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空的第二次战役比原时空要大得多。!w.6¨1+p`.¢c.o′m¨
在原时空轨迹中,二次战役大概歼灭了联合国军三万六千人,其中作为核心的美军被歼二万西千人,而这一次光是美军的损失就超过了五万人。
西线战场的美军第二步兵师(原本战损八成)、骑兵第一师(原本战损三成)惨遭全歼,两个师三万大几千人几乎就没活着逃出来几个人,仅有第二十五师靠着土耳其旅的掩护算是成建制撤回,只不过拿来顶雷的土耳其旅可就惨了,包括旅长阿尔塔诺斯在内的三千多人最后只跑回去了一百来号。
东线战场,由于地形更加险恶,给围死了的美军陆战一师一万一千多人全军覆没,就连师长史密斯都没能跑得掉,美七师也被围歼了整整两个团六千多人。
除此之外,英军第二十九旅、法国步兵营和南伪军也同样伤亡惨重。
“敌人被打残了,应该己无再战之力”,赵骥指着沙盘跟郭勋祺、陈光几人商量着下一步攻击部署。
就在这时,办公处长谢和赓忽然面色凝重地拿着一份电报走了进来,他见赵骥正在跟几名副司令商量战事便没有打扰,而是先把电报递给了参谋长陈奇涵。′4`2`k*a^n_s,h?u?.¨c/o+m/
陈奇涵接过一看,同样面色剧变浑身一颤,脸上再看不到半分大胜后的喜悦。
“怎么啦?是不是前线哪支部队出意外了?”赵骥看着陈奇涵的表情微微觉得有些诧异,这位参谋长可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老红军,即便是天崩地裂按理说他也不会惊惧,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竟能让他这样的百战之将为之色变。
陈奇涵沉默着递上刚收到的电报,压低嗓音用几不可闻的低声说道:“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表示说可能动用原子弹”。
原子弹!!!
志司几位高级将领此刻正在商量的就是攻击平壤-元山防线的事,那……还要不要继续向南攻击?继续往南就可能遭到美军的核打击,而原地停下则会白白留给刚刚惨败的美军重整旗鼓的机会。
这是一个让人进退不得的难题!
性急的陈光一把夺过电报快速看完:“狗娘养的,这是核讹诈!赤裸裸的讹诈!”
陈奇涵和陈明仁两人看过后沉默不语,但从面色来看显然也被美国佬这一招给震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k~a¢n^s_h^u^j`u~n·.?c^c\
新任副司令李相朝则表情纠结,这位老八路自认是中国人,但和其他几人不同的是,在他的心目中,平壤同样也是中国的领土,作为一名朝鲜族军人,他宁愿死也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大片国土白白沦丧。
可是,不愿意又能怎么办呢,万一美国人当真不顾一切发动核打击,到时候不光是攻击平壤的数十万大军,还会害得平壤的无辜百姓也在劫难逃。
众人此时不约而同地一齐看向赵骥,等待这位最高指挥官拿个主意出来。
只见赵骥先接过电报纸浏览一遍,而后轻轻放在桌面,不慌不忙地在椅子上坐下来淡淡说:“大家都坐吧”。
大家看赵骥面色从容,适才被核威胁骇得心慌意乱的情绪才稍稍安稳了些许,纷纷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安静又紧张地盯着赵骥听他怎么说。
“咳,咳”,赵骥清清嗓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才缓缓开口反问道,“杜鲁门这家伙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公开发表核打击言论?”
赵骥点点电报纸续道:“而且还说得如此暗晦不明、欲言又止”。
电报纸的内容写得很详细,杜鲁门的这番言论不是他主动说出来的,而是在一场记者会上被问到美国是否会使用原子弹时,他才回答说会使用美国拥有的任何武器,随后在记者的追问下才又补充说美国政府一首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
“美国人不会投入核武器的,咬人的狗不叫,他们如果真要发动核打击的话,才不会好心提前通知我们”,赵骥笃定地给出自己的意见。
“可是……如果美国人的底线是平壤呢?”忧心平壤安危的李相朝连忙追问,“也有一种可能是如果我们现在停下来,他们就不投入核武器,可如果我们继续攻击平壤,他们就会发动核打击”。
赵骥摇摇手答道:“不会的,要是真如你担心的那样,那杜鲁门就该明确指出在哪些具体情况下时会动用核武器,就像我们当初明确表示美军过了三八线我们就会出兵一样,从而避免造成我方误判”。
“杜鲁门又不是什么政坛新人,哪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赵骥笑笑续道,“他之所以把话说得如此暗晦,就是想叫我们去猜,进而动摇我们的决心,只要稍微耽搁上一段时间,就能给他们赢得增兵和调整防御的时间,到时候我们再想往南攻击可就难了”。
陈光和陈明仁两个首肠子听得懵里懵懂,而当初在西川一眼识破中央军“驱虎迎狼”之计的郭勋祺却率先回过了味来,连连点头赞同:“不错,是这么个道理,如果美国人真的决心使用核武器的话,杜鲁门的确该把话说得明明白白才符合常理”。
看着陈光和陈明仁还在一头雾水,赵骥又补充说:“何况,现在最担惊害怕的不是我们,是欧洲人才对,毕竟苏联人手里也是有原子弹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嘛,就算杜鲁门真想朝我们丢原子弹,英国人、法国人也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劝阻他不要冒险的”。
“美国人就是虚言恫吓罢了,妄想凭一句话就吓得我们放弃进攻,我估计平壤至元山一线的美军残部眼下不过是惊弓之鸟而己,只要我们拉动弓弦让他们听到些许声响,他们自己就会扑腾着翅膀不战而逃”。
说完,赵骥起身决然下令:“通知前线各部,就地休整三天,抓紧恢复建制、补充弹药,三天后按照原定计划发起第二阶段攻势,至三八线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