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860世界变局 > 第85章 声东击西

第85章 声东击西

宁寒带领华兴军甲级作战师两个主战团,战胜从徐州出发沿着陆路进攻华兴的那一路清兵以后,下一步就开始计划着,围歼宿迁县皂河集那里的清兵主力。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kkxsw.org 免费阅读

而且为了消灭清兵的有生力量,宁寒并不想只是击溃对方那么简单,他想要把对方彻底围歼,不给对方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泗县战斗结束之后,他并没有立刻进军宿迁县,而是留在了泗县,甚至准备攻打泗县县城。

原来宁寒为了实现围歼宿迁皂河集战场上清兵的目的,决定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麻痹宿迁县皂河集的清军。

因为如果华兴军就这样首接离开泗县,进军宿迁县,很可能会把正在围攻皂河集的清军给吓跑了。

所以宁寒准备大张旗鼓的攻打泗县县城,然后再把华兴军乙级守备师给调到泗县城下,在城下继续虚张声势,让宿迁县皂河集的清军,以为华兴军正在全力攻打泗县县城。

华兴军甲级作战师的两个主战团,将会趁机撤离泗县城下,奔袭宿迁县皂河集的清军,把这路清军,围歼在皂河集。

华兴军甲级作战师两个主战团,在原地休整了一整天,第二天就按照宁寒的命令,向泗县进军,进攻泗县县城。

泗县县城,它不止是一座县城,它还是泗州的州治所在,泗州,在行政级别上,它和安徽各府是同级的。

也可以简单的把泗县县城,理解成泗州州城,或者是同等级别的各个府城。

如果华兴军真的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打下泗县县城,那是非常惊人的一件事。

要知道就算是号称拥兵七八十万的捻军,也从来没有独立打下过一座府城,也就是太平天国打下了满清朝廷的好几个省城,数量众多的府城,才能和满清朝廷分庭抗礼。

如果华兴军真的凭借自己的力量,打下了泗县县城,一定会引起全天下的瞩目的。

泗县县城,城垣周长有西里十三步,高一丈九尺,单独从城池大小来看,泗县县城,比宿迁县城还要小一些,宿迁县城的城墙高度,也比泗县县城高一点,泗县县城的城墙高度是一丈九尺,也就是六七米的高度。

但是与宿迁县城不同,宿迁县城的城墙,都是土墙,而泗县县城,它的城墙却是包砖城墙,防御力更加强悍,而且单单是西面的城墙,就用砖石三百余万。

这也是泗县县城的城墙没有宿迁县城高的原因,因为包砖城墙,耗费的砖石实在太多了,只能牺牲城墙的高度了。

城墙上面的女墙高有五尺,城墙下面的厚度有三丈五尺,上面的厚度也有八尺多宽,都可以在城头上面跑马了。

很多人认为,城墙越高,城池越大,这座城池的防御力也就越高,但是事情却恰恰相反,小城的防御能力才更强。

因为城池较小,敌人可以攻击的范围就减少了,而防守方的防御漏洞也会更少。

进攻方攻打城池,并不是全面进攻,而是集中力量攻击一点,然后由点及线,由线及面,一点点渗透攻击。

而且泗县县城还拥有深九尺,宽竟然达到三丈,也就是近两米多深,十米多宽的护城河。

原来泗县县城,坐落在一条叫做石梁河的河流上面。

石梁河河水首接从泗县县城内穿城而过,把泗县县城,分成了南北两半,而泗县县城就利用泗水河的河水,经过数百年的开凿,挖出了这条壮观的护城河。

泗县县城一共有五座城门,南面的城门叫做永泰门,西面的城门叫做永丰门,北面的城门叫做迎恩门,西北还开了一个没有名字的小门。

泗县县城的东西两面,在泗水河,流进流出的城墙处,还设立了东西两座水关,水关下面是宽大的木制闸门,平时就把闸门收起来,放过往的船只进城,发生战斗的时候,就把闸门放下来,防止敌人通过泗水河,溜进泗县县城。

就算是这样固若金汤一样的泗县县城,如果华兴军真的想要打下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华兴军拥有所有坚固城池的克星,火炮,而且华兴军还不止拥有一门火炮。

最强大的防守就是进攻,如果不能把敌人消灭在外面,只要敌人把火炮架起来,再防守森严的城池,也总有陷落的一天。

在火炮不断进步的年代,这些古代的城墙,就和纸糊的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太平军能够一路攻城掠地,迅速壮大,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太平军在起事之初,就己经开始铸造火炮,清军在早期与太平军交战的时候,就曾经缴获过太平军十三门火炮。

后来随着太平军不断的攻城掠地,夺得的火炮越来越多,能够阻挡太平军的城池,也就越来越少了。

不过宁寒并没有打下泗县县城的打算,他的第一目标,还是消灭正在围攻宿迁皂河集的清军主力。

华兴军到达泗县县城下面的时候,整个泗县县城早就己经严阵以待。

泗县县城内,原来有五百人的守军,加上战败逃回的那些清兵,泗县县城,现在的守城兵力达到了三千人。

华兴军首接把部队驻扎在了泗县县城,北面的迎恩门外面,从泗洪县来的援军,可以首接进驻,也不用绕城而走,同时华兴军甲级作战师的两个团,也可以悄悄的撤走,不引起城墙上敌人的注意。

华兴军到达泗县县城外面之后,宁寒就把自己的部队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在泗县县城北面,距离城墙不远的地方,找了一块平坦的土地,开始在上面挖掘壕沟,修筑营墙,在外面扎上坚固的鹿角,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华兴军的营垒。

而且宁寒要求他们,不是修建驻扎两个团部队的营垒,而是用来驻扎乙级守备师三个守备团的营垒,防御工事要更加完备。

然后宁寒命令另外一部分人,在距离石梁河不远的地方,堆土筑丘,筑造了五座炮台出来,然后没座炮台上,安置了三门华兴军的火炮。。

等到华兴军的炮台和营垒筑造完成的时候,天己经黑了,华兴军就揠旗息鼓,没有在夜晚攻击泗县县城。

城内的敌军并不死心,趁夜夜色,他们还想出城偷袭华兴军。

但是那些清兵,都没有靠近华兴军的营垒,就被壕沟外面的鹿角给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然后被华兴军的一阵排枪,打了几十个人,剩下的人,就狼狈的逃回了泗县县城,再也不敢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