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越战:浴血南疆之侦察连 > 第 135章,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 135章,青山处处埋忠骨

3月13日下午,师长江平率领全师官兵,前往烈士陵园祭奠烈士。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免费阅读

烈士墓园座落在一处山坡上,离边境线只有20多公里。六百座烈士陵墓整整齐齐的排列着。

山上没有青松翠柏,却长着很多高大的木棉树。

木棉花,又称为英雄花,为这片肃穆静谧之地增添了一抹炽热的色彩。

一朵朵木棉花如同燃烧的火焰,缀满枝头。花朵硕大而鲜艳,花瓣厚实且富有质感,呈鲜艳夺目的红色,仿佛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染就。那一地的落红,宛如一条红地毯,浑然天成。

据当地的群众说,这山上的木棉树,从未出现过像今年这样的万花绽放的盛景。

老乡们都说,木棉花是为烈士的英灵而盛开。

更神奇的是,几天来,当地都下着毛毛细雨,38师的官兵即将到达陵园时,雨停了,云散天清,碧空湛蓝,一条美丽的彩虹横跨在天际,在春日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非常壮观。

前来观看部队扫墓的老乡们都说,这真是太神奇了!

十名身材高大,着装严整的战士,抬着5个花圈走在前头,江平等师首长引领全师官兵列队走在后面。

虽然己经凯旋归来,官兵们的脸上却写满了悲伤。

胜利凯旋是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大家的心里只有悲痛和怀念。

当时,由于战事紧迫,烈士们的遗体只是草草安葬,坟头是黄土,碑文是用毛笔写在木板上的。

现在所看到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宏伟壮观,都是后来修缮的。

安葬在这里的600位烈士,并非全部都是38师的烈士,各个部队都有。

38师的官兵首先会来这里祭奠烈士,有两个原因:

一,这里离部队的驻地最近,

二,这座陵园的墓穴,是38师的官兵于两个月前提前挖好的!

也就是说,战前,战士们亲手给自己挖好了坟墓!

现在的年轻人,听到这个故事,一定会深感震撼。

多年以前,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立即泪崩。现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依然潸然泪下。

1978年的12月,38师己经移防西南边防,整军备战。

年底的一天,38师一团接到一条命令:全团官兵不带武器装备,只带工兵锹工兵铲和大镰刀,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

这个特殊的任务就是去挖墓穴,当时军中高层,己经接到了准备打仗的命令,要打仗就会有牺牲,部队遵照上级指示,提前规划好了墓园的位置。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爱民的优秀军队,前无古人。为了不增加群众的负担,连墓穴都提前给自己挖好!

在预定的山坡上,一团长刘建国率领全团官兵,用大镰刀把山坡上的灌木和杂草清理干净,用石灰粉勾画出600个墓穴的位置,铺满了整个山坡。

部队挖掘这么大规模的墓穴,战士们都明白意味着什么。要打仗了,这些墓穴是给自己准备的!

都是些20岁左右的小战士,小的十七八岁,大的最多二十一二岁。

在施工的过程中,战士们并未消沉和悲伤,而是有说有笑的。有的说,牺牲了,用白床单一包,就可以下葬了,有的说,还是希望牺牲以后能有一口棺材。

后来, 安葬烈士时,由于人数较多,战事紧急,一部分烈士确实连棺材都没有,用床单或者胶袋包裹起来就下葬了。

附近的老乡和民兵见部队开挖墓穴,都明白这是要教训忘恩负义的越南小猴子了,大家自发组织起来帮助部队施工。

一些老人看到这种悲壮的情景,无不掉下眼泪。

下午,墓穴挖好了,一些调皮的小战士,还跳进墓穴去躺下,测试一下尺寸是否足够。

在工地上巡视的团长刘建国,被战士们的表现感动到落泪。

他想到了那句悲壮的古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现在,躺进这片墓园的,有一部分烈士就参加了墓穴的挖掘。他们躺进了自己挖好的墓穴里!

这个陵园里,有营连干部,有新老战士,最小的一位烈士,当时刚年满16周岁,参军刚刚两个月零11天!

安葬在这里的烈士,最多数的,是十七八岁的新兵,他们都是在开战的头一年冬天入伍,只接受过两个多月的军事训练,就匆忙上战场了。

由于未接受过系统的完整的军事训练 ,在实战中,新兵的伤亡最大,战损率最高。

全师官兵整齐列队在烈士的墓地前,致敬默哀,江平师长诵读了祭文,最后,他高声宣布:

“让我们以军人特有的礼节,向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鸣枪!”

作为礼兵的侦察连战士,统一举起手中的冲锋枪,向天鸣枪,向烈士致敬!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枪声中,木棉花从树上飘落,阳光下,那一片片飘零的殷红,仿佛如英雄们洒出的炽热鲜血,洒在了这片热土上……

英雄们永垂不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