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860世界变局 > 第 179章太平军北上

第 179章太平军北上

正当华兴军内部全力以赴地修建铁路时,在南方,太平天国与湘军之间围绕天京雨花台的激烈争夺,终于逐渐有了分晓。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

太平天国的李秀成率领着近二十万大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对由三万湘军驻守的雨花台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由于李秀成从苏南地区获得了巨额财富,他得以从洋人手中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洋枪洋炮,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太平军的火力。

然而,湘军的曾国荃并非等闲之辈,他深知李秀成的优势所在,于是在雨花台精心构筑了三道坚固的壕沟,并修建了大量的石砖堡垒,以此来顽强抵御太平军的猛烈进攻。

战斗刚刚打响,李秀成便企图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倒敌人。

他将太平军分成多路,如同一群凶猛的野兽,从不同的方向对湘军阵地发起了狂风暴雨般的猛攻。

太平军将士,试图依靠人海冲锋,突破湘军的防线。

然而,湘军依托坚固的营垒和犀利的枪炮,进行顽强抵抗。

在这场残酷的较量中,太平军的冲锋虽然勇猛,但湘军的防线如同铜墙铁壁。

曾国荃甚至亲临一线,同时严令湘军坚守阵地,不得后退一步。

湘军士兵在长官的督战下,用密集的火力向太平军射击,一排排子弹和炮弹倾泻而出,太平军的冲锋一次次被击退,阵地上留下了无数具尸体。

人海冲锋失败以后,李秀成并未放弃,他调整战术,决定采用挖地道的方式,试图绕过湘军的防线,对其营垒进行突袭。

太平军士兵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偷偷挖掘地道,一寸一寸地向湘军营地靠近。

然而,湘军对此早有防备,他们通过监听地面动静、设置障碍物等手段,多次破坏了太平军的地道。

每当地道被发现,湘军便向地道内灌入毒烟、开水,地道内的太平军士兵遭受重创,惨叫声不绝于耳。

这场战斗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之久,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到了同治元年十二月。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中,太平军由于补给线被切断,大军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这使得他们无法再持续对雨花台发动猛烈的进攻。

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太平军最终不得不无奈地撤围雨花台,以期日后再战。

然而,雨花台会战的失利给太平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李秀成率领着疲惫不堪的军队撤回天京后,洪秀全对他未能成功解围且擅自撤退的行为感到异常恼怒。

于是,洪秀全愤怒地将李秀成的王爵革除,以示惩戒。

尽管如此,洪秀全并未完全弃用李秀成。

他深知李秀成的军事才能,仍然命令他统领大军,执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为了解除天京之围,洪秀全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进北攻南”的战略,命令李秀成率领大军北渡长江,以图从北方突破湘军的防线,进而缓解天京的压力。

所谓的进北攻南战略,其核心思路是先从南京渡过长江,向长江北岸的安徽南部地区发起进攻。

一旦成功攻陷安徽南部,便可以顺势西进,首捣湘军的大本营武昌。

如此一来,湘军必然会因为后方受到威胁而不得不从天京撤围,从而缓解天京的压力。

同治元年十二月一日,太平军的先头部队按照这一战略部署,从天京渡江北上,迅速攻占了江宁府长江以北的江浦、六合等县。

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们不仅与华兴军控制的安徽泗州和江苏扬州府接壤,更成为了太平军进一步北上的前沿阵地。

面对太平军的这一举动,宁寒深知局势的严峻性。

为了防止太平军突然发疯,对华兴军的领地发动攻击,他果断决定亲自坐镇扬州府,并将西个作战旅、两个守备旅近三万兵马全部部署在扬州府和泗州附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面对太平军汹涌澎湃的渡江北上之势,湘军同样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在安徽庐州府南部的无为、庐江、舒城等地部署了大量兵力,如铜墙铁壁一般,严密地防范着太平军可能的西进行动。

然而,太平军却并未被湘军的防线所吓倒。

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策略,派出使者前往华兴军,向宁寒发出诚挚的邀请。

使者转达了太平军的意愿,希望华兴军能够与他们携手合作,共同西进,对安徽发起攻击。

太平军的这一举动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们深知单凭一己之力,要突破湘军的防线并非易事。而与华兴军联合,则可以形成强大的合力,增加胜算。

为了打动华兴军,太平军还许下了诱人的承诺。

太平军承诺,如果此次合兵西进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庐州府北部以及六安州都将被华兴军收入囊中,成为他们的领地。

这意味着华兴军的势力范围将得到显著扩张,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人口,还能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相比之下,太平军的要求相对较为保守,他们只希望得到庐州南部数县。

这样的分配方案对于太平军来说,或许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选择。

毕竟,他们可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救援天京是第一要务。

对于华兴军而言,得到庐州府和六安州的好处不仅仅在于领土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庐州是安徽腹地,可以联通西方,位置极为重要,得到庐州,就可以威胁整个安徽。

一旦庐州被华兴军掌控,那华兴军征服整个安徽,就指日可待了。

这不仅会使华兴军的实力再次大幅增强,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合作条件对于华兴军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通过与太平军的合作,他们既能实现自身势力的扩张,又能避免与太平军发生首接冲突。

同时,太平军所要求的地盘相对较小,似乎并不会对华兴军构成太大的威胁。

这种合作模式既能满足双方的利益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地区的稳定,可谓是一举多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