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洪秀全明确表示不支持李秀成对华兴军发动进攻的提议,李秀成感到十分无奈。本文搜:爱上中文 2szw.net 免费阅读
在内外条件都不允许的情况下,李秀成也别无他法。
在内部,洪秀全不支持他进攻华兴军的提议,在外部,华兴军近三万人的主力部队正驻扎在滁州和定远,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紧紧地盯着太平军,不给李秀成任何可乘之机。
经过数天的犹豫和徘徊,李秀成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对华兴军的进攻计划。
在洪秀全的一再催促之下,于是李秀成下令部队向西移动,准备对安徽的湘军发动进攻。
就在李秀成做出这个决定后不久,华兴军也得到了太平军主力西进的消息。
在己经确定太平军主力西进之后,华兴军迅速做出反应,立即从定远和滁州出发,发动了对湘军李续宜部的进攻。
宁寒亲自率领从定远出发的这一路大军,沿着从定远到庐州府城的官马大道疾驰而去,他们的目标是位于大军前方的炉桥寨。
与此同时,华兴军位于滁州的另一路大军也在骆世舟的统一指挥下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从滁州出发,目标是庐州西部的六丈镇。
这两路大军犹如两把利剑,同时刺向湘军的要害部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急行军,两路大军几乎同时抵达了各自的攻击目标面前。
两路大军几乎在同一瞬间抵达了目标附近,仿佛是事先约定好的一般。
这并非巧合,而是华兴军参谋部在行动之前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的结果。
在行动之前,华兴军参谋部对两个目标的路程和路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
他们深知,要想让两路大军同时到达目标,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行军速度。
经过反复推演和计算,参谋部为两路大军量身定制了行军计划。
他们充分考虑了道路状况、敌军分布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确保每一步都精确无误。
这样的部署不仅是为了这次庐州作战的成功,更是为了华兴军未来的发展。
随着华兴军控制区域的不断扩大,跨省作战将成为常态。如果不能解决行军时间差的问题,那么在面对更广阔的战场时,华兴军将会处于极大的劣势。
因此,华兴军参谋部在这次庐州作战中所采取的策略,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胜利,更是为了长远的战略考虑。
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为华兴军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接下来,宁寒不仅要进一步强化华兴军参谋部的工作,还要大力加强通信手段的建设。
在当今的西方,有线通信己经开始广泛普及,即使相隔万里之遥,也能够在瞬间将信息传递给对方。
这种高效的通信方式,在军事领域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回顾过去的行军模式,由于贻误战机而遭受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太平军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当初,湘军围困安庆时,太平军为了解救安庆之围,曾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计划攻打湘军的老巢湖北武昌。
然而,由于部署不够缜密,通信也不顺畅,从长江南北两路出发的大军虽然都抵达了武汉外围,但彼此之间的时间差却将近两个月。
这一延误使得太平军最终未能成功攻陷武昌,反而让湘军趁机攻陷了安庆,致使太平军的局势从此一落千丈,彻底无法挽回。
宁寒此刻根本无暇去感慨太平军的胜败得失,因为他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便是攻下前方的炉桥寨。
只有先拿下这座寨子,才能为攻打庐州府城铺平道路,扫除前进途中的阻碍。
要知道,炉桥寨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牢牢扼守着通往庐州府城的官道。
华兴军根本不可能绕过它,否则就等于将自己的后背暴露给湘军,让他们的这个据点如芒在背,随时都有可能切断自己的后勤补给线。
所以,无论如何,华兴军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攻陷这座炉桥寨。
然而,尽管炉桥寨内的湘军守军仅有区区一千人,但由于他们早己在寨子外围构筑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使得华兴军想要攻克这座寨子绝非易事。
不仅如此,由于炉桥寨原本的居民就为数不多,而随着湘军守军的进驻,他们更是将最后的几个居民也驱赶殆尽。
如今,留在炉桥寨内的,无一不是湘军的兵丁。
如此一来,华兴军原本打算通过收买内线、从内部攻破炉桥寨的计划,也变得完全不切实际了。
摆在华兴军面前的,似乎己经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唯有强攻这一条路可走。
宁寒心里很清楚,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必定是敢于与敌人正面交锋、毫不退缩的。
因此,对于湘军所把守的炉桥寨,他并未过多地去思考其他策略,而是果断决定采取强攻的方式来攻克这座寨子,并将其中的湘军一举消灭。
随后华兴军的大部队就在距离炉桥寨不远处安营扎寨,稍作休整。
经过一天的休息后,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对炉桥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此次对炉桥寨的攻击任务,交由第三作战旅负责执行。
第三作战旅在仔细研究了自身的兵力优势以及炉桥寨的地理状况后,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
炉桥寨的北面和西面,是一大片空旷的平地,这对于华兴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样的地形不仅便于华兴军展开兵力,更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
基于以上考虑,第三作战旅当机立断,决定首接从炉桥寨的北面和西面同时发动强攻,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第三作战旅的指挥官深知炉桥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他仍然决定在进攻初期就压上全部兵力,以求速战速决。
士兵们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排成整齐的线列阵。
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如同一堵移动的城墙,向着炉桥寨挺进。
每个士兵都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目光专注而坚定,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攻克炉桥寨。
他们相信,只要这一波冲锋能够成功,就能一举击溃敌人的防线,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