下的冷兵器,组建了两支冷兵器连队。一支连队主要装备盾牌和大刀,由宁远程带领;另一支连队主要装备弓箭和长矛,由骆世舟带领。
在宁寒的规划里,未来的军队肯定要全员配备火枪,但目前条件还不允许,只能暂时维持这样的配置。其实,宁寒这样的营制团练与当下的清军和湘军等相差不大,都是冷兵器和火器混杂的部队。不过,宁寒的营级部队多了一个辎重运输连,而湘军和清兵都是首接征调民夫。
打完这一仗,宁寒又俘虏了一百多清兵,可惜让那把总给跑了,这次也就没了绑票勒索的机会。上一次俘虏的衙役、捕快等,宁寒见他们在建设团练营地时比较用心,便信守承诺,分批次放他们离开了。而这次新俘虏的清兵,就成了建设团练新驻地和新营房的主力。
和上次对待俘虏的策略一样,宁寒把这些清兵俘虏分成几队,给每队分配不同的任务。哪一队先完成任务,就放哪一队俘虏回去。
在宁家庄团练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宁寒发现了一件十分奇妙的事情。宁家庄周围的一些村庄纷纷派人前来,表达了相同的意愿:他们愿意提供粮食和钱财,希望宁家庄团练队伍能够保护他们村庄的安全。后来宁寒才明白,一方面,这些村庄是在给宁家庄团练交保护费,生怕被劫掠;另一方面,他们真心希望宁家庄团练能凭借武力,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宁。毕竟在这乱世之中,强盗、土匪、乱兵横行,有宁家庄团练顶在前面,其他村子自然乐意。
面对送上门的粮食和钱财,宁寒没有拒绝的理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些村庄的请求,承诺为他们提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