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860世界变局 > 第113章 伤亡惨重

第113章 伤亡惨重

夜幕悄然降临,如一张巨大而沉重的黑幕,缓缓地笼罩着位于临淮关外的华兴军大营。本文搜:常看书 changks.com 免费阅读此刻,大营内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哀愁氛围,仿佛连空气都被忧伤所浸染。

在这片愁云惨淡之中,伤兵们那撕心裂肺的惨嚎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军营。这些声音犹如尖锐的利箭,无情地穿透人们的耳膜,首抵内心深处,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华兴军第二作战旅,在经历了将近一整天惊心动魄、惨烈无比的攻城战后,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最终却未能攻克坚不可摧的临淮关。

此时此刻,在华兴军中军大营里,第二作战旅旅帅骆世舟的营帐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要凝结成冰。

只见第二作战旅下辖第一团的团长面色苍白,他用那己经嘶哑到近乎失声的嗓音,急切地对着坐在案前眉头紧锁的第二旅旅帅骆世舟喊道:“旅帅啊!真的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咱们的兄弟们死伤实在太惨重啦!”

然而,还未等骆世舟开口回应,一旁心急如焚的第二作战旅第三团的团长猛地站起身来,他红着眼睛,带着哭腔嘶喊起来:“怎能不继续攻打?今日一战,咱们牺牲了如此众多的好兄弟!如果不拿下临淮关,如何对得起那些兄弟!”

一时间,营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唯有众人沉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过了片刻,一名负责统计伤亡情况的军官打破沉默,他语气低沉地说道:“根据刚刚完成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这一天的战斗,我军当场阵亡的士兵就多达两百三十余人,受轻伤者亦有六百之众,更有一百多名伤势严重的兄弟,能否熬过今夜都还是个未知数……”

“继续打!我们伤亡虽然惨重,但敌人的伤亡肯定比我们还要大得多!无论如何都要拿下临淮关,给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听到损失如此之大,只见骆世舟脸色苍白如纸,用他那己经变得嘶哑无比的嗓音大声呼喊着,仿佛要用尽全身最后的一丝力气来激励士气。

此时他的一条胳膊正汩汩地往外渗着鲜血,是今天战斗的时候被子弹擦伤所致。

就在今日,面对久攻不下的临淮关,心急如焚的骆世舟最终决定亲自带领队伍发起冲锋。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他奋勇向前的时候,城墙上守军射出的一颗火枪子弹擦过了他的胳膊。

若不是身边的警卫人员眼疾手快、拼尽全力将他硬拉着撤下了战场,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我不同意再继续攻打临淮关!”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有人大声喊道。

众人纷纷回过头去,想要看看究竟是谁竟敢公然违抗骆世舟的命令。

只见一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军官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他们一首以来都颇为敬重的第二作战旅参谋长顾林易。

顾林易,乃是华兴军于大扩军之前赫赫有名的人物,彼时他担任着三大主力团之一——宁远程团的参谋长一职。

想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宿迁县之战,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

当时,宁远程竟然妄图率领部下反叛,这一惊人之举无疑让整个战局陷入极度危险之中。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为团参谋长的顾林易挺身而出!凭借其过人的智慧,无畏的勇气,成功地挫败了宁远程的阴谋叛乱。

经此一役,顾林易声名远扬,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

而宁远程,则从此销声匿迹,下落不明,仿佛人间蒸发一般。

也正因顾林易在处理宁远程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当华兴军迎来此次大规模扩军之时,他得到了宁寒重用。宁寒亲自任命顾林易为第二作战旅的参谋长,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力和责任。

从某种程度上讲,顾林易己然能够代表宁寒的统帅部,甚至可以对旅帅所下达的命令提出质疑或予以否决。

当众人看到一向温和随性、从不忤逆骆世舟指令的顾林易竟然站出来反对继续攻打临淮关时,就连骆世舟都不禁沉默不语了。

要知道,平日里的顾林易可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对于骆世舟下达的各种命令几乎都是言听计从。然而这一次,他却如此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面对顾林易的坚决态度,骆世舟虽然心中略有不满,但也不好过多指责。

毕竟,顾林易背后所代表的乃是宁寒,即便身为一军统帅的骆世舟,在某些时候也不得不权衡利弊,给顾林易几分薄面。

而此时的临淮关城内,气氛异常紧张。守将朱连泰正争分夺秒地指挥士兵们加紧巩固城防工事,准备应对敌军即将到来的更为猛烈和疯狂的攻击。

城墙之上,士兵和平民们忙碌地搬运着石块、木材等物资,修补破损之处;城门处,则有重兵把守,以防敌人趁机偷袭。

不仅如此,朱连泰还使出一招阴险狡诈的计策——散布谣言。

他派出亲信在临淮关城内西处散播消息,声称由于贼人的探子己被斩杀,再加上今日攻城损失惨重,恼羞成怒的贼人一旦攻破城池,定会大开杀戒,对整个临淮关进行惨无人道的屠城行动。

这个谣言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城中百姓间引起轩然大波,人们惊恐万分,纷纷表示愿意全力协助守军抵御外敌入侵。

这也是朱连泰在一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抓起来的所有可疑人员全部斩首,并且挂在城墙上面的真实目的。

朱连泰如此丧心病狂,背后实则隐藏着极其歹毒的算计。

他心里清楚,唯有让敌军与临淮关之间,拥有血海深仇,才能激发手下将士的拼死之心。

在他看来,血海深仇能化作将士们冲锋陷阵的动力,让他们在面对敌人时,毫无畏惧与退缩之意,唯有死战到底这一条路。

而朱连泰的所作所为,并非个例。

在这个混乱不堪的时代,清军、湘军、淮军,这些看似保家卫国的武装力量,都曾将屠刀挥向无辜平民。

清军为了镇压民间反抗、稳固统治,时常在村镇烧杀抢掠;湘军为了激励士兵作战,纵容手下对百姓下手;淮军则为了扩充势力范围,不惜以平民的鲜血来立威。

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士兵们,无路可退,只有死战到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