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青囊医书之都市医仙 > 第271章 河婆索命2

第271章 河婆索命2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雨幕中隐约有个蓝色的影子,正顺着溪水的方向缓缓飘远。??,看°@:书~屋>%小¢μ说?网· _?$更3?新3最|全$

唐泽仁注意到,水生裸露的脚踝上缠着几缕水草般的青色纹路,在火光下竟泛着淡淡的荧光。

当他卷起水生的裤管时,发现那些青色纹路已经蔓延到了小腿,像是活物般在皮肤下缓缓蠕动。

一个村民突然跪倒在地,朝着东南方向连连叩头,祈祷道:

“造孽啊……河婆娘娘恕罪……。”

唐泽仁这时也没时间理会这些,即使解释了大家也不会相信,还是赶快救人要紧。

他取出一根三棱针,在水生的人中穴上快速点刺。暗红的血珠渗出来,却带着股刺鼻的铜锈味。

正当他要下第二针时,水生突然睁大眼睛,喉咙里又发出“咯咯”的怪响。

“按住他!很快就好!”

大家虽然还在惊恐中,但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谁也不忍心见死不救。

在众人压制下水生的身体不再扭曲,唐泽仁迅速在百会、涌泉等穴位下针。

当第七根银针刺入劳宫穴时,水生的抽搐终于渐渐平息,但那些青色的纹路却更加明显了。

唐泽仁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去煮甘草绿豆汤,再取些生石膏来。”

说完从自已的行李箱中拿出一个蓝色的瓷瓶,从中倒出三粒红色的药丸,捏碎后混着温水灌进水生口中。

给老张头和水生娘解释道:

“这是解毒丹,先服三粒,一会儿再喝点儿甘草绿豆汤应该就没事了!后面得看他中了什么毒再配药调理。”

人们半信半疑地看着他,这时屋外突然刮起一阵怪风,吹得窗棂“咯吱”作响。

从窗户看去,远处似乎有星星点点的鬼火在游荡。一个村民惊恐地望着窗外,用颤抖的声音说:

“是河婆来找替身了!七月半,鬼门开,你把水生救活了,其他人就会遭殃!”

唐泽仁猛地推开窗户,夜风夹杂着雨丝扑面而来。在遥远的山谷方向,隐约可见几点幽蓝的磷火在黑暗中飘荡。

唐泽仁冷笑一声,很镇定地说:

“不是鬼火,是萤火虫。”

这时水生的呼吸已经平稳许多,但那些青色纹路仍未消退。唐泽仁接过陈老伯递过来的生石膏粉,轻轻撒在纹路上。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石膏粉接触皮肤的瞬间,竟然变成了靛蓝色。唐泽仁长舒一口气,很坚定地说:、

“果然,不是撞邪,是中毒!”

他看向惊魂未定的几个村民问道:

“鬼哭涧的水,最近可有什么异常?”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老张头迟疑道:

“前些日子暴雨,涧水涨了不少,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这样。对了,水色比往年更蓝些……。”

唐泽仁点点头,从陈老伯放药材的屋子里,找出一段乌黑发亮的干枯藤茎,掰下一小块交给老张头说:

“这是鸡血藤,磨粉入药,能解百毒。”

过了一会儿水生娘就给煮好了甘草绿豆汤让水生服下,过了一个时辰水生终于睁开了眼睛,看起来确实好多了。

有个村民小声嘟囔道:

“河婆要找替身,救了这个就会害了那个!”

屋外,晨雾中的青溪镇渐渐苏醒。而在远处的鬼哭涧,几缕蓝色的溪水正悄无声息地汇入主河道,像极了传说中河婆拖曳的长发。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唐泽仁正在后院晾晒连夜炮制的鸡血藤。

藤茎断面渗出暗红色的汁液,在青石板上留下蛛网般的血痕。

他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昨夜救治水生耗去太多精力,水生指甲缝里的蓝色碎屑,到现在还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时外面又响起了急促的拍门声,有个浑厚男声喊道:

“陈老伯!唐大夫在吗?”

唐泽仁拉开院门,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满脸是汗地站在台阶下,身后跟着几个面色阴沉的村民。

后面一个昨天送过水生的年轻人,看着唐泽仁小声说:

“老周家闺女出事了!也是被河婆缠上了!我就说河婆要找替身的……”

这时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冲上来抓住唐泽仁,说话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恶狠狠地问道:

“就是你救了水生娃子?现在河婆找上了我闺女,你说咋办?”

这时从屋里出来的陈老伯呵斥道:

“小周娃儿你让开!让小唐大夫给看看去!”

陈老伯在当地还是有一些威望的,周屠户很不情愿地放开他,另一个中年汉子也劝道:

“周屠户,兰丫头都快没气了!还是先让大夫给看看还有没有救!”

周屠户急得跺脚,喷着唾沫星子有些痛苦的说:

“救了水生,河婆就要找别人当替身!现在找上我可怜的兰娃儿……”

唐泽仁这时也不愿意和周屠户纠缠,看周屠户放开了他,就跟着大家去了周家。

十六岁的周小兰躺在竹席上,身上盖着绣有八卦图案的红色被子,这是当地驱邪的习俗。

唐泽仁掀开被角时,围观的妇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小姑娘的耳后至脖颈处,布满鱼鳞状的蜕皮。

那些半透明的皮肤碎片微微翘起,底下露出的新肉呈现出病态的蓝色。

最骇人的是她的右手掌心,赫然有个铜钱大小的圆形溃烂,边缘整齐得像是被什么利器剜出来的。

周老太太瘫坐在墙角,手里攥着串佛珠,哭着说:

“昨晚还好好的,今早我去叫她,就看见被窝里全是……全是……”

老太太颤抖着指向屋角的木盆。唐泽仁走近一看,盆底积着层黏液,里面泡着十几枚蓝田螺,在晨光中泛着妖异的光泽。

唐泽仁皱了皱眉转过身问道:

“不是你们都说不能碰鬼哭涧的东西吗?”。

周老太太突然激动地说:

“兰丫头没去溪边!这些螺……这些螺是自已爬进她被窝的!”

屋里顿时炸开锅。

有人念起了佛号,有个小媳妇当场晕了过去,周屠户拿起一把杀猪刀“哐当”杀猪刀插在门框上,恶狠狠地说:

“都是水生惹的祸,老子就说该把水生扔回溪里去!”

唐泽仁没理会这些骚动,他掰开小姑娘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开始扩散。

但奇怪的是眼白上布满细密的蓝色纹路,像是有人用最细的毛笔蘸着靛青画上去的。

当他触诊颈部时,更在发际线处摸到几个硬结,那分明是淋巴结肿大,可皮肤表面却浮现出诡异的螺壳纹路。

唐泽仁取出银针,和旁边的人说:

“弄些无根水来,再煮些绿豆甘草汤。”

众人不知道无根水是什么,陈老伯赶忙解释道,就是没有落地的雨水。昨天刚下完雨,这东西倒是不难找。

周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抓住他的手腕,很惊恐地说:

“用不得水!昨儿半夜,我听见闺女屋里……有流水的声音……”

唐泽仁这才注意到,房间的地面确实异常潮湿,墙角还有未干的水渍蜿蜒成线,一直延伸到床底。

他弯腰查看,突然从床下拖出个湿漉漉的鱼篓,鱼篓底部黏着几缕水草。

唐泽仁用木棍挑起细看,发现根本不是植物,而像是某种动物的触须,表面布满吸盘状的突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水草”在离开鱼篓后,竟然像活物般蜷曲扭动起来。

旁边一个岁数大的村民面如土色,惊呼道:

“是河婆的头发!快……快拿黑狗血来!”

但一时半会去哪能弄来黑狗血,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唐泽仁虽然还没想明白所有的关键问题,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

迅速为小姑娘施针,当银针刺入人中穴时,针尾突然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下针,那些耳后的鳞状蜕皮竟开始大片脱落,露出底下正常肤色的新肉。

唐泽仁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有救!”

然后拿出这几天用断肠草汁调配的药膏,本是治疗毒疮的猛药,给小姑娘敷上。

当黑色药膏接触到小姑娘掌心的溃烂时,伤口突然冒出丝丝蓝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铜锈味。

随着药性发作,周小兰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唐泽仁眼疾手快地将她侧翻过来,小姑娘“哇”地吐出一大滩蓝色黏液,里面裹着几个未消化的蓝螺。

周老太太瘫软在地,喃喃自语道:

“造孽啊,这是……这是河婆的聘礼!”

唐泽仁却盯着黏液里的蓝螺若有所思,他注意到这些螺壳表面的纹路比水生的更加密集。

而且每个螺壳的螺旋方向都是反的,这在生物学上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现在小姑娘最紧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他仔细想了想所有的这些问题。

逐渐的所有的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有了正确答案,看来必须去实地考察一下,来证实自已的想法了。

那些自已爬入周小兰被窝的蓝田螺,让他想起《本草衍义》记载的“砒霜引螺”现象。

高砷环境中的生物体会释放特殊信息素,主要也是由于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分泌含硫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气味对水生螺类有强烈吸引力,小姑娘夜间盗汗的体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些敏感的水生生物聚集过来。

而小姑娘耳后鱼鳞状蜕皮,是由于急性砷中毒引发的角化过度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价砷会与皮肤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种特有的“鱼鳞征”。

掌心圆形溃烂,这是典型的砷腐蚀性灼伤。砷化合物接触皮肤后,会与组织蛋白形成不溶性沉淀。

溃烂如此规整,说明接触物是圆形且含高浓度砷。很可能是小姑娘睡觉时握着的蓝螺,螺壳表面富集的砷霜在体温作用下溶解渗出。

周老太太听到的水声,就是由于中毒引发的应激性多汗症。砷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发出一些怪声。

鱼篓底部的“触须”看上去微微卷曲,唐泽仁滴两滴醋后立即僵直。这哪里是什么河婆头发,分明是淡水水螅。

这种腔肠动物对重金属异常敏感,会特异地富集在含砷水域。它们的收缩运动,不过是酸性环境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当含有断肠草的药膏接触伤口时掌中冒蓝烟,而且有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这是二甲基砷的挥发性!。

由于断肠草中的氰苷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有机砷,不过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螺壳的逆向螺旋结构,也是砷干扰了软体动物壳蛋白的立体构型,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螺类外套膜分泌异常。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非鬼非神,实乃砷毒作祟。可是这里的人都说是“河婆索命”,即使他解释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

人身上的病好治,但心里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可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

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成见,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事。

正午时分,当周小兰的呼吸终于平稳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湿漉漉的布包说:

“唐大夫!我在鬼哭涧下游找到了这个!”

布包里是件泡得发白的蓝布衫,看样式是上了年头的旧物。£秒:#章^节\′?小?说¤×t网ˉ \?无μ?·错=内¤<容e}?

最骇人的是,衣衫心口位置有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

周老太太突然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厉声说:

“这是……这是秀姑的衣裳!传说中她就是穿着这件蓝布衫在溪心石上捡螺蛳,被河婆抓去当了替身。”

唐泽仁接过布衫仔细看了看,发现破洞处沾着些蓝色结晶。他悄悄刮下一点藏在桑皮纸里,突然听见屋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跑出去一看,祠堂前的石板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湿漉漉的脚印。

那些脚印小巧玲珑,分明是女子的绣鞋所留,却一路从溪边延伸至祠堂门口,在烈日下竟然不干,反而渗出蓝色的水渍。

周屠户的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周围说:

“河婆……河婆来讨说法了……”

“兰丫头没去溪边!这些螺……这些螺是自已爬进她被窝的!”

屋里顿时炸开锅。

有人念起了佛号,有个小媳妇当场晕了过去,周屠户拿起一把杀猪刀“哐当”杀猪刀插在门框上,恶狠狠地说:

“都是水生惹的祸,老子就说该把水生扔回溪里去!”

唐泽仁没理会这些骚动,他掰开小姑娘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开始扩散。

但奇怪的是眼白上布满细密的蓝色纹路,像是有人用最细的毛笔蘸着靛青画上去的。

当他触诊颈部时,更在发际线处摸到几个硬结,那分明是淋巴结肿大,可皮肤表面却浮现出诡异的螺壳纹路。

唐泽仁取出银针,和旁边的人说:

“弄些无根水来,再煮些绿豆甘草汤。”

众人不知道无根水是什么,陈老伯赶忙解释道,就是没有落地的雨水。昨天刚下完雨,这东西倒是不难找。

周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抓住他的手腕,很惊恐地说:

“用不得水!昨儿半夜,我听见闺女屋里……有流水的声音……”

唐泽仁这才注意到,房间的地面确实异常潮湿,墙角还有未干的水渍蜿蜒成线,一直延伸到床底。

他弯腰查看,突然从床下拖出个湿漉漉的鱼篓,鱼篓底部黏着几缕水草。

唐泽仁用木棍挑起细看,发现根本不是植物,而像是某种动物的触须,表面布满吸盘状的突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水草”在离开鱼篓后,竟然像活物般蜷曲扭动起来。

旁边一个岁数大的村民面如土色,惊呼道:

“是河婆的头发!快……快拿黑狗血来!”

但一时半会去哪能弄来黑狗血,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唐泽仁虽然还没想明白所有的关键问题,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

迅速为小姑娘施针,当银针刺入人中穴时,针尾突然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下针,那些耳后的鳞状蜕皮竟开始大片脱落,露出底下正常肤色的新肉。

唐泽仁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有救!”

然后拿出这几天用断肠草汁调配的药膏,本是治疗毒疮的猛药,给小姑娘敷上。

当黑色药膏接触到小姑娘掌心的溃烂时,伤口突然冒出丝丝蓝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铜锈味。

随着药性发作,周小兰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唐泽仁眼疾手快地将她侧翻过来,小姑娘“哇”地吐出一大滩蓝色黏液,里面裹着几个未消化的蓝螺。

周老太太瘫软在地,喃喃自语道:

“造孽啊,这是……这是河婆的聘礼!”

唐泽仁却盯着黏液里的蓝螺若有所思,他注意到这些螺壳表面的纹路比水生的更加密集。

而且每个螺壳的螺旋方向都是反的,这在生物学上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现在小姑娘最紧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他仔细想了想所有的这些问题。

逐渐的所有的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有了正确答案,看来必须去实地考察一下,来证实自已的想法了。

那些自已爬入周小兰被窝的蓝田螺,让他想起《本草衍义》记载的“砒霜引螺”现象。

高砷环境中的生物体会释放特殊信息素,主要也是由于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分泌含硫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气味对水生螺类有强烈吸引力,小姑娘夜间盗汗的体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些敏感的水生生物聚集过来。

而小姑娘耳后鱼鳞状蜕皮,是由于急性砷中毒引发的角化过度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价砷会与皮肤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种特有的“鱼鳞征”。

掌心圆形溃烂,这是典型的砷腐蚀性灼伤。砷化合物接触皮肤后,会与组织蛋白形成不溶性沉淀。

溃烂如此规整,说明接触物是圆形且含高浓度砷。很可能是小姑娘睡觉时握着的蓝螺,螺壳表面富集的砷霜在体温作用下溶解渗出。

周老太太听到的水声,就是由于中毒引发的应激性多汗症。砷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发出一些怪声。

鱼篓底部的“触须”看上去微微卷曲,唐泽仁滴两滴醋后立即僵直。这哪里是什么河婆头发,分明是淡水水螅。

这种腔肠动物对重金属异常敏感,会特异地富集在含砷水域。它们的收缩运动,不过是酸性环境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当含有断肠草的药膏接触伤口时掌中冒蓝烟,而且有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这是二甲基砷的挥发性!。

由于断肠草中的氰苷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有机砷,不过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螺壳的逆向螺旋结构,也是砷干扰了软体动物壳蛋白的立体构型,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螺类外套膜分泌异常。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非鬼非神,实乃砷毒作祟。可是这里的人都说是“河婆索命”,即使他解释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

人身上的病好治,但心里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可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

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成见,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事。

正午时分,当周小兰的呼吸终于平稳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湿漉漉的布包说:

“唐大夫!我在鬼哭涧下游找到了这个!”

布包里是件泡得发白的蓝布衫,看样式是上了年头的旧物。

最骇人的是,衣衫心口位置有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

周老太太突然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厉声说:

“这是……这是秀姑的衣裳!传说中她就是穿着这件蓝布衫在溪心石上捡螺蛳,被河婆抓去当了替身。”

唐泽仁接过布衫仔细看了看,发现破洞处沾着些蓝色结晶。他悄悄刮下一点藏在桑皮纸里,突然听见屋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跑出去一看,祠堂前的石板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湿漉漉的脚印。

那些脚印小巧玲珑,分明是女子的绣鞋所留,却一路从溪边延伸至祠堂门口,在烈日下竟然不干,反而渗出蓝色的水渍。

周屠户的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周围说:

“河婆……河婆来讨说法了……”

“兰丫头没去溪边!这些螺……这些螺是自已爬进她被窝的!”

屋里顿时炸开锅。

有人念起了佛号,有个小媳妇当场晕了过去,周屠户拿起一把杀猪刀“哐当”杀猪刀插在门框上,恶狠狠地说:

“都是水生惹的祸,老子就说该把水生扔回溪里去!”

唐泽仁没理会这些骚动,他掰开小姑娘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开始扩散。

但奇怪的是眼白上布满细密的蓝色纹路,像是有人用最细的毛笔蘸着靛青画上去的。

当他触诊颈部时,更在发际线处摸到几个硬结,那分明是淋巴结肿大,可皮肤表面却浮现出诡异的螺壳纹路。

唐泽仁取出银针,和旁边的人说:

“弄些无根水来,再煮些绿豆甘草汤。”

众人不知道无根水是什么,陈老伯赶忙解释道,就是没有落地的雨水。昨天刚下完雨,这东西倒是不难找。

周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抓住他的手腕,很惊恐地说:

“用不得水!昨儿半夜,我听见闺女屋里……有流水的声音……”

唐泽仁这才注意到,房间的地面确实异常潮湿,墙角还有未干的水渍蜿蜒成线,一直延伸到床底。

他弯腰查看,突然从床下拖出个湿漉漉的鱼篓,鱼篓底部黏着几缕水草。

唐泽仁用木棍挑起细看,发现根本不是植物,而像是某种动物的触须,表面布满吸盘状的突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水草”在离开鱼篓后,竟然像活物般蜷曲扭动起来。

旁边一个岁数大的村民面如土色,惊呼道:

“是河婆的头发!快……快拿黑狗血来!”

但一时半会去哪能弄来黑狗血,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唐泽仁虽然还没想明白所有的关键问题,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

迅速为小姑娘施针,当银针刺入人中穴时,针尾突然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下针,那些耳后的鳞状蜕皮竟开始大片脱落,露出底下正常肤色的新肉。

唐泽仁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有救!”

然后拿出这几天用断肠草汁调配的药膏,本是治疗毒疮的猛药,给小姑娘敷上。

当黑色药膏接触到小姑娘掌心的溃烂时,伤口突然冒出丝丝蓝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铜锈味。

随着药性发作,周小兰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唐泽仁眼疾手快地将她侧翻过来,小姑娘“哇”地吐出一大滩蓝色黏液,里面裹着几个未消化的蓝螺。

周老太太瘫软在地,喃喃自语道:

“造孽啊,这是……这是河婆的聘礼!”

唐泽仁却盯着黏液里的蓝螺若有所思,他注意到这些螺壳表面的纹路比水生的更加密集。

而且每个螺壳的螺旋方向都是反的,这在生物学上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现在小姑娘最紧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他仔细想了想所有的这些问题。

逐渐的所有的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有了正确答案,看来必须去实地考察一下,来证实自已的想法了。

那些自已爬入周小兰被窝的蓝田螺,让他想起《本草衍义》记载的“砒霜引螺”现象。

高砷环境中的生物体会释放特殊信息素,主要也是由于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分泌含硫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气味对水生螺类有强烈吸引力,小姑娘夜间盗汗的体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些敏感的水生生物聚集过来。

而小姑娘耳后鱼鳞状蜕皮,是由于急性砷中毒引发的角化过度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价砷会与皮肤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种特有的“鱼鳞征”。

掌心圆形溃烂,这是典型的砷腐蚀性灼伤。砷化合物接触皮肤后,会与组织蛋白形成不溶性沉淀。

溃烂如此规整,说明接触物是圆形且含高浓度砷。很可能是小姑娘睡觉时握着的蓝螺,螺壳表面富集的砷霜在体温作用下溶解渗出。~q·u`s·h.u¨c*h,e`n¨g..^c\o?m`

周老太太听到的水声,就是由于中毒引发的应激性多汗症。砷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发出一些怪声。

鱼篓底部的“触须”看上去微微卷曲,唐泽仁滴两滴醋后立即僵直。这哪里是什么河婆头发,分明是淡水水螅。

这种腔肠动物对重金属异常敏感,会特异地富集在含砷水域。它们的收缩运动,不过是酸性环境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当含有断肠草的药膏接触伤口时掌中冒蓝烟,而且有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这是二甲基砷的挥发性!。

由于断肠草中的氰苷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有机砷,不过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螺壳的逆向螺旋结构,也是砷干扰了软体动物壳蛋白的立体构型,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螺类外套膜分泌异常。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非鬼非神,实乃砷毒作祟。可是这里的人都说是“河婆索命”,即使他解释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

人身上的病好治,但心里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可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

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成见,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事。

正午时分,当周小兰的呼吸终于平稳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湿漉漉的布包说:

“唐大夫!我在鬼哭涧下游找到了这个!”

布包里是件泡得发白的蓝布衫,看样式是上了年头的旧物。

最骇人的是,衣衫心口位置有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

周老太太突然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厉声说:

“这是……这是秀姑的衣裳!传说中她就是穿着这件蓝布衫在溪心石上捡螺蛳,被河婆抓去当了替身。”

唐泽仁接过布衫仔细看了看,发现破洞处沾着些蓝色结晶。他悄悄刮下一点藏在桑皮纸里,突然听见屋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跑出去一看,祠堂前的石板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湿漉漉的脚印。

那些脚印小巧玲珑,分明是女子的绣鞋所留,却一路从溪边延伸至祠堂门口,在烈日下竟然不干,反而渗出蓝色的水渍。

周屠户的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周围说:

“河婆……河婆来讨说法了……”

“兰丫头没去溪边!这些螺……这些螺是自已爬进她被窝的!”

屋里顿时炸开锅。

有人念起了佛号,有个小媳妇当场晕了过去,周屠户拿起一把杀猪刀“哐当”杀猪刀插在门框上,恶狠狠地说:

“都是水生惹的祸,老子就说该把水生扔回溪里去!”

唐泽仁没理会这些骚动,他掰开小姑娘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开始扩散。

但奇怪的是眼白上布满细密的蓝色纹路,像是有人用最细的毛笔蘸着靛青画上去的。

当他触诊颈部时,更在发际线处摸到几个硬结,那分明是淋巴结肿大,可皮肤表面却浮现出诡异的螺壳纹路。

唐泽仁取出银针,和旁边的人说:

“弄些无根水来,再煮些绿豆甘草汤。”

众人不知道无根水是什么,陈老伯赶忙解释道,就是没有落地的雨水。昨天刚下完雨,这东西倒是不难找。

周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抓住他的手腕,很惊恐地说:

“用不得水!昨儿半夜,我听见闺女屋里……有流水的声音……”

唐泽仁这才注意到,房间的地面确实异常潮湿,墙角还有未干的水渍蜿蜒成线,一直延伸到床底。

他弯腰查看,突然从床下拖出个湿漉漉的鱼篓,鱼篓底部黏着几缕水草。

唐泽仁用木棍挑起细看,发现根本不是植物,而像是某种动物的触须,表面布满吸盘状的突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水草”在离开鱼篓后,竟然像活物般蜷曲扭动起来。

旁边一个岁数大的村民面如土色,惊呼道:

“是河婆的头发!快……快拿黑狗血来!”

但一时半会去哪能弄来黑狗血,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唐泽仁虽然还没想明白所有的关键问题,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

迅速为小姑娘施针,当银针刺入人中穴时,针尾突然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下针,那些耳后的鳞状蜕皮竟开始大片脱落,露出底下正常肤色的新肉。

唐泽仁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有救!”

然后拿出这几天用断肠草汁调配的药膏,本是治疗毒疮的猛药,给小姑娘敷上。

当黑色药膏接触到小姑娘掌心的溃烂时,伤口突然冒出丝丝蓝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铜锈味。

随着药性发作,周小兰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唐泽仁眼疾手快地将她侧翻过来,小姑娘“哇”地吐出一大滩蓝色黏液,里面裹着几个未消化的蓝螺。

周老太太瘫软在地,喃喃自语道:

“造孽啊,这是……这是河婆的聘礼!”

唐泽仁却盯着黏液里的蓝螺若有所思,他注意到这些螺壳表面的纹路比水生的更加密集。

而且每个螺壳的螺旋方向都是反的,这在生物学上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现在小姑娘最紧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他仔细想了想所有的这些问题。

逐渐的所有的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有了正确答案,看来必须去实地考察一下,来证实自已的想法了。

那些自已爬入周小兰被窝的蓝田螺,让他想起《本草衍义》记载的“砒霜引螺”现象。

高砷环境中的生物体会释放特殊信息素,主要也是由于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分泌含硫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气味对水生螺类有强烈吸引力,小姑娘夜间盗汗的体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些敏感的水生生物聚集过来。

而小姑娘耳后鱼鳞状蜕皮,是由于急性砷中毒引发的角化过度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价砷会与皮肤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种特有的“鱼鳞征”。

掌心圆形溃烂,这是典型的砷腐蚀性灼伤。砷化合物接触皮肤后,会与组织蛋白形成不溶性沉淀。

溃烂如此规整,说明接触物是圆形且含高浓度砷。很可能是小姑娘睡觉时握着的蓝螺,螺壳表面富集的砷霜在体温作用下溶解渗出。

周老太太听到的水声,就是由于中毒引发的应激性多汗症。砷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发出一些怪声。

鱼篓底部的“触须”看上去微微卷曲,唐泽仁滴两滴醋后立即僵直。这哪里是什么河婆头发,分明是淡水水螅。

这种腔肠动物对重金属异常敏感,会特异地富集在含砷水域。它们的收缩运动,不过是酸性环境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当含有断肠草的药膏接触伤口时掌中冒蓝烟,而且有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这是二甲基砷的挥发性!。

由于断肠草中的氰苷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有机砷,不过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螺壳的逆向螺旋结构,也是砷干扰了软体动物壳蛋白的立体构型,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螺类外套膜分泌异常。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非鬼非神,实乃砷毒作祟。可是这里的人都说是“河婆索命”,即使他解释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

人身上的病好治,但心里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可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

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成见,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事。

正午时分,当周小兰的呼吸终于平稳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湿漉漉的布包说:

“唐大夫!我在鬼哭涧下游找到了这个!”

布包里是件泡得发白的蓝布衫,看样式是上了年头的旧物。

最骇人的是,衣衫心口位置有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

周老太太突然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厉声说:

“这是……这是秀姑的衣裳!传说中她就是穿着这件蓝布衫在溪心石上捡螺蛳,被河婆抓去当了替身。”

唐泽仁接过布衫仔细看了看,发现破洞处沾着些蓝色结晶。他悄悄刮下一点藏在桑皮纸里,突然听见屋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跑出去一看,祠堂前的石板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湿漉漉的脚印。

那些脚印小巧玲珑,分明是女子的绣鞋所留,却一路从溪边延伸至祠堂门口,在烈日下竟然不干,反而渗出蓝色的水渍。

周屠户的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周围说:

“河婆……河婆来讨说法了……”

“兰丫头没去溪边!这些螺……这些螺是自已爬进她被窝的!”

屋里顿时炸开锅。

有人念起了佛号,有个小媳妇当场晕了过去,周屠户拿起一把杀猪刀“哐当”杀猪刀插在门框上,恶狠狠地说:

“都是水生惹的祸,老子就说该把水生扔回溪里去!”

唐泽仁没理会这些骚动,他掰开小姑娘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开始扩散。

但奇怪的是眼白上布满细密的蓝色纹路,像是有人用最细的毛笔蘸着靛青画上去的。

当他触诊颈部时,更在发际线处摸到几个硬结,那分明是淋巴结肿大,可皮肤表面却浮现出诡异的螺壳纹路。

唐泽仁取出银针,和旁边的人说:

“弄些无根水来,再煮些绿豆甘草汤。”

众人不知道无根水是什么,陈老伯赶忙解释道,就是没有落地的雨水。昨天刚下完雨,这东西倒是不难找。

周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抓住他的手腕,很惊恐地说:

“用不得水!昨儿半夜,我听见闺女屋里……有流水的声音……”

唐泽仁这才注意到,房间的地面确实异常潮湿,墙角还有未干的水渍蜿蜒成线,一直延伸到床底。

他弯腰查看,突然从床下拖出个湿漉漉的鱼篓,鱼篓底部黏着几缕水草。

唐泽仁用木棍挑起细看,发现根本不是植物,而像是某种动物的触须,表面布满吸盘状的突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水草”在离开鱼篓后,竟然像活物般蜷曲扭动起来。

旁边一个岁数大的村民面如土色,惊呼道:

“是河婆的头发!快……快拿黑狗血来!”

但一时半会去哪能弄来黑狗血,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唐泽仁虽然还没想明白所有的关键问题,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

迅速为小姑娘施针,当银针刺入人中穴时,针尾突然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下针,那些耳后的鳞状蜕皮竟开始大片脱落,露出底下正常肤色的新肉。

唐泽仁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有救!”

然后拿出这几天用断肠草汁调配的药膏,本是治疗毒疮的猛药,给小姑娘敷上。

当黑色药膏接触到小姑娘掌心的溃烂时,伤口突然冒出丝丝蓝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铜锈味。

随着药性发作,周小兰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唐泽仁眼疾手快地将她侧翻过来,小姑娘“哇”地吐出一大滩蓝色黏液,里面裹着几个未消化的蓝螺。

周老太太瘫软在地,喃喃自语道:

“造孽啊,这是……这是河婆的聘礼!”

唐泽仁却盯着黏液里的蓝螺若有所思,他注意到这些螺壳表面的纹路比水生的更加密集。

而且每个螺壳的螺旋方向都是反的,这在生物学上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现在小姑娘最紧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他仔细想了想所有的这些问题。

逐渐的所有的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有了正确答案,看来必须去实地考察一下,来证实自已的想法了。

那些自已爬入周小兰被窝的蓝田螺,让他想起《本草衍义》记载的“砒霜引螺”现象。

高砷环境中的生物体会释放特殊信息素,主要也是由于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分泌含硫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气味对水生螺类有强烈吸引力,小姑娘夜间盗汗的体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些敏感的水生生物聚集过来。

而小姑娘耳后鱼鳞状蜕皮,是由于急性砷中毒引发的角化过度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价砷会与皮肤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种特有的“鱼鳞征”。

掌心圆形溃烂,这是典型的砷腐蚀性灼伤。砷化合物接触皮肤后,会与组织蛋白形成不溶性沉淀。

溃烂如此规整,说明接触物是圆形且含高浓度砷。很可能是小姑娘睡觉时握着的蓝螺,螺壳表面富集的砷霜在体温作用下溶解渗出。

周老太太听到的水声,就是由于中毒引发的应激性多汗症。砷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发出一些怪声。

鱼篓底部的“触须”看上去微微卷曲,唐泽仁滴两滴醋后立即僵直。这哪里是什么河婆头发,分明是淡水水螅。

这种腔肠动物对重金属异常敏感,会特异地富集在含砷水域。它们的收缩运动,不过是酸性环境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当含有断肠草的药膏接触伤口时掌中冒蓝烟,而且有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这是二甲基砷的挥发性!。

由于断肠草中的氰苷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有机砷,不过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螺壳的逆向螺旋结构,也是砷干扰了软体动物壳蛋白的立体构型,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螺类外套膜分泌异常。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非鬼非神,实乃砷毒作祟。可是这里的人都说是“河婆索命”,即使他解释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

人身上的病好治,但心里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可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

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成见,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事。

正午时分,当周小兰的呼吸终于平稳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湿漉漉的布包说:

“唐大夫!我在鬼哭涧下游找到了这个!”

布包里是件泡得发白的蓝布衫,看样式是上了年头的旧物。

最骇人的是,衣衫心口位置有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

周老太太突然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厉声说:

“这是……这是秀姑的衣裳!传说中她就是穿着这件蓝布衫在溪心石上捡螺蛳,被河婆抓去当了替身。”

唐泽仁接过布衫仔细看了看,发现破洞处沾着些蓝色结晶。他悄悄刮下一点藏在桑皮纸里,突然听见屋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跑出去一看,祠堂前的石板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湿漉漉的脚印。

那些脚印小巧玲珑,分明是女子的绣鞋所留,却一路从溪边延伸至祠堂门口,在烈日下竟然不干,反而渗出蓝色的水渍。

周屠户的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周围说:

“河婆……河婆来讨说法了……”

“兰丫头没去溪边!这些螺……这些螺是自已爬进她被窝的!”

屋里顿时炸开锅。

有人念起了佛号,有个小媳妇当场晕了过去,周屠户拿起一把杀猪刀“哐当”杀猪刀插在门框上,恶狠狠地说:

“都是水生惹的祸,老子就说该把水生扔回溪里去!”

唐泽仁没理会这些骚动,他掰开小姑娘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开始扩散。

但奇怪的是眼白上布满细密的蓝色纹路,像是有人用最细的毛笔蘸着靛青画上去的。

当他触诊颈部时,更在发际线处摸到几个硬结,那分明是淋巴结肿大,可皮肤表面却浮现出诡异的螺壳纹路。

唐泽仁取出银针,和旁边的人说:

“弄些无根水来,再煮些绿豆甘草汤。”

众人不知道无根水是什么,陈老伯赶忙解释道,就是没有落地的雨水。昨天刚下完雨,这东西倒是不难找。

周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抓住他的手腕,很惊恐地说:

“用不得水!昨儿半夜,我听见闺女屋里……有流水的声音……”

唐泽仁这才注意到,房间的地面确实异常潮湿,墙角还有未干的水渍蜿蜒成线,一直延伸到床底。

他弯腰查看,突然从床下拖出个湿漉漉的鱼篓,鱼篓底部黏着几缕水草。

唐泽仁用木棍挑起细看,发现根本不是植物,而像是某种动物的触须,表面布满吸盘状的突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水草”在离开鱼篓后,竟然像活物般蜷曲扭动起来。

旁边一个岁数大的村民面如土色,惊呼道:

“是河婆的头发!快……快拿黑狗血来!”

但一时半会去哪能弄来黑狗血,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唐泽仁虽然还没想明白所有的关键问题,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

迅速为小姑娘施针,当银针刺入人中穴时,针尾突然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下针,那些耳后的鳞状蜕皮竟开始大片脱落,露出底下正常肤色的新肉。

唐泽仁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有救!”

然后拿出这几天用断肠草汁调配的药膏,本是治疗毒疮的猛药,给小姑娘敷上。

当黑色药膏接触到小姑娘掌心的溃烂时,伤口突然冒出丝丝蓝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铜锈味。

随着药性发作,周小兰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唐泽仁眼疾手快地将她侧翻过来,小姑娘“哇”地吐出一大滩蓝色黏液,里面裹着几个未消化的蓝螺。

周老太太瘫软在地,喃喃自语道:

“造孽啊,这是……这是河婆的聘礼!”

唐泽仁却盯着黏液里的蓝螺若有所思,他注意到这些螺壳表面的纹路比水生的更加密集。

而且每个螺壳的螺旋方向都是反的,这在生物学上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现在小姑娘最紧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他仔细想了想所有的这些问题。

逐渐的所有的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有了正确答案,看来必须去实地考察一下,来证实自已的想法了。

那些自已爬入周小兰被窝的蓝田螺,让他想起《本草衍义》记载的“砒霜引螺”现象。

高砷环境中的生物体会释放特殊信息素,主要也是由于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分泌含硫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气味对水生螺类有强烈吸引力,小姑娘夜间盗汗的体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些敏感的水生生物聚集过来。

而小姑娘耳后鱼鳞状蜕皮,是由于急性砷中毒引发的角化过度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价砷会与皮肤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种特有的“鱼鳞征”。

掌心圆形溃烂,这是典型的砷腐蚀性灼伤。砷化合物接触皮肤后,会与组织蛋白形成不溶性沉淀。

溃烂如此规整,说明接触物是圆形且含高浓度砷。很可能是小姑娘睡觉时握着的蓝螺,螺壳表面富集的砷霜在体温作用下溶解渗出。

周老太太听到的水声,就是由于中毒引发的应激性多汗症。砷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发出一些怪声。

鱼篓底部的“触须”看上去微微卷曲,唐泽仁滴两滴醋后立即僵直。这哪里是什么河婆头发,分明是淡水水螅。

这种腔肠动物对重金属异常敏感,会特异地富集在含砷水域。它们的收缩运动,不过是酸性环境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当含有断肠草的药膏接触伤口时掌中冒蓝烟,而且有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这是二甲基砷的挥发性!。

由于断肠草中的氰苷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有机砷,不过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螺壳的逆向螺旋结构,也是砷干扰了软体动物壳蛋白的立体构型,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螺类外套膜分泌异常。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非鬼非神,实乃砷毒作祟。可是这里的人都说是“河婆索命”,即使他解释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

人身上的病好治,但心里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可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

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成见,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事。

正午时分,当周小兰的呼吸终于平稳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湿漉漉的布包说:

“唐大夫!我在鬼哭涧下游找到了这个!”

布包里是件泡得发白的蓝布衫,看样式是上了年头的旧物。

最骇人的是,衣衫心口位置有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

周老太太突然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厉声说:

“这是……这是秀姑的衣裳!传说中她就是穿着这件蓝布衫在溪心石上捡螺蛳,被河婆抓去当了替身。”

唐泽仁接过布衫仔细看了看,发现破洞处沾着些蓝色结晶。他悄悄刮下一点藏在桑皮纸里,突然听见屋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跑出去一看,祠堂前的石板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湿漉漉的脚印。

那些脚印小巧玲珑,分明是女子的绣鞋所留,却一路从溪边延伸至祠堂门口,在烈日下竟然不干,反而渗出蓝色的水渍。

周屠户的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周围说:

“河婆……河婆来讨说法了……”

“兰丫头没去溪边!这些螺……这些螺是自已爬进她被窝的!”

屋里顿时炸开锅。

有人念起了佛号,有个小媳妇当场晕了过去,周屠户拿起一把杀猪刀“哐当”杀猪刀插在门框上,恶狠狠地说:

“都是水生惹的祸,老子就说该把水生扔回溪里去!”

唐泽仁没理会这些骚动,他掰开小姑娘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开始扩散。

但奇怪的是眼白上布满细密的蓝色纹路,像是有人用最细的毛笔蘸着靛青画上去的。

当他触诊颈部时,更在发际线处摸到几个硬结,那分明是淋巴结肿大,可皮肤表面却浮现出诡异的螺壳纹路。

唐泽仁取出银针,和旁边的人说:

“弄些无根水来,再煮些绿豆甘草汤。”

众人不知道无根水是什么,陈老伯赶忙解释道,就是没有落地的雨水。昨天刚下完雨,这东西倒是不难找。

周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抓住他的手腕,很惊恐地说:

“用不得水!昨儿半夜,我听见闺女屋里……有流水的声音……”

唐泽仁这才注意到,房间的地面确实异常潮湿,墙角还有未干的水渍蜿蜒成线,一直延伸到床底。

他弯腰查看,突然从床下拖出个湿漉漉的鱼篓,鱼篓底部黏着几缕水草。

唐泽仁用木棍挑起细看,发现根本不是植物,而像是某种动物的触须,表面布满吸盘状的突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水草”在离开鱼篓后,竟然像活物般蜷曲扭动起来。

旁边一个岁数大的村民面如土色,惊呼道:

“是河婆的头发!快……快拿黑狗血来!”

但一时半会去哪能弄来黑狗血,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唐泽仁虽然还没想明白所有的关键问题,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

迅速为小姑娘施针,当银针刺入人中穴时,针尾突然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下针,那些耳后的鳞状蜕皮竟开始大片脱落,露出底下正常肤色的新肉。

唐泽仁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有救!”

然后拿出这几天用断肠草汁调配的药膏,本是治疗毒疮的猛药,给小姑娘敷上。

当黑色药膏接触到小姑娘掌心的溃烂时,伤口突然冒出丝丝蓝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铜锈味。

随着药性发作,周小兰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唐泽仁眼疾手快地将她侧翻过来,小姑娘“哇”地吐出一大滩蓝色黏液,里面裹着几个未消化的蓝螺。

周老太太瘫软在地,喃喃自语道:

“造孽啊,这是……这是河婆的聘礼!”

唐泽仁却盯着黏液里的蓝螺若有所思,他注意到这些螺壳表面的纹路比水生的更加密集。

而且每个螺壳的螺旋方向都是反的,这在生物学上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现在小姑娘最紧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他仔细想了想所有的这些问题。

逐渐的所有的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有了正确答案,看来必须去实地考察一下,来证实自已的想法了。

那些自已爬入周小兰被窝的蓝田螺,让他想起《本草衍义》记载的“砒霜引螺”现象。

高砷环境中的生物体会释放特殊信息素,主要也是由于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分泌含硫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气味对水生螺类有强烈吸引力,小姑娘夜间盗汗的体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些敏感的水生生物聚集过来。

而小姑娘耳后鱼鳞状蜕皮,是由于急性砷中毒引发的角化过度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价砷会与皮肤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种特有的“鱼鳞征”。

掌心圆形溃烂,这是典型的砷腐蚀性灼伤。砷化合物接触皮肤后,会与组织蛋白形成不溶性沉淀。

溃烂如此规整,说明接触物是圆形且含高浓度砷。很可能是小姑娘睡觉时握着的蓝螺,螺壳表面富集的砷霜在体温作用下溶解渗出。

周老太太听到的水声,就是由于中毒引发的应激性多汗症。砷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发出一些怪声。

鱼篓底部的“触须”看上去微微卷曲,唐泽仁滴两滴醋后立即僵直。这哪里是什么河婆头发,分明是淡水水螅。

这种腔肠动物对重金属异常敏感,会特异地富集在含砷水域。它们的收缩运动,不过是酸性环境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当含有断肠草的药膏接触伤口时掌中冒蓝烟,而且有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这是二甲基砷的挥发性!。

由于断肠草中的氰苷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有机砷,不过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螺壳的逆向螺旋结构,也是砷干扰了软体动物壳蛋白的立体构型,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螺类外套膜分泌异常。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非鬼非神,实乃砷毒作祟。可是这里的人都说是“河婆索命”,即使他解释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

人身上的病好治,但心里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可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

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成见,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事。

正午时分,当周小兰的呼吸终于平稳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湿漉漉的布包说:

“唐大夫!我在鬼哭涧下游找到了这个!”

布包里是件泡得发白的蓝布衫,看样式是上了年头的旧物。

最骇人的是,衣衫心口位置有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

周老太太突然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厉声说:

“这是……这是秀姑的衣裳!传说中她就是穿着这件蓝布衫在溪心石上捡螺蛳,被河婆抓去当了替身。”

唐泽仁接过布衫仔细看了看,发现破洞处沾着些蓝色结晶。他悄悄刮下一点藏在桑皮纸里,突然听见屋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跑出去一看,祠堂前的石板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湿漉漉的脚印。

那些脚印小巧玲珑,分明是女子的绣鞋所留,却一路从溪边延伸至祠堂门口,在烈日下竟然不干,反而渗出蓝色的水渍。

周屠户的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周围说:

“河婆……河婆来讨说法了……”

“兰丫头没去溪边!这些螺……这些螺是自已爬进她被窝的!”

屋里顿时炸开锅。

有人念起了佛号,有个小媳妇当场晕了过去,周屠户拿起一把杀猪刀“哐当”杀猪刀插在门框上,恶狠狠地说:

“都是水生惹的祸,老子就说该把水生扔回溪里去!”

唐泽仁没理会这些骚动,他掰开小姑娘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开始扩散。

但奇怪的是眼白上布满细密的蓝色纹路,像是有人用最细的毛笔蘸着靛青画上去的。

当他触诊颈部时,更在发际线处摸到几个硬结,那分明是淋巴结肿大,可皮肤表面却浮现出诡异的螺壳纹路。

唐泽仁取出银针,和旁边的人说:

“弄些无根水来,再煮些绿豆甘草汤。”

众人不知道无根水是什么,陈老伯赶忙解释道,就是没有落地的雨水。昨天刚下完雨,这东西倒是不难找。

周老太太突然扑上来抓住他的手腕,很惊恐地说:

“用不得水!昨儿半夜,我听见闺女屋里……有流水的声音……”

唐泽仁这才注意到,房间的地面确实异常潮湿,墙角还有未干的水渍蜿蜒成线,一直延伸到床底。

他弯腰查看,突然从床下拖出个湿漉漉的鱼篓,鱼篓底部黏着几缕水草。

唐泽仁用木棍挑起细看,发现根本不是植物,而像是某种动物的触须,表面布满吸盘状的突起。

更可怕的是,那些“水草”在离开鱼篓后,竟然像活物般蜷曲扭动起来。

旁边一个岁数大的村民面如土色,惊呼道:

“是河婆的头发!快……快拿黑狗血来!”

但一时半会去哪能弄来黑狗血,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唐泽仁虽然还没想明白所有的关键问题,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救人要紧。

迅速为小姑娘施针,当银针刺入人中穴时,针尾突然剧烈震颤,发出细微的嗡鸣。

更奇怪的是,随着他下针,那些耳后的鳞状蜕皮竟开始大片脱落,露出底下正常肤色的新肉。

唐泽仁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有救!”

然后拿出这几天用断肠草汁调配的药膏,本是治疗毒疮的猛药,给小姑娘敷上。

当黑色药膏接触到小姑娘掌心的溃烂时,伤口突然冒出丝丝蓝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刺鼻的铜锈味。

随着药性发作,周小兰突然剧烈抽搐起来,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水声。

唐泽仁眼疾手快地将她侧翻过来,小姑娘“哇”地吐出一大滩蓝色黏液,里面裹着几个未消化的蓝螺。

周老太太瘫软在地,喃喃自语道:

“造孽啊,这是……这是河婆的聘礼!”

唐泽仁却盯着黏液里的蓝螺若有所思,他注意到这些螺壳表面的纹路比水生的更加密集。

而且每个螺壳的螺旋方向都是反的,这在生物学上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

现在小姑娘最紧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他仔细想了想所有的这些问题。

逐渐的所有的一切在他脑海里都有了正确答案,看来必须去实地考察一下,来证实自已的想法了。

那些自已爬入周小兰被窝的蓝田螺,让他想起《本草衍义》记载的“砒霜引螺”现象。

高砷环境中的生物体会释放特殊信息素,主要也是由于砷中毒后会导致皮肤分泌含硫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的气味对水生螺类有强烈吸引力,小姑娘夜间盗汗的体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这些敏感的水生生物聚集过来。

而小姑娘耳后鱼鳞状蜕皮,是由于急性砷中毒引发的角化过度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价砷会与皮肤角蛋白中的巯基结合,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这种特有的“鱼鳞征”。

掌心圆形溃烂,这是典型的砷腐蚀性灼伤。砷化合物接触皮肤后,会与组织蛋白形成不溶性沉淀。

溃烂如此规整,说明接触物是圆形且含高浓度砷。很可能是小姑娘睡觉时握着的蓝螺,螺壳表面富集的砷霜在体温作用下溶解渗出。

周老太太听到的水声,就是由于中毒引发的应激性多汗症。砷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发出一些怪声。

鱼篓底部的“触须”看上去微微卷曲,唐泽仁滴两滴醋后立即僵直。这哪里是什么河婆头发,分明是淡水水螅。

这种腔肠动物对重金属异常敏感,会特异地富集在含砷水域。它们的收缩运动,不过是酸性环境刺激下的应激反应。

当含有断肠草的药膏接触伤口时掌中冒蓝烟,而且有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这是二甲基砷的挥发性!。

由于断肠草中的氰苷与砷化合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有机砷,不过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螺壳的逆向螺旋结构,也是砷干扰了软体动物壳蛋白的立体构型,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螺类外套膜分泌异常。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非鬼非神,实乃砷毒作祟。可是这里的人都说是“河婆索命”,即使他解释了也不一定有人会相信。

人身上的病好治,但心里的那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可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消除的。

如何能消除人们心中的成见,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事。

正午时分,当周小兰的呼吸终于平稳时,外面突然传来嘈杂声。

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个湿漉漉的布包说:

“唐大夫!我在鬼哭涧下游找到了这个!”

布包里是件泡得发白的蓝布衫,看样式是上了年头的旧物。

最骇人的是,衣衫心口位置有个碗口大的破洞,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动物撕咬过。

周老太太突然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叫,厉声说:

“这是……这是秀姑的衣裳!传说中她就是穿着这件蓝布衫在溪心石上捡螺蛳,被河婆抓去当了替身。”

唐泽仁接过布衫仔细看了看,发现破洞处沾着些蓝色结晶。他悄悄刮下一点藏在桑皮纸里,突然听见屋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跑出去一看,祠堂前的石板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湿漉漉的脚印。

那些脚印小巧玲珑,分明是女子的绣鞋所留,却一路从溪边延伸至祠堂门口,在烈日下竟然不干,反而渗出蓝色的水渍。

周屠户的杀猪刀“当啷”掉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周围说:

“河婆……河婆来讨说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