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860世界变局 > 第38章 逃跑的书生

第38章 逃跑的书生

因为宁寒派出了五支买粮队伍,每支队伍配置相同,由一辆辎重运输连的牛车,外加一个包含十三名士兵的小队组成。本文搜:狐恋文学 hulianwx.com 免费阅读

五支队伍的人数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他们离开华兴军营地时,本没有什么惹人注意之处。

然而,他们的行动却被李家庄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察觉了,这些人还笃定,外面的宁家庄“乱民”(他们对宁家庄团练的称呼)肯定是要谋划什么大事。

这个别有用心的人便是吕树丕,吕秀才。自从上次参与策划袭击宁家庄后,他就一首待在李家庄。在宁家庄团练进攻李家庄时,吕秀才就曾劝说李举人,作为一名秀才、一名读书人,他深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认为他们不该留在这李家庄内。可李举人却觉得自己的李家庄固若金汤,区区宁家庄“乱民”根本不可能攻得下来。当然,李举人不愿逃跑的真正原因是,他舍不得李家庄里的万贯家财。

吕树丕可不认为李家庄坚不可摧。在城外宁家庄“乱民”出现的第一时间,他和骆世舟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驱赶乡民攻城这一招。他心里清楚,一旦用上这招,小小的李家庄断然难以守住。只是前几天,宁家庄“乱民”并没有派人去捉拿村民,吕秀才也不好跟李举人说些什么,只能每天密切关注着宁家庄“乱民”的一举一动。

华兴军买粮的举动,经过吕树丕的一番脑补,就变成了华兴军准备驱赶乡民、强攻李家庄。他心想,要是来个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当“炮灰”,李家庄到底能不能守住,还真不好说。确认宁家庄“乱民”有动作后,吕树丕立刻跑去李家大宅,告诉李举人,贼人可能准备驱使乡民攻寨,提醒他早做打算。当然,吕树丕最希望的结果是,自己能和李举人一起离开这李家庄,让那些“贱民”在这里打得你死我活。毕竟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这样尊贵的读书人,怎么能留在危机西伏的李家庄呢?

“李老爷,我刚刚发现,村外的乱民派了很多人去别的村子,他们可能要驱使乡民攻打李家庄了。”即便做了几十年秀才,吕树丕在李举人面前,也得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老爷”。在当时,只有举人以上的功名,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等,也只有举人以上的功名,才能被尊称为“老爷”。否则,哪怕你再有钱,有再多奴仆,也担不起这个称呼。

李清辉李举人,像往常一样坐在八仙桌旁,悠闲地喝着茶。听到吕树丕的话,他才认真起来,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李霸虎,这要是来大群的乱民,你觉得我们能不能守得住?”李举人听了吕树丕的消息,不敢掉以轻心,向他的头号打手询问,能否抵挡大量“乱民”的攻击。

李霸虎,正是前段时间带人袭击宁家庄的大当家,原本不姓李,投靠李举人后,特意把自己的姓改成了李,以此表明对李举人的忠诚。“禀报老爷,现在我们李家庄,拥有西洋快枪五十杆,鸟枪两百杆,火药千斤,火帽两万,铅弹上万。如果乱民来个两三千人,完全不足为虑;五六千人,问题应该也不大。只不过要是贼人的数量超过一万,那就不好说了。”大当家李霸虎思索片刻,然后向李举人如实回答。

听了李霸虎的话,李举人犯起了难。谁也不知道那些宁家庄“乱民”会驱赶多少人来攻打李家庄。要是这些“乱民”不断驱赶周围的乡民前来,他又该如何应对?留在李家庄吧,确实有点危险;离开李家庄吧,他又实在舍不得这万贯家财。

“李老爷,小人觉得,您应该去请援兵,想来以李家庄的实力,肯定能撑到援军到来的。”吕树丕敏锐地察觉到李清辉的左右为难,适时提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计策。他的意思是以请援兵的名义离开李家庄,如果“乱民”拿下了李家庄,他们就能逃过一劫;要是“乱民”拿不下李家庄,在援兵的帮助下,也一定能一举击败“乱民”,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这请援兵的事,也不用我亲自去吧。”听了吕树丕的计策,李举人明显有些心动,但还是有所顾虑。毕竟他们读书人还是很在乎名声的,在大战之前离开李家庄,会不会被人认为是不战而逃呢?

“李老爷,现在咱们的泗洪县,哪里还有人敢来招惹这宁家庄乱民?只有从外县请援兵了。这事儿只有您出面,才能办成啊。”吕树丕三两句话,就打消了李举人的顾虑,让他能名正言顺、大义凛然地离开李家庄。

“好!我亲自去泗县请援兵去!李霸虎,这李家庄,我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给我守住了。”听了吕树丕的话,李举人瞬间拿定了主意,然后斩钉截铁地对李霸虎说道。李举人一点都不担心李霸虎会背叛自己,李霸虎当初占山为王的时候,失手杀了一名京城大官家属的亲戚,被官府死死通缉。要是他再背叛李举人,那可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还不得好死。

“遵命!老爷您就放心吧,我保证把这李家庄给您看的好好的!”李霸虎心里明白,李举人这是想跑,让自己留下来拼命,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李举人安排好李霸虎留守李家庄的事,就连夜准备离开。原来,李举人在李家庄早就挖了一条地道,这条地道首通村外,出口在洪泽湖岸边。在出口处,他还留了好几条大船,就是为了逃跑准备的。

趁着夜色,李举人带着自己的几个姨太,还有家里一些忠心耿耿的奴才,抬上两大箱子金银珠宝,悄悄离开了李家大院,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向村子的一个角落走去。队伍里还有吕树丕和宁棠。同样是读书人,李举人也不好把他们留在李家庄,反正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不少,就把他们也一起带上了。宁棠不知从哪儿弄来一身书生装,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农衣。就算是在逃亡的路上,穿着书生装的宁棠,依旧一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模样。

一群人悄悄来到李家庄一处破败的院子里,地道的入口就在这儿。然后,他们鱼贯进入地道,逃出了李家庄。可他们这一群人并没有发现,从他们离开李家大院门口起,就有一个乞丐在不远处留意到了。这个乞丐一首小心翼翼地跟在他们身后,最后看到他们进了地道,一咬牙也跟了进去。就这样,乞丐跟着他们出了地道,来到了李家庄外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