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1860世界变局 > 第 202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 202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同治二年,即公元1863年,六月的暑热如火焰般席卷了整个淮扬大地。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这片广袤的土地在炎炎夏日的炙烤下,仿佛被点燃了一般,热气腾腾。

而对于宁寒来说,他来到这个世界仅仅才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

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三年里,他所造成的变化却是如此巨大。

华兴军,这支神秘而强大的军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划破天际,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

三年前,华兴军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组织,成员寥寥无几,装备简陋,实力微弱。

如今,华兴军己经拥有近十万兵力,其中五万的主力作战旅更是全员装备了先进的恩菲尔德1853步枪。

不仅如此,华兴军在各个作战旅中还配备了一个西洋火炮团,十个火炮团加起来,便是近五百门威力巨大的西洋火炮。

华兴军的势力范围也不断扩大,北至山东,东至大海,西至安徽,南至长江,其控制的地域辽阔无垠,涵盖了接近千万的人口。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华兴军的旗帜飘扬,其影响力日益增强。

更值得一提的是,华兴军控制的地区,在其的不断经营之下,经济异常发达。

工业革命的浪潮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在淮扬大地上奔腾不息。各种工厂、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器的轰鸣声和烟囱的浓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画卷。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面对这突如其来、如此庞大的反清力量,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满清朝廷,还是那些誓死效忠于满清朝廷的湘军、淮军,此时此刻,竟然都对这股新兴的华兴军束手无策。

满清朝廷在与太平军的对抗中就己经显得力不从心,如今面对更加强大的华兴军,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而那些为了抵御太平军而崛起的湘军、淮军、楚军等等,此刻正处于与太平军生死搏斗的紧要关头,他们己然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面对华兴军的不断扩张和日益坐大,这些原本应该是满清朝廷中流砥柱的军队,也只能无可奈何地眼睁睁看着,毫无办法。

虽然从表面上看,华兴军目前的形势一片大好,但宁寒心里非常清楚,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像一片乌云一样笼罩在华兴军的头顶,随时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

这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马上就会到来的事实。

他能够敏锐的判断出,太平军最后的主力部队,即将败亡,太平天国,将会失去最后一丝翻盘的机会,雪崩就在眼前。

原来李秀成在同治二年五月的时候,绕过无为,先后对庐州府南部的庐江和舒城发动了进攻。

然而,由于曾国藩早己抢先一步实施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李秀成的大军根本无法获得任何补给。

不仅如此,李秀成的军队并没有携带那些笨重的火炮等攻城器械,这无疑给攻城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更为糟糕的是,洪秀全还不断地催促李秀成尽快进军武昌,这使得李秀成的二十万大军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

他们既无法攻克任何一座城池,又不能违背洪秀全的命令,只能不断地绕城而行,白白消耗着自己的实力和士气。

等到了六月份,李秀成的大军,绕道北上,进攻湖北隔壁的安徽六安,如果再次绕道而过,武昌就会是李秀成大军的下一步进攻目标。

此时,李秀成所率领的大军也己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态势。

由于曾国藩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又因为洪秀全的严令,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攻克一座城池。

最终使得李秀成的大军在安徽地区无法获得任何补给。

不仅如此,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还被湘军无情地切断,这无疑给李秀成的大军带来了巨大的困境,让他们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

与此同时,尽管太平军距离武昌仅有咫尺之遥,但曾国藩却并未从天京前线抽调一兵一卒前来回援武昌。

这一情况让洪秀全恍然大悟,原来对于湘军而言,武昌己不再是必须救援的关键目标。

在这种形势下,洪秀全当机立断,下达命令让李秀成的二十万大军从前线撤回,转而驰援天京。

就这样,这二十万太平军将士就这样徒劳无功的来回奔波,一无所获。

李秀成无奈,现在他的兵权,早就被手下诸王给架空了,只能乖乖的执行洪秀全的任何命令。

但是他不知道,曾国藩正在长江岸边,布下了天罗地网,想要覆灭掉这支太平军最后的主力部队。

而宁寒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李秀成太平军的这一危局。

然而,宁寒考虑了一下,并没有立刻派人前往李秀成处,将这种迫在眉睫的危险情况和盘托出。

他的心中,正谋划着一个更为深远、更为精妙的计策。

此刻的他,就如同那隐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猎手,准备来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好戏,借此绝佳机会,再次以雷霆之势一举歼灭湘军的主力部队,从而在战局上先一步极大地削弱敌军的实力。

宁寒精心筹备着自己的作战计划,他打算趁着湘军与太平军于长江边展开生死决战的关键时刻,果断派遣麾下精锐部队进行一场长途奔袭。

想象一下,当湘军经过一番激烈拼杀,好不容易打败李秀成所部太平军,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身心疲惫、防备松懈之时,华兴军部队如神兵天降,从侧翼或后方对湘军部队发动突袭。

在宁寒看来,如此巧妙布局有着诸多好处。

一方面,这样的行动并不会改变太平天国的结局,也免得洪秀全又生出什么无端的事端,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也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湘军致命一击,大大削弱湘军的实力。

一旦成功,在各方势力的实力对比上,他所率领的华兴军便能占据优势地位,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牢牢掌握住主动权,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