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折玉回府,直奔内库。本文搜:502TXT 502txt.com 免费阅读
女儿的病势沉重,他答应李寒烟,要把药尽快备好。
走到一半,见陆折澜的院子灯火通明,人声熙攘,他顿住脚步,问守在门口的老管家陆贵:
“怎么样了?”
陆贵摇摇头,一脸痛心:
“世子爷,别怪老奴多嘴,二公子他天生体弱,比不得您在军营里的那些兵皮糙肉厚,您再这么折腾几次,便是神仙也救不回二公子的命了。”
“王爷和王妃一直守着,他们年纪也大了,经不起吓唬啊。”
陆折玉的面色不变,唇角紧绷。
“太医院的院正来了吗?”
陆贵点头。
“来看过了,开了一副药灌进去,便让大家等着,说什么时候苏醒,听天由命。”
陆贵眉眼中尽是不屑。
“我看,这皇家的大夫,也不过如此。”
陆折玉转了转手上的戒圈,冷笑。
“天子心善,允外臣借用医官,你倒还议论上皇家的是非了。”
“我多年在外,不知府中风气竟已轻狂至此。”
“贵伯,咱们的家规,如今是不是都成了摆设?”
陆折玉神色肃正,陆贵慌忙下跪讨饶:
“求世子开恩,老奴担心二公子的病情,一时多嘴,世子大人有大量,绕过老奴吧。”
“折玉哥哥怎么刚回来就生这么大的气。”
月洞门后传来一声娇笑。
慕容思身穿一袭月白交领襦裙,眉骨处的朱砂红痣被月光洗得越发妖艳,腕上挂着一串沉香檀木佛珠,广袖如莲花般垂落,眼尾淡淡染着红晕,为原本清淡的面容添上了几分娇媚。
五年前,父皇为了边疆安宁,逼迫年仅十五岁的她和亲北狄,将她嫁给须发尽白,早已儿孙满堂的北狄王隗嚣为妃。
满朝文武,无一人提出异议。
只有北疆陆家的小将军,领着站岗巡边的所有亲卫为她送嫁,跪在两国边境线上,按着赤金陌刀大声许诺,说终有一日,会肃清北境,迎公主还朝。
白雪千里,明月万年,他眼中映着万千星辰,让捏了一路匕首的慕容思觉得,自己这寥寥的一生,也算是得到了半分圆满。
她偷偷问了送亲使那个小将军的名字,知道了他是镇北王府的世子,陆折玉。
两年后,父皇和隗嚣相继离世,皇弟登基,手段强硬地派兵护送她归家。
陆折玉是为了自己,才中了北狄人的埋伏,深陷敌营三年,生死不知。
慕容思眼底的爱慕和崇拜几乎要溢出来。
“不过是议论两句而已,如今皇弟广开言路,如此能谤讥于市朝者,当受上赏。”
“更何况,镇北王府护国有功,别说是太医院的院正,只要折玉哥哥开口,任何要求,我们皇家无所不允。”
她转头吩咐身边的嬷嬷:
“你去告诉薛斛,今夜若是治不好折玉哥哥的弟弟,请他提头来公主府见我,再不必回太医院了。”
陆折玉连忙抱拳行礼:“微臣不知端和长公主驾临,有失远迎。”
他有些懵,历代皇帝都对手握重兵的镇北王府心存忌惮,不知道这位端和长公主,是不是新帝派来的一颗棋子。
公主的话说得越漂亮,他就越是得谨慎小心。
“你我之间,不必多礼。”
慕容思细细打量着眼前的男人,心潮越发澎湃。
原本以为他是天上明月高悬,与自己永世不得再见,可如今她守寡,他丧妻,倒是正好可以凑成一对,真真是天赐良缘。
不枉她在大相国寺佛前,结结实实跪了三年。
就是自己那个实心眼弟弟,一直不肯给她直接赐婚,说要问过陆折玉自己的意思。
她在宫中等的心焦,听闻陆世子递了牌子进来请太医,还以为是陆折玉自己病了,当即便寻了个由头偷偷跟出来。
到陆府后才知道,病的是他的弟弟。
陆折玉不在府中,慕容思便沉下心思,陪在他父母身边,温柔小意地劝导侍奉。
已经自然而然把自己当成了陆家的儿媳妇。
如今见了陆折玉踏月归来,更是觉得自己像是迎接久别的丈夫归家,心里又甜又软。
蔡氏跟在公主身后,见陆折玉一板一眼对公主冷冷淡淡,恨铁不成钢。
狡兔死,走狗烹,如今的陆折玉平定北狄风光无限,可倘若之后北境真的从此太平,无仗可打,镇北王府的地位便会一落千丈。
能与皇帝的亲姐姐结亲,是给陆家带来了一块免死金牌、一条登云天梯。
可恨自家长子是块冰冷的木头,只会打仗,不懂朝中的弯弯绕绕,更不懂女儿家的小心思。
“折玉,公主出来久了恐惹宫中圣人不安,你亲自驾车,送殿下回去。”
蔡氏轻咳一声,从回廊朱柱的阴影中转出。
陆折玉愕然抬头:“母亲糊涂,端和长公主身份贵重,车架自有内府安排,外臣怎能随意逾礼。”
他亲自驾车,车马坏了惊了,还不都是镇北王府的责任。
他怎么可能如此给小皇帝的手里递刀子?
陆折玉在军中做主惯了,对蔡氏的言语并不一味听从。
蔡氏的吩咐被儿子当场驳斥,神情微微一滞。
夫君和长子常年出征在外,王府一直由她掌家。
她不曾想到自己的话还会被人顶撞回来。
还被评价为“糊涂”。
慕容思见状,连忙打圆场道:“王妃与世子都是为我好,思思心里明白。”
蔡氏抓住她的手安抚地拍了拍:“全赖殿下明事理,不与犬子计较。”
慕容思害羞地笑笑,仰头去看陆折玉。
他立在廊下,清冷的眸子微微出神,眉心微蹙,似有心事。
慕容思心念一动,轻声开口:
“内府的侍卫营训松散,今日北狄战俘进京,街上人多杂乱,可否请折玉哥哥在外护送我走一程?”
她到底是舍不得与陆折玉共处的时光。
陆折玉的眉头不自觉拧得更紧。
他本想连夜从牢中提出北狄的巫医,去寻李寒烟,给瑶儿诊病。
女儿的病耽误一刻,便多受一刻的痛苦。
但他不能明目张胆违抗君命。
端和长公主是代表皇帝前来探病的,他深深俯身,压下心中的焦躁不安,恭恭敬敬郑重行礼:“微臣谨遵公主懿旨。”