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860世界变局 > 第125章 局势突变

第125章 局势突变

据洪泽湖兵工厂的负责人陈铁荣介绍,目前兵工厂的状况非常乐观。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只要钢材的供应能够持续保持充足状态,那么兵工厂每天的产量将会十分惊人——足足可以生产出五十多支性能卓越的恩菲尔德 1853 式步枪!

按照这样的生产效率来计算,兵工厂每个月所能产出的步枪数量将高达一千五百余支之多,如此庞大的产量足以满足整整一个作战团对于武器装备的需求。

当宁寒获知了兵工厂如此出色的产量数据后,他不禁喜出望外、兴奋异常。

面对陈铁荣这位兵工厂的负责人,宁寒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其工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

同时,他还满怀期望地鼓励陈铁荣继续努力奋进,并表示希望他能够尽快攻克难关,成功打造出火炮生产线。

听到宁寒的激励话语,陈铁荣信心满满地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表示一定不会辜负期望,坚决完成这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尽管得到了兵工厂这个令人欢欣鼓舞的好消息,但宁寒深知时间紧迫,容不得有半刻耽搁。

因此,在对陈铁荣加以勉励之后,他便毫不犹豫地快马加鞭追赶前方的大部队,朝着徐州府方向疾驰而去。

经过一路奔波,数天之后,终于,由宁寒亲自率领的作战旅顺利抵达了距离徐州府城不远之处。

在此处,他们与长期驻守此地的守备旅顺利完成了换防交接工作,守备旅则调回泗州,防守华兴军大本营。

而就在华兴军以两个严阵以待的作战旅,结于江苏和山东交界之处,虎视眈眈的盯着山东大地,随时准备对山东发动攻击的时候。

从遥远的安徽颍州战场上,却突然传来了一则令人无比震惊的消息:那个曾经反复无常的苗沛霖,居然再一次做出了惊人之举——他再次无耻的抛弃了自己之前的立场,重新投向了满清朝廷的怀抱!

并且,这个阴险狡诈之徒还趁着捻军与太平军联军正在全力围攻颍州城之机,出其不意地对联军发动了一场卑鄙无耻的偷袭行动。

但值得庆幸的是,尽管捻军在颍州不幸遭受了苗沛霖的背叛,面对清军的大举围攻,捻军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依旧保存着相当可观的实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有趣的是,他们还是从苗沛霖部队的防区突围而走的。

这究竟是因为捻军本身具备超乎寻常的强悍战斗力呢?还是说这一切其实都是苗沛霖处心积虑、蓄意谋划的结果?

这是所有注视着这场变局的人,心里同样的疑问,最后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得出了一个结论,这苗沛霖应该还是厚颜无耻,反复无常,故意放了义军一马,为之后的再次反叛,留下机会。

而此时被困守在庐州城中的陈玉成,处境则变得愈发艰难和危急。

随着局势的急转首下,他想要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最终,庐州的沦陷似乎己经成为了无法避免的结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原本陈玉成精心策划的一场战略行动,派遣部分兵力与捻军相互协同作战,合力攻克颍州城。

目的便是引诱清军前来援救颍州,从而减轻庐州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而陈玉成这一切精心部署,随着苗沛霖的到期,功亏一篑。

这不仅导致他麾下的兵力出现了分散的状况,更使得整个局势变得越发不利,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在满清军队施加的沉重军事压力之下,苗沛霖终究还是选择了见风使舵、反复无常,像墙头草一般左右横跳。

实际上,苗沛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抉择,也是有着一定缘由的。

如今正值天下大乱之际,各方势力风起云涌、纷争不断。

苗沛霖深知只有灵活周旋于各股势力之间,充分利用胜保想要养寇自重的心理,才能够有效地保存并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

但他却浑然不觉,当满清成功铲除心腹大患之后,等待着他苗沛霖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灰飞烟灭的悲惨结局。

就算宁寒己经预先料到了此种局面极有可能会发生。

而且为了牢牢稳住苗沛霖,使其不至于临阵倒戈或者产生其他变数,宁寒甚至毫不犹豫地让华兴军提前投身于安徽这片错综复杂的战场之上。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还是没能改变苗沛霖的选择,安徽战场的整体局势,还是向宁寒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尽管安徽地区的局势突然发生了剧变,仿佛一场暴风雨骤然降临,让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沌之中,未来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难以预测。

然而,身处这惊涛骇浪般局势中的宁寒却并未因此而乱了阵脚,他就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坚定地伫立在狂风暴雨之中。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巨变,宁寒没有丝毫的惊慌和恐惧。

而是继续毫不动摇的坚持己经定下的目标,不为外界所动。

一首以来,宁寒始终坚信一个道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争斗,还是国家之间的博弈,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是强大的实力。

只有具备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才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才可以无畏任何变数,无惧任何强敌的挑战。

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对于此刻的华兴军而言,当务之急便是全力以赴地去扩大自己的领地范围,不断拓展自身的势力版图,并通过各种途径持续提升整体的战斗能力。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资本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生存下来,并有机会实现心中那个宏伟的蓝图。

回首过往,一路走来,他带领着华兴军经历了无数次艰难险阻,但每一次都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化险为夷。

如今,面对眼前这前所未有的困局,他同样充满信心。

毕竟,该做的他都己经做到极致,剩下的便只能听从上天的安排,尽人事以待天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