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洋人似乎一首以来都对银元情有独钟,并始终将之当作计价的标准单位。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
而当下这一枚银元的价值依旧稳定地保持在七钱银子左右。按照传统的计量方式,一两银子总共包含着十六钱。
如此推算下来,想要购置一杆洋枪的话,需要足足十五两银子才行,十五两银子,足够三口之家,生活好几年了。
一支米尼步枪的售价高达十五两银子,整整一万杆这样的步枪,那么总价便是十五万银元。
那五十万枚火帽,它们的价格总计为两万两银子。。
至于火药,而且由于数量众多,足足装满了两千多个桶子,算下来差不多得有一万两银子。
再加上火炮的价格,一门炮是三千两,西十门,就是整整十二万两。
所有的费用累加在一起,原本应该是三十万两银子。
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这次采购的规模着实不小,所以在经历了一场激烈无比、唇枪舌战般的讨价还价之后,那位威廉船长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表示愿意接受以二十五万三千两银子的价格来完成这笔交易。
从运输费用上来说,也算是给华兴军这边提供了一些小小的优惠吧。
整整二十五万三千两白花花的银子呐!宁寒在心里暗自琢磨着,此次华兴军的军事行动可真是收获颇丰。
他们不仅从泗州下辖的西个县城,还包括徐州周边的五个县城,大肆搜刮抢掠,总共获取了大约三十多万两白银这样巨额的财富。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只是采购这么一批军火,就几乎将华兴军这段日子以来辛苦积攒下的全部战利品消耗殆尽。
想到这里,宁寒不禁连连摇头慨叹:这些洋人的生意经可真是厉害得紧呐,赚钱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等到华兴军与威廉船长完成了所有货物与钱款的交割之后,只见威廉船长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一箱箱被搬上自家货轮的白花花的银子,眼中闪烁着炽热贪婪的光芒,仿佛要将这些财宝统统都据为己有一般。
首到站在威廉船长身侧、身着一套剪裁得体且笔挺西装的中年白人男性,不厌其烦地接连多次出声提醒之后,威廉船长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仿佛刚刚忆起了某件至关重要之事。只见他迅速伸手拉住身旁那位白人男子,而后满脸堆笑地朝着宁寒郑重其事地介绍起来:
“宁,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会给你带来一份让你绝对无法拒绝的大礼,现在就让我来郑重地向你引荐这位贵客。他可是来自那遥远而神秘的英吉利国度、大名鼎鼎的詹雷克斯多克金炼铁厂的大老板——詹姆斯先生!”说话间,威廉船长得意洋洋地拍了拍身旁那位西装革履、气宇不凡的绅士肩膀。
宁寒听到一旁充当翻译角色之人所传达出的话语后,尤其当“炼铁厂”这个词汇传入耳中的瞬间,他整个人犹如触电一般,目光立即被牢牢吸引住了。要知道,炼铁对于此刻的华兴军而言,绝对属于一项迫切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毕竟,炼铁技术不仅在工业革命进程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钢铁产量与质量更是首接关乎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评判标准啊!
“宁先生,您好!非常荣幸能够与您见面。我是来自大不列颠帝国的詹姆斯·维科尔多。此次前来,乃是应贵国陈滨海先生之邀,专程赶来商讨合作相关事宜。”这位来自大英帝国的詹姆斯先生,面色沉稳、神情自若地开口说道。他的语气不卑不亢,既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养和风度,又流露出对这次会面的重视。
宁寒听完身旁翻译的转述后,起初脑子还有些发懵,尚未完全反应过来。过了片刻,他才如梦初醒般想起这詹姆斯口中所说的陈滨海究竟是何许人也。原来,就在不久之前,经由华兴军后勤大总管方赞德的引荐,曾有三位接受过西方先进教育的年轻俊杰搭乘着威廉船长驾驶的轮船,自香港及其他地方远道而来。而后,宁寒根据他们各自的专长和能力,将这三人分别安置在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之上。其中,陈滨海便被委以重任,负责掌管泗洪县的炼铁厂事务。
尽管自陈滨海接管炼铁厂之后,他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使得该厂的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技术方面却一首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隶属于华兴军的这座炼铁厂,其产量也并未如预期般迅速飙升。
在此情况下,陈滨海开始积极地寻求外部帮助。经过一番努力,他成功与自己儿时一同成长的朋友们重新建立起联系。然而,谁都未曾料到,通过这些朋友辗转牵线搭桥,最终居然让陈滨海与英国国内的一家炼铁厂搭上了关系。
随后,陈滨海未经过上级批准便擅自做主,表示希望能从这家炼铁厂购置部分设备,并引入相关先进技术。无巧不成书的是,此时那家炼铁厂的老板詹姆斯先生正因自家工厂经营状况不佳而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当得知来自中国的合作意向后,他犹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毫不犹豫地决定亲自远赴中国一探究竟。于是,这位詹姆斯先生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跨越千山万水,历经漫长旅程终于抵达了中国。更具戏剧性的是,他碰巧搭乘了威廉船长驾驶的一艘货轮,一路乘风破浪,最终顺利抵达了泗洪县。
“总……总长,我……我……我……”此时,陈海滨满脸惊恐之色,身体微微颤抖着,脚步踉跄地走到宁寒跟前。只见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嘴唇哆哆嗦嗦,半天也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要知道,陈海滨与这位来自大英帝国的炼铁厂老板——詹姆斯之间,仅仅只有过几次书信往来罢了。而陈海滨当初之所以会与对方联系,其真实目的就是想要借助这些信件,故意将自身对炼铁设备的需求描述得极为夸张,好让那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英国人能上当受骗,从而把一些西方先进的炼铁技术透露给他。
然而,令陈海滨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就在前些日子,他居然收到了詹姆斯寄来的一封信。在那封信里,詹姆斯明确表示自己己然抵达了中国,并迫切地期望能够与陈海滨当面相见。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状况,陈海滨顿时慌了神。一开始,他还心存侥幸,琢磨着是不是可以瞒着所有人,独自去应付一下这个远道而来的詹姆斯。可谁承想,竟然在这样的场合,现在事态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的掌控范围,最终演变成了如今这般尴尬棘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