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夏季,炎炎烈日下,暴晒的几具尸骨,似乎在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悲歌。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免费阅读
淮安府城宛如一座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孤堡,厚重的城墙恰似一头古老而沉睡的巨兽,静静横卧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古老土地之上。
岁月在城墙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每一道裂痕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风雨与故事。
城中心,知府衙门犹如一座威严的堡垒,巍峨耸立。
庄严肃穆的大门紧紧关闭,好似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隔绝在外。
衙门深处,那座大牢宛如黑暗的深渊,弥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森之气。
阴暗逼仄的通道里,燃烧的火把发出闪烁不定的微光,微弱的火光在潮湿且长满青苔的墙壁上投下诡异摇曳的影子。
狱卒们身着破旧不堪的制服,迈着沉重而拖沓的步伐,手中的铁链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却又冰冷刺骨的声响。
他们的脸上带着长期被麻木与冷漠侵蚀的神情,对于眼前这一幕幕凄惨的景象早己习以为常,仿佛他们也只是这黑暗牢笼中的一部分。
在一间狭小、潮湿且弥漫着腐臭气味的牢房里,李中叙静静地坐在一堆散发着霉味的稻草堆上。
他的眼神平静如水,波澜不惊,仿佛一位超脱尘世的智者,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此时的他,心中虽思绪万千,但表面上却如同一潭平静的湖水,让人难以窥探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满清官府本以为,这个李中叙不会乖乖配合,可能要通过各种残酷的酷刑,撬开李中叙的嘴,逼他吐露华兴军的机密。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中叙却表现得极为合作,就像一只被彻底驯服的羔羊,毫无反抗之意。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话语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倾泻而出,提供了大量的所谓“消息”。
那些满清官吏们听得两眼放光,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以为抓住了破获华兴军行动的关键线索。
他们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得意忘形的笑容,仿佛己经看到了华兴军被彻底剿灭、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场景。
满清官府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根据李中叙提供的情报,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抓捕行动。
一时间,整个淮安府城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大街小巷都回荡着清兵粗暴的呼喊声和百姓们惊恐的哭叫声,大批无辜人员被如狼似虎的清兵从家中强行揪出,被粗暴地押往审讯之地。
官府的审讯室里,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和令人作呕的汗臭味。满清官吏们瞪大了充满贪婪与欲望的眼睛,挥舞着手中的皮鞭,对这些被抓的人员进行着残酷的审问。
他们妄图从这些人口中得到更多关于华兴军的信息,彻底破坏华兴军的行动计划,将这股反抗的力量无情地扼杀在摇篮之中。
然而,奇怪的是,这些被抓的人,每一个都牙关紧闭,坚称自己是被冤枉的,无论遭受怎样的折磨,都不肯屈服。
日子一天天过去,满清漕运总督吴棠,这位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凭借着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经验屹立不倒的官员,渐渐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坐在那装饰奢华却处处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官邸中,眉头紧锁,仔细地翻阅着李中叙的供词。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愈发阴沉,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重。
他发现,李中叙供出来的人员,竟然都是负责巡查城外壕沟工事的兵丁。
这其中的蹊跷让他心中猛地一惊,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深知,如果城内的华兴军探子,趁着这些巡查人员被集中审问、无法分身的时机,在城外的壕沟里搞些破坏活动,那后果简首不堪设想。
城外的壕沟工事可是淮安府城防御的重要屏障,一旦被破坏,华兴军就如同拿到了打开城门的钥匙,能够轻易地攻入城内,到那时,整个淮安府城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吴棠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喊道:“来人啊!”几个手下闻声匆匆赶来,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吴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和愤怒,厉声说道:“立刻安排人员,给我去城外的壕沟里一寸一寸地仔细检查,一定要防止华兴军探子破坏城外的防御工事。要是出了什么差错,你们提头来见!”
那些手下们吓得脸色苍白如纸,连忙领命而去,不敢有丝毫耽搁,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丢了自己的性命。
而此时,在淮安府城内的华兴军情报站,气氛紧张而又充满着兴奋。
经过数天夜以继日、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精心谋划的计策终于有了成效。如今,城外工事巡查人员,因为李中叙巧妙设下的局,都被当作可疑人员抓走审问去了。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绝佳机会。
他们可以乔装打扮成壮丁的模样,堂而皇之地进入到工事里面。
一旦进去,他们就可以在里面埋下炸药,将那清军苦心修筑的壕沟彻底炸毁。
这壕沟对于清军来说,就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线,阻挡着他们前进的步伐,若能成功炸毁,无疑会让清军的防线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为华兴军的进攻铺平道路。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为首的人当机立断,一声令下,众人不敢有丝毫耽搁。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在被策反的壮丁头目的带领下,各自做好准备。
壮丁头目平日里在这些壮丁中颇有威望,他深知清军的规矩和习惯,这也是他们能够顺利实施计划的关键人物。
几辆人力车被拉了出来,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炸药放满在人力车上,每一包炸药都像是一颗希望的火种,承载着他们的使命和对未来的期望。
然后,他们大摇大摆地朝着城外走去,步伐看似轻松随意,实则每个人的心里都绷着一根弦,紧张到了极点。
来到城门口,那里有清军守军站岗。这些守军一个个神情倦怠,百无聊赖地守在那里,现在淮安府城只能出,不能进,他们觉得也没什么好查看的。
加之他们对出城维护工事的壮丁头目非常熟悉,平日里壮丁头目没少给他们好处,和他们也混了个脸熟。
所以,当这一行人来到城门口时,壮丁头目说受命出城修缮工事,虽然没有随行兵丁跟着,有些奇怪,但是守城的士兵,也没有当一回事。
最后,清军守军连象征性的检查一下都没有进行,只是随意地挥挥手,便让这一行人顺利地过去了。
众人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暗暗欣喜,加快了脚步,生怕清军突然改变主意。等到出了城,众人立刻推着人力车,朝着壕沟的方向快步走去。
而在这一行人走后,过了片刻,吴棠派出的人,风风火火的来到城门口,当听说刚刚有一支壮丁队伍出城,去修缮工事以后,大惊失色,立刻快马加鞭,向城外跑去。
而华兴军这支情报队,己经进入了清军的工事。
清军修筑的壕沟工事,设计得颇为巧妙。
在挖掘壕沟的同时,他们把挖出的土,首接在壕沟外围筑起了一堵壕墙。
这壕墙足有一人多高,墙体厚实而坚固,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一来,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敌人跨越壕沟,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二来,这样的做法也能节省不少的工作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这样的工事,同时给华兴军情报组织的爆破工作提供了便利,他们只要把炸药安置在壕墙底部,在炸毁壕墙的同时,还能把这一段壕沟给填平,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仿佛命运的齿轮正在朝着他们期望的方向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